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
王紹武: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氣候學家
宋連春: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研究員
新聞背景
科技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等六部門近日發佈《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這是我國編制的第一部有關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國家評估報告,預測中國未來氣候變暖,將有可能加快旱澇等災害出現頻率。
1月4日,德國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罕見的季風期異常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大旱災,加速了唐朝的滅亡,也導致了同一時期美洲瑪雅文明的滅亡。
這些推論是否符合氣候實況?氣候變化是否可能影響古文明進程?當前日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暖前景如何,怎樣應對?記者為此專訪三位中國氣候學者。
從冬季風強推論出唐朝後期夏季少雨、長期乾旱,與歷史氣候實況不符
記者:怎麼看待《自然》雜誌的研究結果?
張德二:我很關注這項研究,它細緻分析了從廣東湛江鑽取的湖泊沉積岩心的變化,推斷出公元700—900年時的冬季風很強,印證了中國學者早已指出的唐朝後期氣候轉寒、寒冷事件頻頻發生的結論。
但由冬季風很強推論出唐朝後期夏季少雨、長期乾旱,我認為依據不充分,與我們對中國歷史氣候的認識、與中國歷史氣候的實況不符。至於強冬季風造成連年乾旱以致饑荒,導致唐朝滅亡的議論,有些想當然。第一,據1470年—1979年500餘年的氣候分析,寒冬往往對應于夏季多雨,並不是乾旱。目前也沒有研究指出唐朝時期是和這一規律完全相反的。第二,這一研究得出唐朝後期長期乾旱和夏季極其少雨的結論,不符合歷史氣候實況。就大範圍的狀況來看,唐朝時的氣候也仍然呈現乾旱期和多雨期交替出現的特點。
王紹武:有資料表明,在距今1400年前後,北大西洋有一次冷事件,或者説氣候突變。這時,亞非季風區也發生了乾旱事件。但是,時間上與德國科學家的研究並不完全吻合。為了證實氣候突變對唐朝滅亡的影響,還需要做更多研究。
氣候變化或突變可能影響古文明發展,但不是惟一原因
記者:氣候變化或突變與文明發展有關係嗎?
王紹武:氣候變化或突變影響古文明的發展,這是有可能的。綜合分析歷史學、考古學及古氣候學證據,已證明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000年,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黃河流域先後發生了氣候突變,並可能對文明的衰落或文明的發展産生了影響。
我認為,中華文明的發展與氣候變化,特別是氣候突變有密切關係。但並不是説氣候突變是制約文明發展的惟一原因。從洪水到乾旱的氣候突變可能造成了中原以外地區許多考古文化的衰落,但是也促進了中原地區中華文明的誕生。
王紹武:我想強調,氣候變化可能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氣候變化會打擊農牧業生産,甚至摧毀古文明。另一方面,氣候變化也可能使農民破産,進入城市成為勞動力;氣候變得嚴峻,也促進農業和畜牧業得到發展,還可能促使遊牧民族向富饒地區移動。世界上古文明最早在大河兩岸發展就可能與此有關。
張德二:氣候災害頻繁發生,社會不安定,是導致明朝等朝代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朝代更替原因是複雜的,氣候條件只是因素之一。例如,清朝康熙年間的氣候條件就不太好,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康熙朝出現盛世。
如果人類不採取合適措施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今後會經歷更多“暖年”
記者: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氣候將會在21世紀持續變暖。這將帶來哪些影響?
宋連春:在全球氣候持續變暖背景下,21世紀我國氣候將繼續明顯變暖,面臨眾多的氣候與環境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資源短缺、乾旱和洪澇頻發、土地沙漠化難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面積廣闊、山地災害加劇等,必須從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氣候變化。
張德二: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很複雜。不過,到底會發生什麼改變,我國的氣候伴隨東亞季風會出現什麼變異?這些都還沒有定論。另外,氣候變暖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變冷等氣候突變,這也要防備。
記者:2006年是我國自1951年以來最暖的一年,而且四季氣溫全都偏高。在一個個“暖冬”之後,今後情況會怎樣?
宋連春:年平均溫度偏高,可以通俗地稱為“暖年”。如果人類不採取合適措施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今後會經歷更多更強的“暖年”;如果人類採取合適措施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今後相當長的時期雖然可能仍會經歷更多“暖年”,但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有好轉。
記者:我們個人在生活中可以為減緩氣候變暖做些什麼?
宋連春:我國政府歷來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比如: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並把控制溫室氣體取得成效作為“十一五”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從我做起可為減緩氣候變暖做貢獻。例如,選擇節能家電;放慢開車速度,每小時開80公里比每小時開110公里節省燃料25%;充分利用太陽能等等。(劉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