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代表委員獻計獻策:新農村建設 風正好揚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5日   來源:經濟日報

理順農業投資渠道、傾斜農村基礎投入、規避農民生産風險……”代表委員獻計獻策
——— 新農村建設 風正好揚帆

    “我國農戶規模小、數量多,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避險增收存在障礙。”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大學教授辜勝阻委員建議———

    期貨訂單幫農民增收

    “利用期貨市場結合訂單農業幫助農民增收。”這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大學教授辜勝阻委員帶來的提案。對於大部分農民,訂單農業和期貨市場是新鮮事物,但期貨市場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方面的作用正被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需要發展大宗農産品期貨市場和“訂單農業”。

    2003年,大連商品交易所以期貨價格信息引導農民賣糧,使黑龍江豆農增收10多億元;2004年,該所向國務院建議在黑龍江大豆主産區嘗試“先賣後種”,使豆農增收數億元。2005年,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了旨在幫助農民利用市場機制避險增收的系統性工作————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大力推行“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糧食産業化經營試點,把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嫁接到現行的訂單模式中,既能讓農民根據期貨價格合理安排生産,並隨時將未來收穫的糧食在期貨市場上選擇合適的價格進行預賣,這樣事先鎖定糧食售價,保障糧農穩定增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國農村有近2.5億農戶,目前農民合作組織的數量雖超過15萬個,但參加合作組織的農戶僅有2363萬戶,僅佔全國總農戶數的9.8%,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較低。農戶規模小、數量多、生産分散,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避險增收存在很多障礙,通過“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的模式,借助龍頭企業或仲介組織,以訂單的方式把小農戶整合在一起,化零為整,使分散的農民也能利用期貨市場保值避險。

    辜勝阻委員説,期貨訂單將訂單農業與期貨市場緊密結合,一方面,期貨訂單的作用機制是利用訂單農業的組織功能,將分散的農民聯合起來進入市場,另一方面,期貨訂單以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和市場引導機制,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機制和履約擔保機制,化解由於糧食市場價格變化、訂單合同不履約帶來的雙重風險。

    實踐證明,期貨訂單是符合市場要求的糧食流通新模式,能夠體現出農業生産組織化、農産品流通高效化、風險管理社會化等優勢,為糧食産業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辜勝阻委員建議切實把農産品期貨市場建設納入支持範圍和發展計劃,高度重視在現有農業信息服務中加強對期貨信息的傳播,建立期貨與現貨一體化的、全面的信息服務體系,讓農民不僅了解現貨市場,更要了解期貨市場動態,學會利用期貨信息指導生産,最終成為具有較強抵禦市場風險和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新型農民。(記者 許紅洲)

    “南溝門村的變化,反映了農民的一個現實要求。”河北省邢臺市市委書記董經緯委員指出———

    農村建設也要講環保

    “2003年初,我到南溝門村時,道路泥濘,田間地頭、山坡上、溝渠裏,垃圾隨處可見,還有一片地方全都是茅房,難聞的氣味老遠就竄進鼻子。去年,我再到那兒時,道路鋪上了柏油,那片茅房變成了綠地,村容村貌非常整潔。”河北省邢臺市市委書記董經緯委員興奮地向記者描述邢臺一個小山村的大變化。

    南溝門村是太行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1998年發洪水時,處在山洪道上的南溝門村被衝得面目全非。這幾年來,村民們通過種栗子、種核桃、搞副業,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但環境卻越來越差。怎樣告別臟亂差的環境呢?河北省、市、縣各級財政以及對口部門拿出資金支持,村民們自己動手,出工出力,修馬路、建沼氣池、種樹種草。如今,南溝門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文明村。“南溝門村的變化正反映出了農民們一個很現實的要求,那就是優美的生活環境。”董經緯委員説。

    目前,農村的環境污染仍在加劇,農村已不再是遠離污染的世外桃源,數億農村人口生存環境惡化,人民健康受到危害。資料顯示,我國農村有3億多人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1.5億畝耕地受到污染;每年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農業生産以及畜禽養殖導致的面源污染日趨嚴重……董經緯委員説:“中國有將近70%的人口在農村,沒有農村環境改善,農民的小康也就失去了意義。中央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這是一個全面、系統的目標,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在對農村環境的保護上,我們堅決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必須下大力氣加快推進。”

    董經緯委員建議,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加大資金、政策和技術支持,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上,加強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廠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發展生態農業,推廣先進、綠色的農業科技,以先進、綠色、健康的農業科技來激勵農民,引導農民科學合理地發展農村經濟,即要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引導農民形成“綠色”的生活和生産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推廣秸稈還田和綜合利用技術,大力普及農村沼氣,實現農村家園清潔、水源清潔和田園清潔。(記者 王玲)

    “建議可借鑒取消農業稅、實行出口退稅等成功做法,對農業投資實行無稅或低稅負政策。”湖南省老爹農業科技開發股份公司的田儒斌代表坦言———

    農業要發展,沒資金不行

    湖南代表團的田儒斌代表一到駐地,便將自己的一份建議書分發到了許多代表手中,他希望自己的這份建議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同意和支持。

    田儒斌代表的這份建議事關“如何擴大農業投資”。

    “我覺得投資不足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農民增收緩慢的根本原因。農業要發展,沒資金不行。目前我國對農村的固定資産投資、財政支農支出以及農業金融貸款,與農村人口的比例、農業和農村經濟在GDP中所佔的比例,都極不相稱。”在進行了長期的基層調研後,田儒斌拿出了這份建議,並認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中,要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較快,必須首先千方百計擴大農業投資。

    “首先是運用稅收手段鼓勵社會資金投資。”這是田儒斌代表的第一個建議。我國目前擁有規模較大而又有投資需求的社會資金,但是在社會資本眼中,農業需要的資金量大、投資效益低、風險高,因此該行業始終無法真正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即使是許多農業類的上市公司,面對股東分紅壓力,也對將資金投向農村十分謹慎。”田儒斌代表説,“因此,我建議可借鑒取消農業稅、實行出口退稅等稅收政策的成功做法,對農業投資實行無稅或低稅負政策。

    “同時,各級財政應該加大對農業産業化龍頭的財政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優勢龍頭企業和優勢特色産業。”田儒斌代表表示,財政資金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因此擴大中央及地方財政對相關企業的貸款貼息範圍、對具備一定市場基礎的高科技、高成長型龍頭企業,提供産業專項資金、財政軟借款等支持,均能促進農業企業擴大規模、加快發展。”

    “此外,實行積極的財政擔保政策,引導信貸資金投向農業也是重要一環。”田儒斌代表認為,只有各級財政能夠對相應的企業和産業提供擔保,金融機構才敢於發放貸款,好的農業項目才能實現市場效益;而農業企業獲得了發展,才能順利歸還貸款,形成一個良好循環。“國家開發銀行、國家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應該通過與中央、地方財政加強合作,為優勢龍頭企業提供較大規模、較長期限的銀行貸款,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田儒斌代表還表示,由於增加農業投資的任務並非某一個部門便能夠解決,因此建議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擴大農業投資增加農民收入的相關建議進行深入研究。(記者 張偉)

    “全國有9900萬農民工,大都從事臨時性建築、保潔、餐飲工作。”山東經濟學院教授郭松海委員呼籲———

    別讓農民工成為城市邊緣人

    “當前,農村剩餘勞動力大批涌入城市,形成龐大的城市流動人口群體。他們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有著比城裏人多得多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山東經濟學院教授郭松海委員關切地説。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流動人口為1.2107億人。這些流動人口中絕大部分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據統計,目前全國有9900萬農村人口進城務工,他們已成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生力軍,很多流動人口已成為城市新産業工人。但是,這支進城大軍多數文化素質和就業技能較低,大都從事臨時性建築、保潔、餐飲等苦臟累的工作。

    郭松海委員認為,大量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為城市建設作出重大貢獻,他們應該享有與城裏人一樣的合法權益。為此,應制定出臺一系列促進農民工進城就業、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服務和管理方面的積極政策,逐步為他們建立配套、完善、方便、安全的生活服務體系。

    他建議,應該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農民有序進城務工,遵照“先培訓、後輸出”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組織,對農村閒散勞動力建立信息資源庫、檔案卡,採取切實措施保障進城務工農民的基本權利,針對城市用工需求,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從而改變勞務輸出的盲目性。

    在9900萬進城務工人員中,約有3000多萬是因徵地失去土地的農民。就此,郭松海委員認為,在實施徵地項目時,必須首先考慮妥善解決失地農民利益問題,完善徵地補償辦法,在《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總和達到法定上限,卻仍不足以使被徵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時,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協助農民建立社會保障,同時幫助失地農民解決再就業問題。

    “要實現對農民工進城就業與城市居民就業一視同仁,就應當把農民進城務工納入《勞動法》實施範圍,加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要制定農民工就業在稅收、最低工資標準、工傷和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郭松海委員説。他隨即用一連串數字證明,目前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産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業戶口人員佔二三産業就業人口的比重已高達46.5%,第二産業中農業戶口從業者已經佔到了57.6%,建築行業佔到了80%。”

    在郭松海委員看來,現在必須解決好3個具體問題:

    一是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對那些在正規部門就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逐步納入城市社會保障的範圍;農民工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制前,必須繼續保留土地承包權,並可享受原集體資産的收益分配,繼續保留農村的宅基地使用權。

    二是農民工住房保障問題。大量外來農民工同時是城裏納稅人,他們大多數是中低收入者,也應享受城市福利政策,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經濟適用房或廉租屋的優惠政策。應鼓勵開發商建造民工住宅、民工公寓;或對危舊房進行改造和維修,為農民工提供較低價格或房租的住房。

    三是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我國現有流動人口1.2億,其中農村民工的學齡子女約有240萬—360萬,農民工的下一代理所應當地享受義務教育。為此,要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流入地政府作用,充分挖掘公辦學校教學資源,財政支持吸納社會力量辦學,採取公辦、民辦公助、民辦多途徑辦學,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難題。讓農民工從孩子身上看到希望,這也是國家的期望。(記者 鮑曉倩)

 
 
 相關鏈結
· 福建農村基層人大代錶帶來民聲為新農村建言獻策
· 人大代表直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六大誤區
· 代表委員暢談新農村建設:重中之重全面推進
· 人大代表申紀蘭、郭鳳蓮、穆祥友談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