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自主創新是民族自強的靈魂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01日   來源:光明日報

    國務院近日發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這是全國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如何選擇我國的科技發展戰略,對科技發展作出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將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及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的進程。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對於這項事關全局的工作,黨中央高度重視,從2003年6月起,國務院開始組織制定未來15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這是新一屆政府著力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科技界十分關注的一件大事。溫家寶總理親自擔任規劃領導小組組長,陳至立國務委員任副組長,組員由國家二十幾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制定直接參與人員達2000多人,創造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規劃制定紀錄。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有一條主線始終貫穿其中,這便是自主創新。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兩個問題必須著力解決。一個是經濟高速增長主要依賴於資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産業技術水平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産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經濟運行成本大幅上升,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日趨嚴峻。二是我們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有力地推動了産品技術更新換代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然而,由於一段時間以來重引進、輕消化吸收和創新,造成不斷重復引進和對引進技術的持續依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産權和創新能力,不僅會使我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發展受到嚴重威脅,還會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使我國在國際産業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準確把握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現狀,準確把握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和國際競爭的態勢,深刻反映當今世界和中國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要求,反映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內在需要。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不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所以説,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長期以來,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始終強調堅持自主創新,併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從建國初期的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到現在把自主創新明確作為國家戰略,這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經驗的積累,也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黨中央提出著力自主創新的方針,既反映了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和內在規律的準確把握,也反映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中央提出,“十一五”期間,必須把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作為關係全局的重大任務。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則是推進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也是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根本途徑。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就是從戰略上落實自主創新,通過明確戰略而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相信,通過實施新時期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必將進一步推進我國未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鏈結
· 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繪製自主創新的發展藍圖
·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 人民日報評論員: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 深刻理解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 自主創新必須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
·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