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日15時,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胡靜林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介紹2007年財政工作亮點和2008年預算安排特點和工作重點,權威解讀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草案報告。
[網友 路人甲是我]我們注意到,去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30%以上,而GDP只增長11.4%,為什麼會出現財政收入超GDP增長的現象?目前我國財政收入佔GDP比重是否有偏高的現象?
[胡靜林]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上,2007年全國財政又迎來了高速增長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速超過了30%,大概是32%這樣一個數字。去年我們全國一個月的財政收入,就比1993年一年的財政收入還多。
從1994年財稅體制改革以後,我國基本形成了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在這裡我可以給大家説幾組數字:1994年分稅制改革的時候全國財政收入是5千億元,從1994年的5千億元到1999年超過1萬億元只用了五年的時間;從1999年的1萬億元到2003年的超過2萬億元用了四年時間;從2003年的2萬億元到2005年的3萬億元用了兩年的時間;從2005年的3萬億元到2006年的近4萬億元用了一年的時間。而從去年,我們一年就增加了1萬多億。可見我們國家的財力確實不斷壯大,也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體現。
需要説明的是,為了促進企業和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實際上出臺了很多減免稅收的優惠政策,如取消農業稅、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調整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費用減除標準等。那為什麼增速這麼快呢?這主要得益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我們也在總結財政收入為什麼超GDP增長,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收入結構的差異和變化。GDP是由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組成的,二、三産業增加值要高於GDP的增長,而財政收入主要是由二十幾種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它主要來自於二、三産業。這裡我也有一組數字,2002年的時候二、三産業加起來大概是81.6,2007年的時候二、三産業加起來是88.3。也就是説,相同的GDP,如果二、三産業比重高,實際上它的稅收貢獻是大的。比如第一産業的GDP高,但是第一産業是農業,沒有太多的稅,應該説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一些企業的效益也在不斷提高,使得與財政收入中主體稅種關聯度大的經濟指標,如工商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企業實現利潤等增長均大大超過同期GDP的增長,相應帶動了增值稅以及企業所得稅的增長,直接促使財政收入超GDP增長。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價格因素和統計口徑的差異。財政收入增長率按現價計算,而GDP增長率按不變價核算。比如2007年的GDP我們統計是24.6萬億,比上年增長11.4%,但是如果按現價計算實際上增長17%,因而與財政收入增幅的差距就會縮小5.6個百分點。
三是政策性以及特殊因素。比如2007年鐵道運輸企業一次性上交國有資産收入,包括因為股市活躍和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的提高,證券交易印花稅帶來的收入增長也比較多,還有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減少退稅相應增加收入等因素,合計形成增收3000多億元。
四是加強收入徵管,我們這些年來收入徵管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尤其這幾年,隨著金稅工程的建立和完善,稅收徵管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大概是20.8%,其中稅收收入要佔到18.5%,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偏低的,但有人認為,如果加上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還有一些收費(包括一些無法統計的、不合理的亂收費),政府集中的收入佔GDP的比例就不低了,因此建議要實施減稅政策。
對此我想説明兩點:一是不同國家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公民的福利保障水平不一樣,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多高為合理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很難比較高低。從我國的國情來看,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並不高。
二是財政收入既有量的問題,又有質的問題。稅收是政府籌集財政收入最規範的形式,也是可以統籌安排用於民生的最主要的資金來源,非稅收入很多是專款專用,很多是搞項目,其中還有一些甚至是不合法的亂收費,很難被統籌用於安排民生。所以有些地方財政收入看上去很多,但由於非稅收入佔的比重很大,真正能夠用於改善民生的收入不多。
這種觀點反映了我國目前確實存在著費擠稅的現象。但是如果按照這種觀點實行減稅,就會使得我們本來就偏低的用於改善民生的稅收收入所佔比例更低。因此,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向就是應該按照強化稅收、清理收費的思路,正稅清費,堅決清理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基金,更好地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提高財政收入的質量,提高財政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