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社科院齊建國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5日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教授認為這句話非常重要。他説:“建立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 會,是為了解決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帶來的資源供給不足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兩大壓力而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

  近一段時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觀念深入人心,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概念似乎還不為人們熟知。齊建國説,所謂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指社會的生産和消費活動不對自然生態和環境産生破壞,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的社會發展模式。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説,就是經濟活動不産生負的外部效果。在國家和區域層次上,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有一種社會組織和實體,對經濟活動産生的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把社會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在自然能夠凈化的能力範圍內;在企業層次,要求企業以清潔生産方式進行生産,不排放廢棄物;在居民家庭層次,把消費所産生的廢棄物降低到最低點。

  我國“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意義重大。齊建國説,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擁有量很少的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已經導致許多物質資源供給不足。然而,人民群眾對物質財富的需求並沒有因為物質資源供給不足而減小,每一個居民都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的願望並沒有降低,要滿足這些需求和願望就必須不斷推進經濟增長。這就産生了經濟增長與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

  經濟增長必然要消耗資源,消耗資源就必然産生廢棄物。在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下,廢棄物被排放到自然界中,必然對環境形成污染。改革開放以來,儘管我國在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總體上,我國的生態環境破壞還在加劇。“顯然,不改變過去經濟增長對資源的消耗方式和對環境的破壞,我們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齊建國説,“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總體發展戰略的大轉變。這個轉變需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齊建國教授近兩年致力於中國循環經濟政策、戰略和發展模式的研究,圍繞如何發展循環經濟,已完成了對山東、貴州、安徽等十余個省份的調研工作。目前他正著手編寫北京市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與思路的報告。

  他認為,“十一五”時期,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首要的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在深刻認識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係基礎上,以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為目標,通過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的方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預防污染産生或降低單位産出的污染排放的一种經濟發展模式。從源頭預防污染産生是循環經濟的真諦,而資源節約使用和循環利用,是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和污染的根本途徑。可以説,循環經濟建成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也就自然實現了。

  此外,環境保護是傳統市場失靈的典型領域,必須由政府推動。政府應該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律手段、政策手段和行政手段,把環境因素作為經濟要素納入到經濟循環中去。首先,政府要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一種適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市場機制;其次,政府部門要帶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三是政府要運用稅收、價格、財政補貼等經濟手段,激勵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懲罰浪費;四是要大力推廣清潔生産和可持續消費;五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通過技術創新,加速普及少污染和高效利用資源的技術體系。

  齊建國還談到,發展循環經濟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換,不是簡單的廢棄物利用,還涉及能源和土地的節約使用,産業組織與佈局模式的轉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的轉換,生態環境保護模式的轉換,技術經濟範式的轉換,社會物質利益關係的轉換,等等。這是一系列在制度創新基礎上轉換。因此,政府帶頭,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建立一種新的環境與循環經濟文化體系,使社會每個成員都支持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模式得以確立的重要因素。 (馮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