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發展可持續性和節約型農業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7日   來源:湖南日報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由我國基本國情決定的,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解決農業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爭水”、“爭地”、“爭能源”的矛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大力推進節約型農業建設。

  我國目前處於經濟高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顯著提高的階段,市場對多樣、安全、優質農産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長。但由於人均水、土等自然資源缺乏,生産力水平相對較低,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農業發展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已接近自然資源承載能力的極限。雖然我國地域遼闊,資源總量大,但因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資源量卻很少,許多單項資源的人均值皆居世界後列。多項科學研究表明,我國自然資源所允許的最適宜人口承載量是8億人,最大承載量為15—17億人,過多的人口壓力和過重的勞動力負荷使資源的保護難以實現。大概每年新增國民總收入中約22.3%的份額為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費所抵消,即將近每年高達四分之一的新增産值被用來養活新增的人口。同時,人口的素質較低,不僅影響著勞動生産率的提高,而且還嚴重阻滯著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

  二是農業資源衰減正日益成為農業發展的瓶頸。為了眼前利益,過伐森林、過牧草原、濫施化肥農藥、過量開發地下水、無節制排泄污染物,以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鹽鹼化,生物品種減少,自然災害頻發。這一方面加重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另一方面使資源的經濟報償增高,使農業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條件更為苛刻。

  三是農業基礎條件弱化。我國雖然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長期以來依靠農業積累發展工業的許多經濟政策仍沒有得到修正,以工業積累反哺農業的機制遠未形成,農業投入機制不健全,投入水平偏低,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改善生産、流通條件,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等需要大量增加農業投入極不適應。

  四是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力量相對薄弱,農業科技含量仍然偏低。研究表明,農業生産力的提高除靠社會經濟制度變革和勞動者素質提高外,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發達國家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80%,而我國不足40%。

  上述國情和農情凸現了建設節約型農業的緊迫性。從這樣的國情和農情出發,我們應遵循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借鑒國內外經驗,大力發展四種具有相互聯絡的節約型農業。

  生態農業。即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置於同等重要位置來追求,運用生態經濟原理指導和組織農業生産,把人類的農業生産活動納入生態循環鏈內,參與生態系統的生物共生、輪流交換和物質循環,建立高産、優質、高效、低耗的現代農業生産體系。

  集約農業。即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來裝備農業,利用現代管理手段來管理農業,優化農業産業和産品結構,改進資源利用方式,增加農業投入,持續提高資源産出率和農業綜合生産力,實現集約化經營的資源節約型。

  庭院農業。即充分利用庭院院落的空間和各種資源,從事高度集約化商品生産。庭院農業可內涵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庭院農業具有較明顯的經濟性,可以利用院落的土地資源、利用閒散勞力和不宜到大田勞動的勞力,通過系統組合,使生産中的各種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用較小投入獲得高的經濟效益;還有滿足社會需求、增加農戶經濟收入、美化居住環境的積極作用,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高度統一。

  高技術農業。即以高新技術為手段,利用有抗病蟲害能力的農作物品種;利用生物電子自控綜合設施系統,自動控制光、溫、水、肥、氣等環境條件,調控作物生長髮育,獲得高額産量,提高勞動生産率;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資源、基因資源、生態資源。我國的高技術農業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蓬勃發展的高技術農業不但凈化了環境,維繫了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而且提供了高産量的“潔凈”食品,提高了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的比較效益。

  在發展各具特色的節約型農業的過程中,還要採取一系列配套舉措。

  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具體説,在江河源頭和西北等生態環境脆弱、生産和生態環境矛盾激烈的地區,選擇生態農業模式進行實施;在中部傳統農業區和糧棉主産區,以實施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模式為主,逐步向高技術農業模式邁進;在東南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區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實施高技術農業模式為主,力爭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先導和示範。

  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重,大力推廣與開發節約型農業技術。緊緊圍繞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等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大力推廣應用節約型的耕作、播種、施肥、施藥、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養殖、沼氣綜合利用、戶用高效爐灶、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與漁船節能等節約型技術,促進我國農業儘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

  建立與完善促進節約型農業建設與發展的體制。我國經濟改革的經驗表明,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相比較,在許多方面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於農業資源産權關係模糊,資源無價、低價現象普遍嚴重,農民缺乏合理利用與保護水、土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積極性,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因此,要在深化農村改革過程中,進一步運用市場經濟機制,通過農業資源的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進一步明晰農業資源的産權,逐步糾正自然資源無價、低價的偏差,調整各類自然資源的價格,調動農民及其他有關方面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積極性。

  加強人力、科技、組織機構和資源方面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人力、科技、組織機構屬於農業持續發展能力中的主觀因素,而資源方面的狀況則屬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中的客觀因素。只有從主觀方面增強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才有可能通過人的努力切實增強自然支撐能力。人力資源的開發,尤其是提高我國廣大農民的素質,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要注重發揮教育對於人力資源開發和科技水平提高的基礎作用,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農業勞動者,培養數以千萬計的農業專門人才,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只有建設好這樣一支多層次的農業勞動者大軍,才能有效推進農業的持續發展。(周清明)

 
 
 相關鏈結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在新的一年中如何展開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什麼?
· 發展改革委:建設新農村,工作方式方法是關鍵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
· 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黨全國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