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八院士在武漢大學倡議: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30日   來源:光明日報

    出席武漢大學測繪學科創建50華誕,即新中國完整的測繪學科創立50週年慶祝活動的8位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天在此間共同倡議: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步伐,促進我國地理信息事業發展。 

    據了解,創建於1956年的武漢大學測繪學科代表了我國測繪教學、科研的先進水平。50年來,這個曾經的“冷門學科”造就了“熱門的事業”,促進了中外測繪技術的交流和發展,為我國測繪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享譽中外測繪界的夏堅白、王之卓、陳永齡、陳俊勇、李德仁、劉先林、寧津生、張祖勳、劉經南等9位院士。 

    今天,由陳俊勇、許厚澤、劉先林、魏子卿、寧津生、李德仁、劉經南、張祖勳8位院士和國內外測繪界的知名學者專家紛紛前往武測祝賀,並就我國測繪事業發展提出新鮮建議。 

    據介紹,“數字中國”是一個以信息基礎設施為支撐的完整的國家信息系統體系。它的支撐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遙感技術(RS)、數據庫技術等在內的空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網絡技術等在內的空間信息安全技術。 

    院士們指出,在日益發達的信息社會,“數字中國”將廣泛服務於群眾的工作、生活,帶來文化消費、人際關係等的深刻變化,必然全面提高公眾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帶動我國産業結構、經濟結構轉換和升級,增加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推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的大力發展,創造一個公信、穩定、安定、有序、高效的虛擬交易環境;同時,將提高我國的信息化水平、生態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競爭力水平、集約化水平和公平化水平。武漢大學校長劉經南院士指出,“數字中國”不再僅僅是測繪專家和測繪行業的事,它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車載GPS、電子地圖、手機定位等應用方面日益走進百姓生活。 

    目前,我國測繪學科已完成傳統測繪向數字化測繪的轉變,目前正在向信息化測繪邁進。寧津生院士説,信息化測繪就是要在數字化測繪的基礎上,通過完全網絡化的運行環境,實時有效地向信息化社會提供地理信息綜合服務。其特徵是多方面的,如技術體系數字化、功能取向服務化、數據獲取實時化、信息交互網絡化、基礎設施公用化、信息服務社會化、信息共享法制化。 

    8位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數字中國”建設已列入國家測繪事業“十一五”規劃,為地理信息技術發展展示了美好前景。但目前我國信息化測繪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諸如:我國還沒有建立起龐大的通信網絡,不能實現高速圖像圖形傳輸;適應無縫鏈結、逐級放大等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圖影像還沒有建立;地理信息的採集標準還不完善等等,這些都制約了“數字中國”建設的速度。 

    8位院士就此共同呼籲,要加快“數字中國”的建設。他們倡議:一、要在國家層面上進行統一規劃、組織協調,加強“數字中國”建設的組織領導,提高其建設水平和社會作用力;二、在國家加大經費投入的同時,要加大信息採集現代化建設步伐,特別要加速衛星測繪技術發展,加強基礎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加快相關科研項目研究和成果的轉化力度,使信息化測繪成果應用更為廣泛;三、以提高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大力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領軍型現代測繪人才,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特色明顯的專業技術人才梯隊。(陸彩榮、夏  斐、龔文德)

 
 
 相關鏈結
· 國家測繪局:我國“數字中國”建設獲得重大突破
· 四年後我國將基本完成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