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學江、郭奔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問題的通知》。通知不僅規定了黨政機關辦公樓建設的標準,還對資金來源、管理方式以及相關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等進行了規定和部署。這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剎住建豪華辦公樓歪風的決心。
近年來,中央三令五申禁止興建豪華辦公樓,但違規行為仍然時有發生,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地方以“超前規劃”為藉口,一窩風盲目攀比、貪大求洋,建設裝修豪華,就連“白宮”“天安門”也敢倣造。有的地方領導辦公室裝修擺設甚至超過了五星級賓館。為了修建豪華辦公樓,一些地方向企業和下級單位斂錢,甚至擠佔挪用扶貧款、救災款。豪華辦公樓造成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使政府的威信受到損害,加重了群眾負擔,助長了追求奢華享樂的不良風氣。
對於豪華辦公樓問題,群眾反映一直很強烈,但以往的整頓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導致這股歪風屢禁不止,這主要是執行環節出了問題。這次,中央下了決心,對這股奢靡之風出臺了嚴厲的措施,下一步的關鍵是有效落實。
煞住建豪華辦公樓這股歪風,加強審批是前提。通知規定,所有新建、擴建、遷建、裝修改造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必須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把好審批關,既要防止一些部門和單位違規未批先建,又要防止其報批時弄虛作假,搞“暗度陳倉”和“釣魚工程”的把戲;而對於審批部門來説,則需進一步完善審批程序,建立健全審批責任制和內部監督機制,提高審批監管的效力。
煞住建豪華辦公樓這股歪風,強化監督是保證。一些地方教師工資都難以按時支付,但政府大樓卻蓋得很氣派,群眾已經指指戳戳了,但有關監督部門卻視而不見。如此監督缺位,再好的規矩也會走樣。
強化監督,首先要強化人大對財政資金的審查監督。以實施監督法為契機,重點監督好政府自身行政開支,包括建設辦公樓的支出,捏緊政府的“錢袋子”。在強化社會各界監督的同時,審計、紀檢監察部門應加強對黨政機關辦公樓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緊密協作,形成合力。
煞住建豪華辦公樓這股歪風,責任追究是關鍵。這次通知中,對建設、財政等部門的責任明確作了規定,並強調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只有把問責制落到實處,依據黨紀政紀,對那些隨意浪費公共財政資金、破壞黨和政府形象的地方和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那些擅自“闖紅燈”的違規違紀行為才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