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中國人民銀行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答問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8日   來源:經濟日報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使企業面臨哪些主要風險?對什麼類型的企業影響最大?

    一般來説,公司因匯率變動必須承擔的風險有三種:一是換算風險;二是交易風險;三是營運風險。(1)換算風險又稱為會計風險,在每個會計年度結算時,公司必須編列合併財務報表,如果一家公司有子公司在國外,就得承受換算風險。(2)交易風險是指公司以外幣計價的合約現金流的本國貨幣價值可能會因匯率變化而産生變動。(3)營運風險是指公司非合約現金流的本國貨幣價值有可能因非預期的實際匯率變化而産生變化,因而影響公司整體的價值。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具有外匯收支業務的進出口企業、擁有外幣資産和負債的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影響較大。一般來看,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具有高流動性和鉅額人民幣資産的行業是長期利好的;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産高或産品由國際定價的行業衝擊較大。

    我國一般企業如何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目前哪些金融産品可用來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的方法有兩類:一是不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險方法;二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險。

    自然避險無須太豐富的金融知識和操作技巧,如企業可以選擇削減成本,或者增加進口材料抵消以外幣計價的收入損失,或者改變原料購買方式,以美元而不是人民幣結算。

    企業自然避險的成功,主要是基於對人民幣匯率單向升值的可靠預期,但是今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出現兩個可能方向後,自然避險法的有效性將大打折扣。尤其是我國實行新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後,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難度增加,這就要求各有關進出口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經營實際和資金運用情況,多種形式變換幣種,達到套期保值或規避風險的目的。

    企業在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之外,還應依靠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開發的金融工具來避險。目前我國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工具有遠期結售匯業務、外匯掉期、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等。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是否有效,主要取決於企業與銀行的配合程度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原則。因此,各類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防範匯率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供稿)

 
 
 相關鏈結
· 周小川談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針、原則和影響
· 人民幣匯率將隨改革深化而“更加富有彈性”
· 央行副行長稱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 中國人民銀行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