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1日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
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的實施意見

工信部科〔2010〕65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産品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産品質量一致性差,穩定性不高,可靠性不強。標準技術水平低、貫徹不力是一個重要原因。2009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工業産品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科〔2009〕180號文),明確提出了“規模以上企業重點産品質量水平達到國家、行業標準”的工作目標。為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引導企業加大國家、行業標準的貫徹力度,杜絕無標、違標、降標生産,促進工業産品質量提升,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是加強産品質量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標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與保障作用愈加突顯。標準不僅是保障産品質量和消費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資源能源的技術基礎,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依據,而且是促進科學技術傳播、創新,加快創新成果産業化的引領力量,是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和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國家、行業標準是我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大力加強國家、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當前,産品質量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引導和督促廣大企業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標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提高産品質量、促進更新換代,加快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內在要求。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有關企業及標準化專業機構要深刻認識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堅持以標準貫徹保質量提升、以質量提升促經濟發展,努力把我國工業産品質量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的工作思路
  (二)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開發品種、提升質量、培育品牌和改善服務,以企業為主體,以重點行業和重點産品為切入點,通過引導和督促企業貫徹國家、行業標準,鼓勵和支持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促進工業産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三)工作目標。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備案制度為基礎,以達標認定與檢測能力建設為手段,以地方工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標準化專業機構為依託的國家、行業標準貫徹實施體系,形成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與貫徹實施的互動機制,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規模以上企業重點産品質量水平達到國家、行業標準的目標。
  三、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的主要措施
  (四)加大現行國家、行業標準的宣貫力度。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産業政策要求,圍繞市場變化和企業需求,組織有關行業協會和標準化專業機構積極開展標準培訓,促進現行國家、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要檢查、監督相關企業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堅決杜絕無標、違標、降標生産。要引導企業按照國家、行業標準要求,加快淘汰落後的工藝、設備和産品,推動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轉型升級。要加強對技術創新項目及其産業化過程的貫標工作指導,提高技術應用的成熟度和産品開發的成功率,促進新興産業的規範發展。要組織有條件的企業在全面貫徹國家、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實施技術要求高於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在一些重點産品領域,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對標國際,積極引進、學習和貫徹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促進産品質量與國際接軌。
  (五)加強對技術性貿易標準的跟蹤、研究與宣貫。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和有關標準化專業機構要加強對工業産品主要出口市場的跟蹤研究,及時發佈其産品、技術和管理標準的制修訂以及貫徹實施的相關信息,指導出口企業積極按照出口市場的國家和地區標準組織生産,切實提高産品質量,妥善應對貿易技術壁壘和保護措施,減少貿易摩擦。要加強利用關鍵産品、技術和管理標準促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機制研究,通過制定實施符合我國工業經濟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國家、行業標準,規範進口市場秩序,保障進口産品質量,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六)加快節能減排與污染控制標準的貫徹實施。要結合地方、企業及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特殊要求,以達標認定為手段,加快節能減排與污染控制領域國家、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要鼓勵企業按照節能、環保的新要求,不斷提升裝備、工藝、技術和管理水平。要通過不斷提高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污染物減排和能耗標準,推進企業、行業和地區深化貫標、達標工作,實現節能減排和節約資源的目標。
  (七)強化對中小企業貫標、達標工作的指導。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切實重視中小企業貫標、達標工作,制定並落實指導本地區中小企業貫徹實施國家、行業標準的鼓勵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導中小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不斷提升貫標、達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産品質量。要積極發揮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對中小企業貫標、達標工作的服務作用,通過提供人員培訓、標準宣貫和檢測驗證等技術服務,切實增強中小企業貫徹國家、行業標準的基礎能力。
  (八)加強貫標能力與達標驗證手段建設。要推動企業以技術改造為手段,積極加強貫標能力建設。要引導企業利用現有條件和設備設施,加強産品質量形成過程中的檢驗、檢測與試驗驗證工作,重點加強對産品標準符合性的檢測驗證。要支持現有檢測機構按照國家、行業標準的要求,不斷補充、完善和提升檢測能力,充實達標驗證手段。要適應新技術、新材料、新産品和新興産業發展需要,加快規劃建設一批技術水平高、檢測能力強、業務覆蓋面寬的區域性、行業性專業檢測機構,形成支撐國家、行業標準達標認定的基礎平臺。
  (九)落實推進貫標、達標的政策措施。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區質量工作的特點和産業發展需要,在新産品鑒定和推廣,示範基地和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以及政府質量獎勵等工作中落實推進企業貫徹國家、行業標準的激勵政策和配套措施,發揮企業貫徹國家、行業標準的主體作用,增強企業的內動力。要指導企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新需求,增強前瞻意識,努力加強産品從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到售後服務與保障全過程的貫標工作。
  四、近期重點工作
  (十)開展企業貫標達標情況調查。結合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加強工業産品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重點圍繞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建材、醫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及電子信息等行業,選擇部分工業企業開展現行國家、行業標準貫徹實施情況調查,梳理分析貫標達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提出解決方案。
  (十一)推進産業發展急需標準的研究與宣貫。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地方特色,選擇貿易、民生、安全、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的國際標準開展水平研究與宣貫。要注重發揮有關行業協會和標準化專業機構的組織、協調作用與專業優勢,積極開展産業發展急需的國家、行業標準和近年來新制定發佈的國家、行業標準的宣貫活動。
  (十二)制定下發産品質量達標備案管理試行辦法。按照本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下發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備案管理試行辦法,明確實施達標備案管理的重點工業産品目錄、技術標準以及實施達標備案管理的程序、機構和管理要求。産品目錄依據九大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目標和要求,主要限定在鋼鐵、有色、化工、機床、汽車、工程機械、電子、建材、輕工、農業機械、高新技術等産品領域。技術標準要達到但不限于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和國家有關行政許可法規的要求,範圍上要覆蓋産品主要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標,內容上要覆蓋與産品有關的強制性標準所有條款和推薦性標準主要條款。
  (十三)試點開展産品質量達標備案管理。選擇部分行業和地區規模以上企業的重點工業産品,試點開展達標備案管理。通過對企業相關産品質量達標情況的備案管理,全面了解重點工業産品的貫標、達標情況,及時發現某些産品標準的缺陷及貫徹實施中的存在問題,推進國家、行業標準的貫徹實施。
  五、工作要求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要充分認識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對達標推進工作的組織領導。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的要求制定落實本地區、本行業的推進工作方案,加快制定配套措施。要積極參與達標備案管理的試點活動,精心策劃,週密部署,努力把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務求實效。
  (十五)建立評價考核機制。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建立達標推進工作的評價與考核機制,協調處理推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發揮現有質量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加強對企業貫標、達標工作的信息服務。要適時對推進工作進行總結,組織推進工作經驗交流和達標先進企業表彰獎勵,積極營造有助於不斷深化達標推進工作的文化氛圍。今後,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要及時對當年的産品質量達標推進工作進行總結,並於每年12月底前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年度總結報告。
  (十六)堅持常抓不懈。各地工業主管部門、各行業協會要把推進重點工業産品質量達標融入本地區、本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強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著力構建達標推進工作的協同機制、長效機制,堅持常抓不懈。
                            二○一○年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