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03日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

環辦〔2008〕85號

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多方面嚴峻考驗,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了特大自然災害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急劇變化造成的衝擊,保持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但是,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急劇動蕩,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對我國的影響初步顯現,主要是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和低迷。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環保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各種困難,把污染減排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積極做好環境監管和環境應急工作,切實加強北京奧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環保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環保工作還面臨著減排壓力依然較大、環境形勢仍然嚴峻、各項污染治理設施和減排工程運行不足問題凸顯、中小企業偷排漏排等問題。  
  在當前形勢下,全國環保系統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深刻認識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深入分析環保工作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新任務,堅定信心,冷靜觀察,多管齊下,有效應對,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力推進以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為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大攻堅克難力度,千萬百計做好污染減排工作。要堅持全面落實國務院《綜合性節能減排工作方案》各項措施,繼續抓好污水處理廠、燃煤電廠脫硫等減排項目建設,狠抓污染治理設施和減排工程有效運行,對違法排污和治理設施建成而不運行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要強化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對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督促地方和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生産能力。要強化重點污染源監管,督促企業儘快建設完善各項污染治理設施,努力實現2008年初確定的污染減排目標,力爭取得更大成效。
  二、強化環評審批服務,嚴格履行向全社會作出的七項鄭重承諾。要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大力強化服務意識,切實規範精簡環保審批環節,堅決兌現“便民高效、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廉潔自律、公平公正、嚴格審批、強化驗收”等七項承諾。對於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程序加快審批速度;對於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項目,要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從發展源頭控制污染,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同時,積極向企業提供、推薦投入少、見效快、符合環保要求的工藝、治理技術和設備,科學引導和推動實現清潔生産、技術升級,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三、努力推進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的防治,把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深入落實全國農村環境保護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進村鎮環境綜合整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重點流域、湖泊、海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讓不堪重負的江河湖海休養生息。對已列入規劃的項目,加大跟蹤和服務的力度,加緊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應當加快農村環保等公共領域的項目儲備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對已開工在建的項目,加強檢查督促,幫助項目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促進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必須全力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力爭實現今年年底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主要指標達標率100%的目標。繼續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努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
  四、繼續大力推進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水專項等三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和主動性。要克服困難,落實責任,加強督查,保質保量完成污染普查數據收集、分析匯總等關鍵任務,並儘快組織開展數據的整理、分析和普查成果開發工作。認真組織好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各課題和專題,廣泛徵求意見,抓緊對研究成果進行修改和論證,年底向國務院報告。全面啟動水體污染治理與控制重大科技專項。圍繞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治理、河流水污染控制、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飲用水安全保障、流域水環境監控預警等重點任務,全力組織實施好有關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五、切實加強環境監管,防範環境風險,保障環境安全。要充分吸取和借鑒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訓,下大力氣重點防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中小企業偷排漏排等環境風險。加強對重點行業和環境敏感地區的風險隱患排查,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確保企業達標排放。必須落實和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預防預警措施,加強應急演練,有效防止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
  特此通知。
                         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