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15時,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胡靜林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介紹2007年財政工作亮點和2008年預算安排特點和工作重點,權威解讀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草案報告。
[網友 長江丁一勇士]我老家在農村,這幾年減免農業稅、糧食直補、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等政策,給農民送了許多“紅包”。老家朋友高興地説:“現在是種糧不交稅、上學還免費、看病不太貴。”請問今年財政預算報告中還會給農民哪些驚喜?
[胡靜林]最近這幾年,是改革開放以來對“三農”投入增加最多、增長最快的時期。近幾年,中央財政每年都以幾百億的增量來加大對“三農”的投入。過去五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累計達1.6萬億元。
2008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於“三農”各項支出大幅增加,合計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增長30.3%。我們先説説種糧農民,現在農民種糧不僅不交稅了,還給補貼,而且補貼的力度越來越大。現在對農民的補貼項目主要有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補貼政策對鼓勵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多調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8年,這四項補貼合計743.7億元,實際上2003年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只有130多億元。
同時我們還實施了糧食最低收購價、産糧大縣獎勵等政策。2008年將適當提高小麥和稻穀的最低收購價,其中小麥每斤提高3分錢,稻穀每斤提高4到5分錢。産糧大縣獎勵政策在2008年安排165億元,而2005年開始實施這一政策時只有55億元。鼓勵糧食生産、保障糧食安全,是這一屆政府宏觀調控的一大亮點,我國糧食能夠實現少有的連續四年豐收,原來都是叫“兩豐、兩欠、一貧”,我覺得財政政策是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概括地説,這三項政策中最低收購價政策實際上就是政府兜底,它消除了農民賣糧的風險;給種糧農民的四項補貼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産糧大縣的獎勵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因此,這些政策加起來也是保證糧食連續四年豐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如果這些政策不變並且再有一些強化的話,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産還會持續、穩定地增長。
再説一下孩子上學方面的問題,義務教育階段是孩子們成長最關鍵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從這幾年來,尤其是去年,我們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和校舍維修經費補助標準,中央財政支出364.8億元,地方財政也相應支出323億元,使1.5億學生和780萬名困難家庭寄宿生受益。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安排570.4億元,增加205.6億元。從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進一步提高免費教科書補助標準,適當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提高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測算單價標準,並對高寒等地區給予特殊照顧,以改善農村中小學校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教師的教學環境。
看病問題也一直是農民朋友擔心的問題,小病忍著、大病扛著,農民現在的生活雖有改善,但是一些剛脫貧的群眾還很脆弱,只要一有病往往有些剛生活好起來的家庭又返貧了,所以要真讓農民的生活有所提高就必須要解決看病就醫的問題。這幾年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通過財政補助、集體扶持和農民個人繳費等渠道籌集資金,主要對農民住院及大病醫療費用給予補償,農民看病有了一定的保障。
2007年中央財政補助114億元,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面擴大到全國86%的縣,參合農民達到7.3億人。2008年將全面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用兩年的時間將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40元,為此中央財政安排253億元予以支持。
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財政支農、惠農、強農的力度必將進一步增強,農民必將越來越多地分享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