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專家提供"用心傾聽心聲"等四種方法解決災後心理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2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大災發生後,與生命救助同等重要的是精神安撫和心理援助。2008年5月22日9時30分,中科院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時勘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災後心理援助相關問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民 告訴你我]現在電視、廣播報紙都在報道災區的情況,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這樣長時間的悲痛會不會引發心理問題?是否會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對於普通百姓,專家有哪些需要提醒的?

    [時勘]我覺得對於普通老百姓,我在這裡講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因為地震災害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去世、受難,心理學研究了一個人,不管是旁觀者還是親身經歷人,我們要了解一個“沮喪反應”。第一個階段或者出現麻木或者出現敏感,其實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或者第三個階段,容易出現埋怨、自責、後悔的情況,再嚴重一些就回轉到抑鬱症狀,它不是抑鬱症。這段過了之後才能進入恢復期,才能正常生活。

    下面我給大家提供四種方法。第一,用心傾聽他的心聲。就是説如果有些人有了這種問題,應該尋求專家的幫助。我們現在大約有50多支隊伍進入到災區,我們心理所已經派了3支隊伍去了,目前階段,我們覺得大家都處於怎麼去關愛。找一個時間、地點讓你感覺有問題的人能夠安全的表達出賑災後的感覺。和他交流時要用目光注視他,要有適當的支持。比如説我和主持人,我們倆個交流時就有一個眼神交流,要專心聽他講,不要做其他的事情。心理援助是聽和説的藝術,聽是最重要的。説大自然賦予人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個舌頭,這是一個溫和的暗示,你要去傾聽時一定是聽多於説。其實網友朋友都可以做到。

    第二,在談的過程當中,他有時候説不明白的時候,你可以問一點開放式的問題,就有點像主持人問我“你多告訴我一些關於什麼的事”,“你是不是可以説説你的想法呀?對你來講最困難的是什麼呢”,比如你覺得時老師講的太囉嗦,你可以説“你講的第一個方法我已經聽明白了,你是不是可以講第二個問題”。可以通過你的眼神語調,甚至是有一點肢體動作來表達。還有就是尊重情感表達。特別是受災的群眾,他自己失去了親人,你要尊重他的哀傷。現在電視裏經常出現一點“不要哭,要堅強一些,甚至説一些你是男孩子,更要堅強”。這種出發點是好的,我可以理解,但對於情感宣泄未必有利。就像那天在天安門默哀之後,排山倒海的説“中國加油、四川加油”,這就是一種宣泄的方法。應該讓經歷過痛苦的人發泄出來、宣泄出來。

    第三,陪伴解決問題。每一個網友其實都可以嘗試去找一個受災的群眾,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助關係。我們在這裡提個建議,今天在網上的網友們,有來自災區的網友和不是來自災區的網友,中國政府網中間做一個橋梁,你們相互之間“我跟你認識了”,比如説時老師做節目的時候,我們在網上就認識了,這可以是一個互助關係。另外就是幫助他理清輕重緩急。還有就是協助他理順還有沒有其他資源和援助,比如現在醫院裏有些孩子是孤兒,醫生在照顧他們時能不能把他的親友找到。比如中國政府網就有專門的尋親情況,這樣可以幫助他找一些更好的資源。對於成年人,幫助他們設立重新恢復生活的目標,他只要有一點成功的地方我們就表揚他、鼓勵他。

    第四,面對災難,倖存者要學會原諒自己。隨著我們的搶救越來越接近後期,當然可能還會有奇跡。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面對一個事實,失蹤的人可能就要逐步歸到遇難人名單當中,這個時候自責,經常説的話“為什麼死的是他不是我呢?”。這次主要是在上課時間,所以這次青少年遇難人數比較大一些。我們要讓他們學會原諒自己。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辦法,災區各個社區能不能設置一些靈堂,讓他去哀悼。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説,舉行告別儀式是一種重要的心理體驗,這個可以等幾週,但可以準備。還有就是可以在網上寄託哀思。最重要的就是舉行道別和紀念儀式,讓他們知道已離去的親人和朋友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我簡單重復一下:一,用心傾聽他的心聲。二,尊重情緒表達。三,陪伴解決問題。四,面對災難,原諒自己。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