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農業部副部長:全面實施農産品加工推進行動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30日   來源:經濟日報

    農産品加工是農業産業化經營的重要環節。“十五”期間,我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産品加工示範企業的帶動能力和示範效應明顯提高,已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繁榮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進一步發揮農業産業化經營和農産品加工業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的重要作用,農業部決定從2006年起組織實施“農業産業化和農産品加工推進行動”。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

    記者:實施“農業産業化和農産品加工推進行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是什麼?

    范小建:總體上説,本次行動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産品競爭力增強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統籌協調發展;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關鍵,重點發展精深加工;以完善帶動農戶的組織制度和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以建設標準化生産基地為基礎,提高原料産品的科技含量。通過市場引導、政策扶持和項目帶動,逐步實現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由初級加工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單一組織模式向多元化組織類型演進,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提升農産品加工水平。

    總的目標是始終圍繞提高對農戶的帶動力這個核心,力爭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抓住農産品加工增值這個關鍵,與農業産值之比年提高0.1個點。具體地看,到2010年末力爭達到以下目標:

    龍頭企業集群要有大發展。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和超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的農産品加工示範企業和國際競爭力強的出口企業;

    農産品加工水平要有大提高。農産品加工業産值與農業産值之比超過1.5:1,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粗加工以上)達40%—50%,精深加工比重明顯增加;

    基地建設佈局要更優化。根據優勢企業、優勢産業以及農産品出口需要,建設一大批高標準農産品生産和加工基地,帶動農戶提高標準化生産水平和質量安全水平;

    農産品品牌建設要有大突破。培育一大批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名牌産品,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食品類産品達到無公害和綠色標準,培育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100個以上;

    産業化經營帶動能力要有大提升。扶持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仲介服務組織,力爭使更多農戶進入農業産業化經營領域,農戶來自産業化經營的收入明顯增加。

    記者:這次行動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范小建:可以概括為“四個堅持”:堅持服務“三農”方向。必須緊緊圍繞“十一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以農民為本,使農民從産業化經營中真正得到實惠。堅持市場導向。要充分尊重龍頭企業、仲介組織和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多樣性,不搞“一刀切”。堅持分類指導。要因地制宜探索適合實際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子。堅持創新促發展。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更新發展觀念;以試點示範為先導,創新發展模式;以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提高發展質量。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這次行動的主要內容。

    范小建:主要有六個方面內容。

    一是以提升競爭力為重點,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到2010年末,在種養業、特産業等優勢産業,要打造一批帶動行業發展的大企業集團,發展100個左右優勢成長型産業集群,培育一大批農産品馳名商標。2006年主要是開展龍頭企業集群試點和龍頭企業創名牌活動,同時指導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推動優勢龍頭企業組建企業集團,打造行業“航母”。

    二是以提高帶動力為核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加快立法、項目帶動、示範推廣,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穩步發展。到2010年末,使更多的農戶通過合作進入市場,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2006年要配合全國人大做好合作社立法調研和起草工作,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章程》,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範圍,組織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項目。

    三是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建立完善“四個機制”。通過總結“四個機制”,即不同産業和産品的利益聯結機制、風險保障機制、監督約束機制、行業協調機制的經驗與模式,到2010年末,“四個機制”建設逐步完善。

    2006年,在利益聯結機制方面,要開展“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和“農産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試點,探索適合不同産業、不同産品內在發展要求的利益聯結方式;總結推廣龍頭企業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為農戶提供種養技術、市場信息、生産資料和産品銷售等多種服務的做法和經驗,發展規範訂單農業,提高訂單履約率。

    在風險保障機制方面,要探索依託龍頭企業設立風險基金,引導龍頭企業按照風險共擔原則帶動農戶投保,逐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制度。在監督約束機制方面,重點加強對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動態監測,開展第三次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動態監測。在行業協調機制方面,選擇部分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産業和産品,組建行業協會試點,探索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價格形成、權益保護、爭端解決等為內容的協調機制建立和符合國際運行規則的行為準則。

    四是以發展精深加工為突破口,提升農産品加工水平。2010年末,要重點推進和完成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進技術創新,對經專家篩選論證的140多項糧油、果蔬、畜産品、水産品等行業的重大關鍵加工技術,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引進、研發和推廣。二是優化加工佈局。在糧食主産區建設一批示範基地;在優勢農産品産業帶,以加工企業為龍頭,建設一批與加工業配套、標準化程度高的糧油、果蔬、畜産品、水産品以及特色産品示範基地。三是主攻加工增值。發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産業鏈條長、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強、符合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要求的産品和産業。

    2006年要完成建立國家級重點農産品加工研究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示範推廣20—30項農産品加工適用和重大關鍵技術;結合實施優質糧食産業工程,提高糧食加工企業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能力;選擇具有出口優勢的加工産業和産品,重點從標準化生産及全程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培育。

    五是以標準化生産為基礎,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農産品加工國際標準跟蹤平臺,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推行良好生産操作(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和ISO9000等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2006年要制定併發布實施《“十一五”農産品加工標準制修訂指南》,同時選擇100家農産品加工企業開展建立全程質量控制體系試點。

    六是以強化服務功能為支撐,構建“四個平臺”。到2010年末,基本完善對信息服務、市場開拓服務、技術培訓服務、創業發展服務“四個平臺”的構建工作。

    2006年在信息服務方面,要完善農業産業化統計指標體系,加強和完善農業産業化信息網建設,健全完善農産品加工信息網絡,構建農産品加工市場信息預警機制。在市場開拓方面,繼續舉辦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西部行動,千方百計開拓國際市場。在技術培訓方面,繼續開展藍色證書培訓,有計劃、分層次地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基層輔導員進行培訓。繼續開展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廠長經理培訓和農業産業化指導部門人員培訓。在創業發展方面,制定扶持農産品加工業創業的實施意見,對新辦中小型農産品加工企業創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記者 瞿長福)

 
 
 相關鏈結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關於促進農産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
· 我國農産品質量標準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 農業部張玉香談五大因素制約我國農産品質量安全
· 前三季度全國農産品生産價格同比上漲3.7%
· 八成企業規模偏小 我國農産品出口缺乏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