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策法規解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20日   來源:國研室

輝煌的成就 寶貴的經驗 明確的部署
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書記、主任魏禮群同志
解讀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訪談錄

    問: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您認為今年的《報告》有哪些突出特點?

    剛剛閉幕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個報告特色鮮明,令人耳目一新。《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體現了政府工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和對人民高度負責,充分體現了解放思想、求真務實、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要求。本屆政府任期五年已屆滿,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進行政府換屆。《報告》從框架結構、主要內容和表達方式都有新的特點。(一)在基本框架結構上,體現了政府換屆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特點和要求。《報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總結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和履行職責的情況,這體現政府向人民負責,自覺接受全國人大代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第二大部分是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體現政府工作的連續性,這有利於回答和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現實問題。(二)在主要內容上,主題鮮明,主線清晰,內容豐富,重點突出。通篇貫穿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主線。總結五年工作,全面客觀、實事求是,講成績和進步,主要用重要事實和數據説明,突出重大進展和制度性建設,振奮人心;對存在的矛盾、問題和面臨的困難、挑戰,不掩飾、不回避,分析透徹,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總結經驗,言簡意賅,思想深刻,給人啟迪。(三)部署工作,目標任務明確,政策措施有力,針對性強。突出了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突出了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四)文風清新,樸實無華,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可以讓人民群眾都關心、了解政府工作的實情。這是一篇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是一篇承上啟下銳意進取的報告。認真學習和全面把握《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對於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和中央關於今年工作的決策要求,充分認識過去五年我國改革發展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明確今年的形勢和重點任務,對於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現代化事業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過去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總理的報告中列舉了八個方面標誌性成就,如何理解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的背景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報告》開門見山,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回顧了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的背景和取得的標誌性成就。確實,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的五年,也是取得顯著成績、積累寶貴經驗的五年。

    從國內外大的背景和環境看,本屆政府既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嚴重困難和巨大挑戰,是在應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考驗、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中前進的。這屆政府伊始,就遭遇突如其來的嚴重非典疫情;幾年中又連續發生洪澇、乾旱、颱風、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還發生過比較嚴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今年1月中下旬到2月上旬,我國又出現歷史罕見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的特大自然災害。這幾年,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經濟活力明顯增強,同時也出現諸多新的矛盾和問題,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的難度加大。這幾年,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國際金融風險加大,貿易保護主義增加,局部地區動蕩不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帶來不少新的挑戰。

    面對國內外新形勢新任務,各級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緊緊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報告》列舉八個方面具有標誌性、歷史性的事實和數據,説明五年來的重大成就。包括:經濟跨上新臺階, 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24.66萬億元,比200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0.6%,比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4.5%高出6.1個百分點,從居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取消農業稅,終結了長達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進出口總額從居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涌現出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特別是載人航天飛行和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加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每年平均新增就業1000多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財産普遍增多,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全國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這些完全是符合實際的,也是令人鼓舞的。事實充分説明,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是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提高的五年。

    問:從《報告》看,過去五年政府工作有哪些特點?

    五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舉世公認,彪炳史冊。各級政府為此付出了艱苦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報告》分兩大板塊報告了政府五年主要工作和進展。第一個板塊,重點報告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發展經濟、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工作和進展。第二個板塊概括報告了民主法制建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和外交等方面的工作和進展。《報告》的這種結構設計,既全面反映了政府履行的職責和任務,又突出了政府工作的重點和特點。總的看來,這五年政府工作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著眼于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這幾年,中央密切觀察和準確估量國內外經濟形勢,及時制定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既注重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調整政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節奏和力度。綜合運用多種宏觀調控手段和方式,不斷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針對經濟運行出現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快、糧食供求關係趨緊、煤電油運緊張等問題,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包括控制信貸投放,加強經濟運行調節,清理整頓開發區,整頓規範土地、礦産資源市場秩序。針對全社會固定投資規模過大、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增速過快,以及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房價上漲過快等突出問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適時調整財政、貨幣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從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轉為穩健的財政政策,從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穩中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而調整為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五年間特別是近一、二年來,多次調整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基準利率,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産品的出口退稅,調整關稅政策、加工貿易政策。這幾年宏觀調控從加強農業入手,把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全國糧食生産扭轉了多年下滑趨勢,實現連續四年增産,農民持續增收。農業和農村的發展,為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幾年,宏觀調控把推動科學發展作為重大任務。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加強重點和薄弱環節,産業結構升級加快。同時,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並取得積極成效,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西部大開發繼續推進,制定和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制定和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政策措施,鼓勵東部地區繼續率先發展,這些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踐充分證明,這幾年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完全必要的、正確的、有效的,對於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防止大起大落,對於推動科學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對於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否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局面。因此,對這些年宏觀調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成效,必須予以充分肯定。

    (二)著眼于體制創新和發展開放型經濟,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五年來,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奮力推進各方面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積極推進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經濟佈局與結構調整,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並取得重大進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同時,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稅收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農業農村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取消農業稅,建立農業補貼制度;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大力推進金融、財稅體制改革。幾年前,國內外對我國金融業狀況普遍表示擔憂。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不善、金融風險加劇的狀況,果斷地推進改革。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成功上市,資産質量和盈利能力明顯提高。堅定地進行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這個長期困擾證券市場發展的制度性問題。重點國有保險企業重組改制上市,促進了保險業迅速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匯率彈性逐步增強。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完善。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投資體制改革和價格改革取得新進展。著眼于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生産要素市場化程度穩步提高,商品流通現代化步伐加快,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工作深入推進。堅持擴大對外開放,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各項承諾,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放開外貿經營權,大幅度降低關稅,取消進口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金融、商業、電信等服務業開放不斷擴大。進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優化,利用外資質量提高。實施“走出去”戰略邁出堅實步伐,對外經濟互利合作取得明顯成效。五年來深化改革開放的成效是十分顯著的,特別是注重制度創新和建設取得的進展,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已經並將進一步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三)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強社會建設。五年來,圍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狀況,加快推動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實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這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西部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攻堅計劃如期完成。國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村中小學改造危房、建設寄宿制學校,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採取有力措施,促進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資助標準大幅度提高,實施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通過一系列重大舉措,我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重大步伐。醫療衛生改革和發展不斷推進,重點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建設,覆蓋城鄉、功能比較齊全的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基本建成。對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患者實施免費救治。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這幾年,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在就業方面,堅持實施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基本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完成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參保人數大幅增加;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農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是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一項根本性制度建設。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推進,為構築社會安全網、維護社會和諧安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將發揮重要作用。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進一步繁榮。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得到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躍。努力增加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較大增加。調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多次提高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息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斷提高。加強社會管理,著力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國務院制定並實施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農民工問題的解決,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健全安全監管體制,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健全,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這幾年社會建設的全面加強,解決了不少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四)著眼于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穩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五年來,各級政府努力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認真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加強法制建設。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的建議,高度重視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實行重大事項決策公示和聽證制度。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及時發佈信息,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加強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基層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事務管理走向法制化、規範化。全面落實僑務政策,依法保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這些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充分發揮和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起著重要作用。

    (五)著眼于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注重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本屆政府把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作為政府工作的三項基本準則。始終把加快職能轉變作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的核心任務,在著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的同時,更加重視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制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任務,並扎紮實實付諸實施。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各部門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92項。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全國應急管理體系基本建立。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工作卓有成效。公務員教育培訓和管理法制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和加強政風建設,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和失職瀆職行為,懲處腐敗分子。這幾年,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效能型政府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問:政府工作在過去五年的豐富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如何理解這些經驗的深刻內涵?

    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報告》用六個“必須堅持”作了闡述。成績固然可喜,經驗彌足珍貴。這些經驗內涵豐富,論述精闢,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這裡講幾點學習體會。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強大思想武器。鄧小平同志曾經深刻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會亡黨亡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以思想大解放和觀念大轉變,推進改革開放大突破,推進經濟社會大發展。可以説,沒有思想解放,就沒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發展。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社會實踐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面對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面對實現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的繁重任務,只有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已經取得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才能更好地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科學發展,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開放。只有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破除迷信,敢於衝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鼓勵大膽探索、實踐和創造,才能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使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更加自覺地把繼續解放思想落實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必須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幾十年的發展實踐,借鑒並吸取國外發展經驗和教訓,深刻認識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從生産力到生産關係、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自覺地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同時,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統籌兼顧,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反映出工作中不少方面還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化解當前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不協調因素,消除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乃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都必須牢牢樹立和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重大而關鍵的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改革開放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目前,我國改革開放仍處於攻堅階段,任務相當繁重和艱巨。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改革,在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使整個改革協調推進,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不斷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著力推進制度機制創新。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切實以改革推動各項工作。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開放也是改革,開放兼容才能強國,要實施互利雙贏戰略,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改革開放將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必須堅持搞好宏觀調控。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組成部分。我們黨在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時,就明確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在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市場有特有的功能和優點,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也要看到,市場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必須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又處在新舊體制轉軌和重大結構調整中,市場發育不充分,發展也不平衡,又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單靠市場作用是不行的,注意搞好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十分必要。我們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制度上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同時又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注重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這幾年,宏觀調控是在圍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行的,始終重視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意發揮各種政策的組合效應;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剎車;堅持不斷總結經驗,及時調整政策,注重實際效果。事實充分説明,這幾年的宏觀調控效果是明顯的。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將伴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只有正確認識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係,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整個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必須堅持執政為民。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執政為民是政府工作人員的崇高使命。我們黨從成立和在全國執政以來,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踐,都是為人民謀取福祉的實踐。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更加自覺地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把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和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關心和解決城鄉低收入群眾的生活困難,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歷史經驗表明:只有堅持一切屬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於人民,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必須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我們黨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來,各級政府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行政執法,強化行政執法監督,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強政府立法,規範行政執法,完善行政監督,建設法治政府。但也要看到,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相比,依法行政還存在不小差距。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對執法行為的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執法水平。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要追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是政府工作始終必須堅持和努力做到的。

    上述六條經驗,集中起來就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些寶貴經驗,既有對以往政府工作實踐經驗的繼承和發揚,也有在新的條件下進行艱苦探索和創新,體現了對新形勢下政府工作特點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體現了對豐富實踐和重大工作進展的深入思考,既是過去五年政府卓有成效工作的科學總結,也是今後政府工作應遵循的重要原則。我們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刻領會、認真實踐這些寶貴經驗。

    問:2008年是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改革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怎樣認識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指導原則?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的一年,我們將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隆重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做好政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今年國際環境對我國發展總體有利,但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尤其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有不少值得重視的新情況新問題。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加深,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加大;美元持續貶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石油、礦産品、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全球性通貨膨脹抬頭。這些對我國經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已經有所顯現,有些影響還會進一步顯現。近期我國發生歷史罕見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嚴重災害,對部分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損失,災後恢復和重建任務艱巨;當前價格上漲趨勢明顯,通貨膨脹壓力加大;金融領域也存在貨幣信貸投放增長偏快、股市大幅波動等問題,金融調控和防範金融風險難度增加。總的看,做好政府工作的有利條件很多,但國際國內經濟情況比較複雜,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必須緊緊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

    《報告》明確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概括起來就是,“一個高舉”、“五個更加重視”、“四項原則”。這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重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更加重視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更加重視調整經濟結構和提高發展質量,更加重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堅持穩中求進,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改革開放,注重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基於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把握,《報告》強調,今年經濟工作,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鋻於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密切跟蹤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審時度勢,從實際出發,及時靈活地採取相應對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和力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的起落。提出這樣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相機抉擇,趨利避害,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問:如何理解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內涵和重大任務?

    面對今年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和國內經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更加重視搞好宏觀調控,才能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好勢頭,避免出現大的起落。《報告》明確提出,今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並闡述了這兩大政策的內涵。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主要考慮是: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發揮財政促進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進一步減少財政赤字和長期建設國債。要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確保重點發展和薄弱環節對財政資金的需求。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考慮是:當前固定資産投資反彈壓力較大,貨幣信貸投放仍然偏多,流動性過剩矛盾尚未緩解,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因此,必須加強和改善金融調控,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過快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衝流動性力度;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做到有保有壓。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採取綜合措施,努力改善國際收支狀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需要統籌協調,並使其他多種政策手段相配合,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物價問題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報告》高度重視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問題,強調指出,這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這是因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幅度較大,主要是食品和居住類價格漲幅較大,對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生活有較大影響。由於今年推動價格上漲的國內外因素還將存在,價格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同時,生産資料價格不斷上升,房地産等資産價格上漲過快,防止通貨膨脹的任務艱巨。《報告》強調必須從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兩方面做好工作,並提出了九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大力發展生産,特別要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産,搞好産運銷銜接;嚴格控制工業用糧和糧食出口;加快健全儲備體系;把握好政府調價的時機和力度;健全産品供求和價格變動監測預警制度;加強市場和價格監管;及時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眾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遏制生産資料價格尤其是農業生産資料價格過快上漲;堅持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概括起來就是,“增供給、抑需求、強管理、加補貼”。這些是有很強針對性和有效管用的舉措,關鍵在於落實到位。《報告》要求,各級政府一定要把穩定物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時,也指出了今年防止物價過快上漲的有利條件,包括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只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問:為什麼要加強“三農”工作,今年重點任務是什麼?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農業基礎薄、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沒有根本改變。解決好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事關現代化事業的興衰。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始終把加強“三農”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認真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報告》指出,今年要千方百計爭取農業有個好收成,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發展糧食生産,保障農産品供給。要切實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産水平。加大對糧食主産區和種糧農民的扶持力度。農産品生産既要增加總量,又要優化品種結構。要認真落實支持生豬、奶業、油料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生産和市場供應。抓好這件事,既有利於抑制物價上漲過快的勢頭,也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二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搞好灌區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強農村飲水、沼氣、道路、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這件事,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三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支持農業産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和提升農村二三産業,發展鄉鎮企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繼續減少貧困人口。抓好這件事,可以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報告》提出了五項具體措施,包括:大力增加投入;強化和完善農業支持政策,繼續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根據情況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全面推進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確保今年“三農”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問:轉變發展方式需要著力抓好哪些方面?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特別是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的主要癥結。突出表現在:外需和內需不協調、投資和消費不協調,一、二、三産業不協調,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必須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主要是抓好“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報告》著重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部署:一是調整投資和消費關係。關鍵是合理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堅持嚴把土地、信貸閘門和市場準入標準,特別要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同時,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切實做到有保有壓,區別對待。二是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繼續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面啟動和組織實施一批國家重大專項,實施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著力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和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完善和落實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特別要推進産學研結合,培育創新型企業。這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所在。三是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積極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産業和公共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能源原材料産業和綜合運輸體系。這將有力促進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增強我國産業的競爭力。四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按照繼續貫徹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要求,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編制和實施促進中部崛起規劃,落實並完善相關政策;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做好這些工作,將進一步推動東中西良性互動,促進各地共同繁榮。

    問:《報告》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加強産品質量安全作了怎樣的部署?

    近兩年,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但完成這兩項約束性目標的任務仍十分艱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要增強緊迫感,採取有力措施,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報告》明確提出了今年的任務和措施,包括:要落實淘汰落後生産能力計劃,建立淘汰落後産能退出機制,同時按照規劃加強這些行業先進生産能力的建設;抓好重點企業節能和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進度;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實施節能減排重大技術和示範工程;做好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控制農業面源污染;鼓勵和支持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強土地、水、草原、森林、礦産等資源的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動員全體人民更加積極投身於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報告》特別強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讓我們的祖國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這充分顯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我們一定要把既定的部署落到實處。

    加強産品質量安全工作。這不僅是保障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安全的要求,也是對國際消費者負責。《報告》從加快産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和修訂、完善産品質量安全法制保障、健全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等方面進行了部署。並強調,我們一定要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讓出口産品享有良好信譽。全國上下、各個方面都要共同努力,實現這個目標要求。

    問:今年將迎來改革開放30週年紀念,《報告》簡要闡述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對今年改革開放作出了哪些部署?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改革開放開闢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光輝道路,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報告》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國家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深化改革開放,要統籌規劃、精心部署、突出重點、協調推進。今年要著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一要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所有制結構。繼續推動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推進集體企業改革。同時,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尤其要解決市場準入和融資支持等方面的問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二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重點是:改革預算制度,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完善和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積極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全面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改革資源稅費制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繼續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三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強調繼續深化銀行業改革,重點推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國家開發銀行改革。加快農村金融改革,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優化資本市場結構,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依法嚴厲查處各種金融違法違規行為,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四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針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報告》強調,要在保持出口平穩增長的同時,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出口産品質量、檔次及附加值。同時,積極擴大進口。優化利用外資産業結構和地區佈局,穩步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完善和落實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在推進改革開放中,還要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推進社會信用制度建設。認真落實這些任務和措施,今年改革開放就會邁出新的步伐,實現新的突破。這也是對改革開放30週年的最好紀念。

    問:關注民生是《報告》的亮點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對加強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哪些新舉措?

    積極解決好教育、衛生、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和社會管理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些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報告》對這些方面作出了明確部署。這也是今年《報告》的一大亮點。

    在教育方面。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一是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繼續增加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提高保障水平。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這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辦好各級各類教育,必須抓好三項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和落實教師工資、津補貼制度;加大教育事業投入。《報告》深刻指出,沒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沒有國家現代化的未來。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這是深謀遠慮的精闢論斷,也是對人民群眾的莊重承諾,我們必須努力實現。

    在衛生方面。今年要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制度。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在全國農村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二是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抓好重大疾病防治,落實擴大國家傳染病免疫規劃範圍的政策措施。三是推進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保證群眾基本用藥和用藥安全,控制藥品價格上漲。《報告》提出,國務院已經制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初步方案,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基本目標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儘管這項工作相當複雜和艱巨,但必須堅定地推進。

    在就業方面。儘管近五年城鎮新增就業5100多萬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就業形勢仍然嚴峻。今年工作重點是:認真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和勞動合同法。堅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加快建設城鄉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深化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完善就業援助制度,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政策,建立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的長效機制。《報告》強調,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把這項關係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各級政府都應把增加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居民收入方面。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製度不斷深化,打破了平均主義和“大鍋飯”體制,形成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製度並存的分配製度,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出現了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現象。《報告》提出,要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強調:“關鍵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是理順收入分配關係十分重大的決策,也是增加居民收入正確有效的舉措。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適當提高扶貧標準;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深化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繼續落實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拓寬服務消費領域。我們要全面落實《報告》的要求,積極研究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的措施。這對緩解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矛盾,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社會保障方面。要堅持實行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建立健全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工作重點是: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徵繳工作,重點擴大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擴大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加快省級統籌步伐,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係轉續辦法,探索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抓緊制定適合農民工特點的養老保險辦法;採取多種方式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強化基金監管;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同時,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鼓勵和支持慈善事業發展,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是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調節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生活無後顧之憂,直接關係經濟社會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一定要更加重視做好這項工作。

    在住房方面。住房是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報告》提出了三項指導原則和四項具體措施。總的指導原則是:堅持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堅持正確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規劃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應、集約利用和管理,重點發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過市場調節解決;堅持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和監管,促進房地産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這些是立足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正確原則。四項措施是: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設,積極解決城市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綜合運用稅收、信貸、土地等手段,增加住房有效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加強市場監管,嚴格房地産企業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依法查處閒置囤積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為。同時,加強農村住房建設規劃和管理,切實解決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問題。這些原則和措施,明確提出採取多種方式解決低、中、高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也統籌考慮解決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這是解決我國住房問題思路和政策的創新。為了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住房改革和建設,抓緊建立科學、合理的住房保障體系。

    問:《報告》對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哪些部署?

    《報告》用較大篇幅對文化建設作了明確部署。指出,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化體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動文化創新,加強文化建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樣的文化需求。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培育文明社會風尚;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鼓勵創作優秀精神文化産品;加快構建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推進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完善文化産業政策,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規範文化市場,堅持開展“掃黃打非”。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認真落實這些部署,文化建設就會不斷取得新進展。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報告》對辦好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紮實做好各項籌辦和組織工作,加強國際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確保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體育盛會。這對於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誼與合作,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報告》還對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及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僑務工作、國防和軍隊建設、香港澳門工作、祖國統一大業、外交工作等都作了闡述,也都要認真加以貫徹落實。

    回顧過去五年曆程和成就,鼓舞人心。我國各族人民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向更高的目標攀登。展望偉大祖國的錦繡前程,催人奮進。我們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更加昂揚的鬥志,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為完成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