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2日   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

關於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穩定勞動關係的指導意見
人社部發〔2009〕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廳(局)、總工會、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
  為積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對勞動關係的影響,加強勞動關係協調工作,經國家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會議研究,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勞動關係的影響
  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企業特別是以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部分企業停産關閉,勞動關繫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企業用工需求減少,規模裁員和職工待崗歇業現象逐步增多,欠薪、斷保甚至欠薪逃匿問題不斷發生,勞動關係的不穩定性增加,勞動爭議和舉報投訴案件數量上升,發展和諧勞動關係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勞動關繫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決策部署,將工作重點放到穩定勞動關繫上來,深入研究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勞動關係的影響,準確判斷和掌握勞動關係中的突出矛盾,通過加強三方協商對話和共同行動,在保企業、保就業、保穩定中充分發揮三方機制的獨特作用。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認真研究困難條件下企業勞動關係的新特點,增強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注意政策措施的配套銜接,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增強政策的有效性,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深入開展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活動,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健全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長效機制。
  二、積極支持和鼓勵勞動關係雙方共同穩定就業局勢
  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局勢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將促進企業發展和保障職工權益有機結合起來,支持、鼓勵和引導勞動關係雙方相互合作,共渡難關。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認真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和有關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的政策措施,加強就業服務工作,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作用,幫助和鼓勵困難企業儘量穩定用工崗位。各級企業聯合會要會同有關企業組織,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切實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加強管理、技術創新主動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並根據實際採取在崗培訓、輪崗輪休、協商薪酬等措施,盡最大努力不裁員或少裁員,特別是引導國有大中型企業帶頭不裁員,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做出努力。各級工會組織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職工關心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堅持依法推進、互利共贏、共同協商、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開展工會、職工與企業的“共同約定行動”,引導職工理解並支持企業採取彈性工時、在崗培訓、協商薪酬等措施,動員廣大職工為企業發展獻計出力,努力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生産經營成本,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謀發展。各級三方要推動落實特別職業培訓計劃,搞好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培訓,提升職工的技能素質,為企業走出困境和實現新發展儲備技能人才。
  三、推動企業加快建立集體協商機制
  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把集體協商作為職工與企業凝聚合力、共擔風險、共渡難關、共謀發展的制度保障,大力實施集體合同制度“彩虹計劃”,以工資集體協商為重點,進一步推動擴大集體合同制度覆蓋面,增強集體協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積極支持勞動關係雙方開展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指導生産經營正常的企業通過集體協商合理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和增長幅度,讓職工共享發展成果。生産經營困難的企業可通過與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進行集體協商,採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彈性工資、組織培訓等措施,共同應對當前經濟困難,穩定就業崗位和勞動關係。
  四、加強對困難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指導和管理
  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加強對企業裁員事前指導、事中監督和事後服務工作,規範企業裁員行為,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指導、督促因生産經營困難需要裁員的企業依法制定裁員方案,履行法定程序,並及時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報告。加強對企業裁員規模的調控,避免將職工集中推向社會。指導企業妥善處理被裁減員工的勞動關係,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清償拖欠職工工資等債務,避免引發勞動糾紛。對確實無力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的困難企業,可引導企業與工會或職工協商,分期或以其他形式支付經濟補償。做好被裁減員工的社會保險接續和再就業服務工作,通過加強技能培訓,落實再就業和自主創業優惠政策等措施,為職工實現再就業創造條件。
  五、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企業工資拖欠問題
  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要共同推進建立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指導、督促企業依法支付職工工資。進一步建立工資保證金制度,將工資保證金制度的實施範圍由建設領域逐步擴大到其他領域。加強對企業工資支付的監控,發現欠薪苗頭及時向企業發出預警,對發現的拖欠工資行為依法進行處理。基層工會要充分發揮密切聯絡職工群眾的優勢,及時掌握工資發放情況,發現拖欠工資問題及時要求企業糾正。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欠薪報告制度,企業確因經營困難等原因須延期支付工資的,要徵得本企業工會或職工代表同意,並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報告。要依法及時處理因拖欠工資引發的勞動爭議,按照“快立、快調、快審、快結”的原則,及時受理,及時調解或裁決,及時申請人民法院優先執行。
  六、建立健全解決勞動關係重大問題的溝通協調製度
  各級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在協調勞動關係工作中,既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認真履行職責,又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的重大問題。要建立健全勞動關係調處應急機制,認真總結近年來處理因勞動關係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加強三方的信息溝通和協調處置工作,妥善處理因企業無力支付工資或欠薪逃匿等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要注意共同分析研究當前勞動關係中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對重大勞動關係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掌握協調勞動關係的主動權。對社會影響較大的突發性勞動關係問題,三方要統一研究應對措施,協調採取一致行動,及時妥善化解矛盾。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 華 全 國 總 工 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二○○九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