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4日   來源: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民政部 農業部
中華全國總工會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關於
進一步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教職成〔2009〕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人事、勞動保障)廳(局)、民政廳、農業廳、工會、共青團、婦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多次就加強職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胡錦濤總書記不久前就指出要著重加強中等職業教育。溫家寶總理也反復強調,在整個教育結構和教育佈局當中,必須把職業教育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職業教育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能力。2008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突破810萬人,在校生突破200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格局基本形成,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步伐進一步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對於推動産業結構升級、支持企業技術進步、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改善民生、穩定社會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中央出臺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按照中央的總體總署和要求,教育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經認真研究,提出2009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要達到860萬人,總體上超過普通高中招生規模。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教育結構,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促進整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決策,也是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重大民生工程,對於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做好今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進一步拓寬生源渠道,積極有效地使更多青年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民政部門、農業部門、工會、共青團和婦聯要積極發揮好職能作用,把招生工作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任務,列入工作日程,納入工作計劃,加強部署和指導,積極配合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共同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
    二、地方各部門要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多層次共同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宣傳活動,創造良好的招生氛圍,引導社會適齡青年、農村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退役士兵和其他群體就讀中等職業學校,接受中等職業教育。
    三、各地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教育部關於統籌管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職成〔2005〕3號)要求,由教育行政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統一制定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和措施,共同確定招生工作專門機構,要將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招生納入統一招生計劃,統一組織領導招生工作。
    四、地方各部門要積極做好本部門本系統適齡青年、農村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退役士兵和其他群體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工作,努力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
    五、各地要採取切實措施,配合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政策、免學費政策的實施,為中等職業學校招收社會適齡青年、農村青年、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退役士兵和其他群體等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各地要加強合作,共同努力,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今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60萬人目標,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民政部
                                                         農業部
                                                     中華全國總工會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