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陸浩:從欠發達地區實際出發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2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共甘肅省委書記 陸浩

    主要觀點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是艱巨繁重的歷史任務,也是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欠發達地區面臨著建設新農村和扶貧攻堅的雙重任務,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尤其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確定工作重點和方法措施。具體來説,就是要從解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問題和突出問題入手,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不斷創新組織領導、工作方式和體制機制,抓好階段性重點工作,扎紮實實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著眼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甘肅省作為西部欠發達省份,結合實際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對於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抓住機遇 穩步推進

    充分認識自身實際。甘肅是一個農村人口占人口總數近70%、“三農”問題突出的省份。建設新農村,既是艱巨繁重的歷史任務,也是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甘肅農村發展長期滯後,制約著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經過全省人民的不懈奮鬥,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平衡,扶貧攻堅也取得明顯成效,絕對貧困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74.8%下降到7.2%。這對長期不能解決吃飯問題、貧困面很大的甘肅來説,是一個歷史性成就。但由於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等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農業生産基礎條件差、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弱、農村勞動者受教育年限短、農民收入水平低、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大等問題仍然明顯存在。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甘肅面臨著建設新農村和扶貧攻堅的雙重任務。

    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建設新農村,應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穩步推進。堅持從實際出發,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時代,遵循科學規律,既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又不能等待觀望、無所作為。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歷史機遇,凝聚各方力量,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著力解決影響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加快農村發展步伐,改變農村落後面貌。

    突出重點 統籌兼顧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在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別,這就決定了建設新農村的工作重點、辦法措施也必然有所不同。從自身實際出發,甘肅推進新農村建設,應把解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問題和突出問題作為突破口。

    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經濟,只有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才會有競爭力。氣候的多樣性和資源的豐富性,為甘肅發展特色優勢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應在確保糧食省內基本供求平衡的前提下,繼續在戰略性主導産業、區域性優勢産業和地方性特色産品三個層面上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能夠帶動和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優勢産業。繼續擴大馬鈴薯、果蔬、中藥材、制種業等特色優勢支柱産業基地的規模,提高産品質量。將草食畜牧業作為特色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草産業基地建設,把草食畜牧業培育成支柱産業。扶持和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延長農業産業鏈,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結農戶與企業、農戶與市場的紐帶作用,提高農業生産的組織化水平,維護農民利益。

    努力發展勞務經濟。發展勞務經濟,既可以促進農民增收,又可以帶動農村二、三産業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條件。發展勞務經濟,一方面應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推動勞務輸出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促進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另一方面,應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努力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與勞務輸入地的聯絡和協調,建立相對穩定的勞務基地。

    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條件差,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當前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突出任務是加強農村道路、飲水、電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以鄉村道路、人飲工程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六小”工程和以沼氣利用為主的生態家園富民行動。以節水為中心,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推進河西走廊和沿黃灌區的水利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實施中低産田改造等項目,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強村莊環境建設,改變村莊臟亂差的狀況。推廣沼氣、太陽能等新型農村能源和改水、改廁、改廚工作,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推進城鎮綠化和農村生態治理,搞好農村環境建設和保護。所有這些工作,都必須尊重農民群眾的意願,根據他們的承受能力逐步推進,決不能搞脫離實際的大拆大建或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

    積極構建農業科技體系。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和創新體系,為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供科技支撐。加強縣鄉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充分調動技術人員投身於農業生産第一線的積極性。圍繞主導産業、優勢産業和特色品種,從良種推廣、節水技術、設施農業、生態農業以及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等方面推動實用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優勢,對有利於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産力、增強農産品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的先進適用技術和抗禦自然災害的先進技術進行重點攻關,大力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

    突出抓好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於經濟發展而言,甘肅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的任務更為艱巨。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事業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面。全面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加強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以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重點,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實施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減輕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發展。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困難群體救助體系,逐步擴大各類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最大限度地減少困難群眾因病因災返貧。

    精心組織 全力推動

    建設新農村,應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不斷創新組織領導、工作方式、體制機制,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力求取得實效。

    堅持分類指導,穩步有序實施。針對全省各地地域特點、發展基礎差異較大的情況,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總體實現小康的河西地區和沿黃灌區,應在新農村建設中走在前列,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基本解決溫飽的隴中、隴東地區,應在發展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上下功夫,力爭有所突破。隴南和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則應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整合各類扶貧資源,繼續加強以整村推進為主的開髮式扶貧,加快實施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盡可能地減少貧困人口。在工作方法上,堅決反對搞形式主義和做表面文章,不搞“一刀切”,不強求一律,不強行下指標,不搞達標升級活動,更不能靠加重農民負擔和增加鄉村債務來搞建設。在工作方式上,從農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入手,採取他們容易接受的辦法,真正把好事辦好,使農民得到實惠。在工作步驟上,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由點到面,點面結合,逐步推進。

    尊重農民意願,激發內在活力。廣大農民群眾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更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必須尊重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鼓勵他們為建設新農村獻計獻策,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善於總結推廣群眾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發展基層民主,推進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增強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戶創建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諧的人際關係。

    注重科學佈局,節約利用資源。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生産力佈局,對於推進新農村建設至關重要。甘肅山區面積大,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建設農村公共設施成本高、難度大。應結合生態移民、扶貧移民等工程的實施,在整合村莊的基礎上推進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建設。以牧民定居點為重點,統一進行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和農宅建設應注意節約和集約用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縣城和建制鎮應大力發展二、三産業和鄉鎮企業,積極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對周邊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

    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體制創新。加快農村各項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可以為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體制保障。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建立職能明確、運轉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進一步改革縣鄉財政體制,完善財政支農投入機制,提高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統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健全農村金融體系,發揮金融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作用。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建設新農村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黨委、政府都有責任,各系統、各部門都有義務。應明確任務、強化責任、細化措施,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力培養事業心強、能幹成事、公道正派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

 
 
 相關鏈結
· 陸浩要求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培育特色優勢産業
· 陸浩強調:要把節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 陸浩在蘭州會見鎳鈷新材料工程專家黃伯雲等學者
· 陸浩強調要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和發揮新聞單位作用
· 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對全省軍轉安置工作的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