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3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衛生部關於印發2009年衛生工作要點的通知
衛辦發〔2009〕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部直屬各單位,部機關各司局:
  《2009年衛生工作要點》已經衛生部部務會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2009年衛生工作要點

  2009年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建設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強食品安全質量監督,統籌做好各項衛生工作,開創衛生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
  2009年,衛生行政部門要在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制訂出臺《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相關配套文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政策研究,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與水平,著力抓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各級衛生部門要充分認識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從組織上保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實施。各級衛生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細化和實化政策措施,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各項制度、政策之間的配套和銜接。
  各級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進行解疑釋惑並廣泛宣傳,正確引導輿論,贏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並在衛生系統講透政策,統一思想,鼓舞士氣,團結一致,促進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全面覆蓋。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時機,增加政府投入,進一步加強縣醫院標準化建設,切實發揮縣醫院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龍頭作用。完善政府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基層衛生人員經費。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加強收支管理與績效考核。逐步擴大鄉鎮衛生院收支兩條線管理範圍,推進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繼續做好汶川地震災區災後醫療衛生系統恢復重建工作,落實對口支援方案,推進災區縣、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擴大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績效考核管理試點,繼續推行社區基本藥品集中招標、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研究和推廣社區衛生服務適宜技術。繼續完善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
  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健全管理制度、保證基金安全、規範醫療行為、提高群眾受益水平為重點,強化新農合的監督管理。認真落實財政補助標準,做好農民個人繳費工作,探索建立合理增長的籌資機制,逐步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健全新農合管理經辦體系,啟動新農合監測網工作,提高各級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的管理服務能力。加強新農合基金和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合理控制醫療服務收費,規範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提高新農合基金使用率和參合農民受益水平。逐步推行參合農民在縣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即時補償報銷措施,方便參合農民。開展大病統籌與門診統籌相結合試點和地市級統籌的試點工作。
  三、認真做好衛生應急工作,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切實加強衛生應急工作。制訂實施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開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實施情況檢查,依法規範衛生應急工作。加強衛生應急管理機構建設,不斷健全中央、省、市(地)、縣四級衛生應急工作管理體系。開展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現狀調查,完善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完善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制度。實施培訓規劃,規範衛生應急演練。實施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戰略,制訂禽流感及流感大流行防控應急預案。堅持平急並重,不斷提高衛生應急工作總體水平。
  確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通過基層衛生機構向城鄉居民提供疾病預防、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職業衛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訂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範和考核評價辦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繼續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各項措施,強化邊遠、貧困和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免疫規劃工作。繼續實施全國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行動計劃和消除麻疹行動計劃。在做好兒童乙肝疫苗常規免疫接種的基礎上,對部分省份15歲以下少年兒童開展乙肝疫苗群體性預防接種工作。
  進一步做好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切實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針對疫情嚴重地區、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以及流動人口等重點環節,積極開展防治工作,啟動新一輪綜合防治示範區,提高抗病毒治療等工作的可及性和規範化程度,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防治工作。加強耐藥結核病防治,提高肺結核患者的發現率和治愈率,切實保證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實施質量。制訂《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規劃綱要(2009-2015年)》,進一步落實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防治策略。繼續加強對霍亂、流感、狂犬病、布病、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管理和督導檢查。開展縣級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考核評估,做好消除碘缺乏病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大骨節病、克山病監測工作。落實麻風病患者救助措施,宣傳麻風病防治政策和知識,消除歧視和偏見。加強重點地區瘧疾防治技術培訓、指導和督導檢查,確保各項瘧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實。落實包蟲病免費救治政策,做好寄生蟲病防治示範區工作。
  加快推進農村改廁和農村飲水衛生安全工程建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繼續開展創建衛生城市(區)、衛生村鎮活動,推進建設健康城市(區、鎮)試點工作,積極防治病媒生物,進一步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廣泛深入開展。積極促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做好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口腔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綜合防控工作。促進心理衛生服務法制化、規範化建設。全面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職業病防治機構績效考核,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能力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
  加強婦幼衛生工作。建立婦幼衛生評價體系,規範婦幼保健服務。普遍推行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切實提高住院分娩率,繼續做好“降消”項目,提高農村孕産婦保健服務水平,進一步降低孕産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目標,大力推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落實婚(孕)前保健、産前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三級干預措施,開展愛嬰行動,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加強婦女常見疾病防治,重點做好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完善婦幼衛生監測網絡直報和人群出生缺陷監測工作。
  四、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和衛生監督工作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統籌協調相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充實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力量,提高綜合監督能力。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制修訂乳品質量安全標準,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標準清理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工作,建立延伸到省、市(地)、縣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做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加強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處工作,提高案件查處能力。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和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
  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監管和技術服務網絡,推進基本職業衛生服務,進一步規範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工作,加大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嚴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加強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和醫療機構放射診療監督管理。加強環境衛生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以及涉水産品和消毒産品的監督管理。加強傳染病防治和學校衛生監督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採供血活動。
  加強衛生監督內設機構規範化建設和基層衛生監督網絡建設。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衛生監督隊伍的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衛生監督法律事務與稽查工作,規範衛生監督執法行為。
  五、加快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組建國家基本藥物委員會,建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遴選、定期調整和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制訂並頒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版)。制訂醫療機構對基本藥物優先選擇和合理使用的政策和措施,規範基本藥物生産、採購和配送合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和生産供應招投標管理辦法,完善基本藥物價格形成機制、使用報銷政策和國家儲備制度。開展合理用藥輿論宣傳與教育引導工作,提高公眾對基本藥物制度的認知度和對基本藥物的信賴度。加強藥物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管理機構能力建設。選擇部分地區開展基本藥物制度試點,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逐步推廣。
  六、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強醫療質量管理
  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選擇並指導試點城市制訂改革試點方案,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改革內部人事和分配製度,維護公益性質,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探索建立規範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做好院務公開工作。
  健全醫療機構管理制度。修訂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診療科目目錄,完善醫療機構分級分類準入管理。制訂醫療機構科室的設置和管理規範。啟動醫療機構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建立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框架,建立健全醫療服務規範和標準。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對重點技術臨床應用實施準入管理,推動專科醫師準入管理試點工作。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建立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絡,推進臨床藥師制試點工作。繼續加強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重視護理和醫療康復工作,貫徹實施《護士條例》。加強縣級儲血點建設和採供血機構的質量管理,完善臨床用血評估制度。繼續做好自願無償獻血工作。推進急救醫療體系建設,建立急救服務規範,探索建立災難醫學學科體系。
  深入總結“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加快醫院管理評價體系建設,啟動醫院評價試點工作和單項檢查評估工作。開展以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為重點的醫療風險預警工作。總結推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改善醫療執業環境。制訂公立醫院運行監管工作的中長期規劃,切實加強醫療服務監管。
  七、統籌協調各項工作的開展
  加強衛生法制建設,加快衛生立法步伐。儘快研究制訂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法、精神衛生法、食品安全法實施辦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等與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衛生法制培訓和衛生法制宣傳教育。完善衛生行政復議工作制度,有效發揮行政復議機制的作用。
  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納入人事管理制度,提高基層衛生人員技術水平。繼續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崗位培訓項目、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作和西部衛生人才培訓項目,擴大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試點的實施範圍,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醫工作。加強基層衛生管理幹部培訓工作。啟動基層衛生人員培訓行動計劃和住院醫師培訓計劃,加強社區衛生人才隊伍、疾控人才隊伍和衛生監督人才隊伍建設。研究與加強畢業後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的宏觀管理,繼續推動遠程醫學教育的發展。
  以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為重點,強化科技教育的支撐作用。加強對“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目標管理為核心的過程管理,積極推進專項的實施工作。創新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模式,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加強醫療衛生技術標準與規範的研究,建立以行業和學會為主體的技術評估中心和專家委員會,探索建立規範、高效的高新衛生技術新型管理體制。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建立一批以臨床研究為主的重點科研基地。創新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和支撐計劃的組織立項、健康科學普及、適宜技術推廣、知識産權和人類遺傳資源等工作的管理模式,使其服務於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局。
  扶持發展中醫藥事業。進一步完善並出臺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開展中醫藥立法調研,完成法律草案起草。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工作中,注重發揮中醫藥作用,給予政策傾斜。繼續實施培養名醫、創建名科、建設名院和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的“三名三進”工程,積極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加快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使其在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以及重大、疑難疾病治療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進一步加強衛生應急、衛生監督、醫療服務監管、新農合管理等方面信息系統建設,及時準確掌握各種衛生統計信息。規範衛生政務公開工作,完善機制,尊重人民意願,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積極宣傳建國60年來醫藥衛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績和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與模範人物,加強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努力創造有利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利於和諧醫患關係的社會氛圍。全面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採購工作。深入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建立完善治理商業賄賂長效機制。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堅決糾正衛生行業不正之風。
  加強幹部保健工作,提高幹部保健水平,做好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和各項大型會議、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全面做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保障、醫療保健、參謀諮詢等各項工作。
  認真研究制訂中長期衛生發展規劃,啟動“十二五”衛生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制訂工作。做好“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研究工作,確定衛生發展優先領域和關鍵指標,制訂實施一系列的行動計劃和重大專項。在此基礎上,研究編制《中國衛生改革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0-2020)》(簡稱“健康中國2020”)。
  加強國際衛生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性、區域性衛生活動,維護國家利益。加強對國際合作項目和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充分發揮與港澳臺衛生交流機製作用,推動與港澳臺地區的衛生交流與合作。注重援外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做好援外醫療工作。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做好這一年的衛生工作,對於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各級衛生部門要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不斷提高科學發展衛生事業的能力和水平,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努力促進衛生事業發展,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