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突破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瓶頸制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李斌、吳晶晶、周婷玉)《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20日向全社會公佈,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正式納入了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進入了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新時期。

    新華社記者日前連線中國科協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對《綱要》亮點進行權威解讀。

    國家戰略任務: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性社會工程

    〔綱要原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基礎性社會工程。

    〔背景與現狀〕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甚大。我國大多數公民對於基本科學知識了解程度較低,而且在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等方面更為欠缺。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低下,嚴重制約了我國創新型人才的産生和成長,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瓶頸之一。

    〔鄧楠點評〕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把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才資源強國。這樣才能肩負起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使命。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是繼《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之後,國家提升全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公民是參與主體,政府負有主要責任

    〔綱要原文〕 今後15年,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方針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

    〔背景與現狀〕科教興國戰略實施以來,政府在推動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資源分散、缺乏協調整合的問題。公民提升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渠道和方式都較為缺乏,公民參與科技教育普及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鄧楠點評〕實施《綱要》不是單純的政府行為,也不是群眾的自發行為,而是政府、社會和全體公民都來參與和推動的一場廣泛的社會行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與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公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主體;政府在《綱要》實施中起領導和推動作用,負有主要責任;社會各方面特別是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等相關部門應共同為公民提升科學素質提供充足的機會和渠道。

    重點內容: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綱要原文〕促進科學發展觀在全社會的樹立和落實,倡導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背景與現狀〕由於我國公民節約資源、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安全生産、應急避險、健康生活、合理消費、循環經濟等觀念和知識的缺乏,導致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仍普遍存在,生産生活中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響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鄧楠點評〕科學發展觀對國家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只有使堅持科學發展觀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意識,並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才可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與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相關的科學素質內容作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在內容上的重點,體現了《科學素質綱要》的時代特徵。

    四大重點人群: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提高

    〔綱要原文〕在“十一五”期間實施以下主要行動: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

    〔背景與現狀〕我國青少年科學素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科學素質結構存在明顯缺陷;農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僅為城市居民的六分之一,農民享受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公共服務的機會遠低於城市居民;適齡勞動人口科學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水平則直接影響到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科學管理。

    〔鄧楠點評〕實施《綱要》要面向全體公民,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現狀令人堪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任務十分繁重。從國家及社會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客觀條件和能力尚不足等實際情況出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提高公民科學素質要突出重點,未成年人和農民是重中之重。

    四項基礎工程:加強薄弱環節,完善公共服務

    〔綱要原文〕科學教育與培訓、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科普基礎設施等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明顯增多。

    〔背景與現狀〕長期以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薄弱。科學教育與培訓資源(主要包括教師隊伍、教材和教學基礎設施等)不能滿足社會和公眾需要,而且分散于不同部門、單位和團體;科普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而且有限的資源在分配上也存在著區域、城鄉、人群之間的不平衡;作為公民獲取科技信息主渠道之一的大眾傳媒存在科技傳播力度不大、質量不高的問題,難以滿足社會和公眾的需求。

    〔鄧楠點評〕針對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綱要》提出25項具體措施,旨在優化整合隊伍、建立新的平臺設施、集成國內外資源和信息、發揮媒體的優勢、打造科普品牌,為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形成合力:統籌規劃、系統安排

    〔綱要原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儘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背景與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都獲得很大發展,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各自的貢獻。但三個方面基本上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和合作,資源不能共享,影響到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效益和效率。

    〔鄧楠點評〕《綱要》首次對與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相關的各方面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和系統安排。將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加以有效統籌、整合和集成,促進相互配合、資源共享,發揮出更大的效益和效率,儘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完)

 
 
 相關鏈結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向著創新型國家行列邁進
· 《綱要》全方位描繪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藍圖
· 九大問題挑戰“創新型國家”
· 人民日報社論: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