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4日   來源:光明日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統攬全局、著眼長遠、與時俱進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不但惠及億萬農民、而且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的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應緊緊圍繞惠農富農來進行。推進新農村建設,應完整準確地理 解中央決策的科學內涵,準確把握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趨勢和發展規律,要深入貫徹和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因勢利導,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順利啟動和紮實開展。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堅持繁榮經濟、富裕農民。新農村建設不能完全依靠外力推動,必須以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為基礎。近年來,一些地方牢牢抓住發展經濟這個最為根本的環節,積極探索內源式發展的新路子,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江蘇的華西村通過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扶持鄉鎮企業、實施“注重激勵,兼顧公平”的分配製度、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等措施,從一個以農業生産為主的小村莊發展成農工商並舉、年銷售收入達幾百億元的富裕村。黑龍江省的興十四村,始終注重發展農村生産力,發育特色農副産品加工産業,相繼建成35傢具有較強實力的龍頭企業,農民人均收入1.3萬元,80%的村民住上了別墅,成為以經濟發展帶動新農村建設的典型。應認真借鑒這些成功經驗,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通過壯大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增強新農村建設的內在動力。堅持産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産、社會化服務,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培育優質糧食、綠色食品、畜牧等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壯大勞務經濟,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發展農村二、三産業,積極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牽動力的農業項目,加快推進優質農産品生産基地和優勢農業産業開發帶建設。培育壯大農産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完善農副産品和農村要素市場體系,積極發展以農機合作社等為重點的各類新型合作組織,提高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把調整和優化佈局作為前提,堅持分類指導、協調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應當充分考慮各類鄉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把握長遠發展趨勢,從整體上調整和優化新農村建設佈局。如果不考慮各種現實條件和客觀趨勢,一哄而上,必然事與願違。前些年,個別地方在農村建設過程中,對各村屯普遍投資,平均用力,而在短短幾年內由於行政村大幅度撤並,造成了大量資金的浪費。應認真汲取這些教訓,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按照“撤並自然屯、建設中心村、發展小城鎮”的思路,加快推進小城鎮、城郊村、鎮中村以及中心村的社區化建設和改造,努力構築“縣(市)城中心鎮——重點鎮——一般鎮或中心村”的三級新村鎮體系。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順應城鄉一體化趨勢,堅持城鄉聯動、以城促鄉。國外經驗證明,從農業國走向工業強國,必然伴隨著農業人口的大量減少和農村的大面積衰亡。我國的農村建設也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從改革開放之初到上世紀末,每年城鎮化率提高0.7個百分點,本世紀初的幾年內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基本完成工業化進程,城市化率將達到70%以上,比現在提高近30個百分點,15年內現有的農村將至少有50%走向消亡。應順應這一趨勢,通過城鄉互動、以城促鄉,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制定和完善相關優惠政策,打破城鄉差別和身份界限,積極創造便利條件,引導相當數量的農民向城市轉移。結合改造“城中村”和棚戶區,建設符合農民購買力標準的經濟適用住房,並適度減免土地出讓金和配套費用,為農民進城安家創造條件。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門檻,吸引農民入城落戶、購房、就學、經商。深化醫療、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使進城農民公平地享受與市民同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並允許進城農民享受原有的合作醫療和義務教育補助等基本扶持政策。

    推進新農村建設應高標準搞好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一個切合實際、高標準、高質量的規劃,是搞好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最近,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對中部地區34個,西部地區17個,東部地區23個行政村農村居民點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現狀進行了入村入戶調查。調查發現,目前沒有做規劃的村莊佔到總調查數的99%。即使個別村莊有規劃,也不完全符合《村莊規劃標準》,或缺乏前瞻性,或貪大求高。因此,在新農村建設啟動之際,應把科學制定鄉村建設規劃作為首要任務,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形式主義,注重實際效果;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試點示範,逐步推進;堅持以人為為本,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區域發展一體化思想,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使建設新農村成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共同行動。按照上述原則,規劃編制要做到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真正體現“新”的要求,確保超前性、科學性、可行性和藝術性。市(地)級規劃重點強調總體佈局和産業發育,縣(市)級政府要聘請規劃專家,針對實際為所轄村鎮設計幾種不同方案,作為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藍本。鄉村有針對性地選擇規劃藍本,根據實際制定實施方案。重點村鎮做好近期詳細規劃,確定示範點,啟動建設工程。注意搞好各部門和行業的專項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的銜接,形成完整配套的規劃體系。(郝會龍 作者係中共黑龍江省黑河市市委書記)  

 
 
 相關鏈結
· 新疆自治區舉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 陜西省物價局出臺意見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海南省出臺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
· 山東省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浙江舉行專題學習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遼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在瀋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