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魏後凱談東北振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1日   來源:遼寧日報

    自2003年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各項工作初見成效,但還有一些根本性問題尚未有效解決。《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魏後凱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指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以擴大就業和提高競爭力為核心,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經濟。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即實施就業優先、競爭力提升、産業集群化、適度多元化、全方位開放、大通道帶動、新型城市化和科技人才支撐八大戰略。

東北地區有條件建成第四大增長極

    記者:《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戰略與政策研究》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A類課題,對東北地區振興戰略進行全方位研究的,目的是為東北振興找出切實可行的發展出路。東北老工業基地存在的問題具有代表性,為解決這些問題過去國家也沒少給予政策支持,您如何看待過去國家對東北地區調整改造的成效?

    魏後凱: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在資金和政策上曾給予了較大支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通過採取財政、信貸、投資等政策措施,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當時,原國家經貿委設立了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基金,並確定了上海、天津、武漢、重慶、瀋陽、哈爾濱等6個老工業基地重點改造城市,其中有2個集中在東北地區。在“八五”期間,國家對這六個老工業基地城市提供國家專項貸款202億元,老工業基地專項貸款134億元。1994年8月,原國家經貿委等9部門確定的18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中有4個集中在東北地區,包括齊齊哈爾、哈爾濱、長春、瀋陽,國家對這些城市在“增資、改造、分流、破産”等方面實行試點。“九五”計劃後期,國家通過實行債轉股政策和運用國債資金拉動內需的政策,對東北地區也給予了較大支持。“十五”計劃時期,國家又啟動了遼寧阜新資源型城市産業轉型試點。經過多年努力,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政策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記者:其深層原因是什麼?

    魏後凱:主要是在戰略思路上存在著一些誤區。比如就工業論工業,把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單純看成是工業的調整改造;把工業的振興與國有企業脫困等同起來,只重視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脫困,而忽視民營經濟和外商投資經濟的發展;對項目投資和技術改造比較重視,而忽視觀念轉變、機制和制度創新,忽視企業經營環境的改善;過分強調政府的作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而相對忽視市場和民間力量的培育;在對外開放方面缺乏像廣東、上海浦東那樣的重大舉措,忽視了對外開放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記者:很明顯,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不單純只是工業的振興,更不能簡單理解為國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脫困。解決當前東北面臨各種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魏後凱:就是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使之重新煥發青春和活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絕非僅僅是振興工業,而是全面振興整個地區經濟,涉及到工業、農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諸多領域。從國內外的經驗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關鍵是地區經濟振興而不單純是企業脫困,因為只有地區經濟得到了全面振興,産業競爭力得到了不斷提高,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地方才有能力來解決日益暴露的各種問題。今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應走出就工業論工業和單純強調國有企業脫困的誤區,以加大改革開放為契機,以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突破口,以全面振興地區經濟為主線,把著眼點放在擴大就業、調整結構和提高産業競爭力上。

實現經濟轉型要把握四個基本點

    記者: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地區既有能源、礦産、水土、人才、技術等要素優勢,也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和科技教育優勢,但也有諸多缺陷和劣勢。

    魏後凱:東北地區的主要劣勢是觀念落後。在計劃經濟時期長期形成的一些觀念根深蒂固,勞動就業觀念落後,“官本位”和政府隨意干預現象嚴重,機制不活。企業辦社會現象嚴重,社會包袱沉重,經營機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企業活力不足,體制滯後。各項經濟體制改革嚴重滯後,總體上看,東北地區的改革開放至少要比東南沿海地區落後10-15年。

    針對東北地區的優勢和劣勢,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出發,國家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其根本目標就是要以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擴大就業和提高競爭力為核心,以全面振興地區經濟為主線,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道路,逐步實現老工業基地的經濟轉型,將老工業基地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環境優美、競爭力強的新型産業基地。

    記者: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以産業為核心的經濟轉型,將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為新型産業基地有哪些要求?

    魏後凱:實現以産業為核心的經濟轉型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産業的轉型,也包括機制和體制的轉型,更包括觀念的轉型,即觀念的更新。其中,觀念轉型是經濟轉型的前提條件,機制和體制轉型是經濟轉型成敗的關鍵,而産業轉型則是經濟轉型的核心內容。可以説,老工業基地經濟轉型是觀念轉型、機制轉型、體制轉型和産業轉型的綜合體,四者缺一不可。很明顯,如果觀念、機制和體制不改變,單純的産業轉型將難以取得成效;如果産業不轉型,其經濟轉型將會缺乏支撐。

    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實現這种經濟轉型,就必須把握四個基本點:首先,實現老工業基地的經濟轉型,一定要走出過去單純強調國有企業脫困和就工業論工業的誤區,以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經濟為主線。

    其次,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經濟,應該以擴大就業和提升競爭力為核心,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和適度多元化,以便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第三,東北地區的經濟振興不能再走外延式擴張的傳統發展道路,而應該以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走內涵式的新型發展道路,實現地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第四,振興東北地區經濟,關鍵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産業。在發展模式的選擇上,要鼓勵各地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適度多元化、集約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總體戰略思路

    記者:當前經濟全球化加速、改革開放不斷推進、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的新形勢決定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一定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

    魏後凱: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思路就是以擴大就業和提高競爭力為核心,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經濟,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就是要從過去以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和脫困為核心,轉變為基於擴大就業和提升競爭力的東北經濟全面振興戰略。當前,應著重實施八大戰略:

    ——就業優先戰略。東北應該實行就業優先戰略,在投資的導向上不能單純強調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同時要高度重視發展一些具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抓好農産品精深加工以及為重化工配套的相關産業。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試點,妥善解決目前拖欠嚴重的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障覆蓋面低的問題,相應降低企業養老保險金的承擔比率,鼓勵各類人員投資創業,擴大就業機會。

    ——競爭力提升戰略。今後要發揮基礎設施、産業工人、人才儲備和重化工基礎等方面的優勢,依靠制度和科技創新,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提高産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整合各方面資源,將東北地區打造成為我國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搞好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完善産業鏈和地方配套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農産品精深加工業以及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産業集群化戰略。目前,東北地區企業辦社會現象嚴重,産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及相關部門大都是在企業內部完成,既不利於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阻礙社會化分工體系的形成,也對民間資本産生了一種擠出效應。東北地區已經建立了一大批工業園區,雖然解決了産業的集聚問題,因産業門類混雜缺乏專業化分工協作和密切的經濟聯絡,沒有形成一個建立在合作競爭基礎上的互動機制和完善的社會化市場組織網絡,離真正的産業集群要求還具有很大差距,東北地區的産業發展應重點構築原材料及後續加工産業、裝備製造業、農産品精深加工、高新技術産業四大優勢産業集群。

    ——適度多元化戰略。加快資源型城市的産業轉型,實現産業適度多元化,重點是積極發展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培育接續産業,處理好資源性産業和非資源性産業的關係,改變過去長期形成的以資源開採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逐步建成産業適度多元化、市場競爭力較強、人居環境良好的新型産業基地。依託資源優勢,搞好資源精深加工和綜合開發利用,不斷延長産業鏈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接續産業,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權的多元化,實現産業分工的外部化。

    ——全方位開放戰略。允許更多的外資銀行進入東北,並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鼓勵外資特別是國外戰略投資者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擴大服務業開放;擴大東北地區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率先在大連、綏芬河等地開展自由貿易區的試點工作;加強與內蒙古東四盟(市)的協作和與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聯絡;打破條塊分割,優化整合各種資源,構築面向東北的一體化的區域要素市場,加強東北三省之間的相互開放和聯合協作。

    ——大通道帶動戰略。從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擴大開放的角度看,東北地區經濟振興必須實行大通道戰略,即在進一步鞏固現有的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港通道的基礎上,逐步打通和完善哈爾濱-綏芬河-海參崴港、長春-吉林-琿春-扎魯比諾港通道以及建設東北東部鐵路,構築東北地區出海的四大通道體系。還必須要有一個能真正帶動東北經濟發展的“龍頭”,大連能擔此重任。

    ——新型城市化戰略。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城市;突出城市的特色,把城市文化和特色融入到城市規劃尤其是景觀規劃和顏色規劃之中;重視城市效率,著眼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建立消耗低、能耗低、排放少、效益高、能循環、可持續的資源節約型城市;堅持城鄉統籌的理念,實現城鄉一體化;重視城市空間結構的改善,強調生産、生活和生態協調發展,構建宜居城市。

    ——科技人才支撐戰略。當前東北地區科技投入明顯不足,企業R&D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重較低,新産品開發和創新能力較弱,各種科技資源沒有有機整合形成合力。而人才問題主要不是總量,而是結構和制度問題。在今後産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步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地區優勢,打破條塊分割,通過培育市場、打造平臺、完善網絡、加強合作和健全服務體系等途徑,推動東北地區各種科技資源的重組和優化配置,構建跨行政區的一體化的東北區域創新體系。(高慧斌)

 
 
 相關鏈結
· “品牌萬里行”活動之一“東北振興品牌行”啟動
· 寶鋼超過2萬噸彩板扮靚20個東北“振興工程”
· 銀監會: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參與東北振興
· 世界銀行建議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推動東北振興
· 從西部大開發到東北振興 中國進入全面發展階段
· 財政部將加大對東北振興的財稅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