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回應網民對抗震救災款物的關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給大家一本明白賬、放心賬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回應網民對抗震救災款物的關心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杜宇、張曉松)

    如何管好、用好抗震救災的錢和物,始終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司長王中信4日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和審計署網站聯合訪談,回答了當前網民關心的十大熱點問題。

    審計發現抗震救災款物哪些問題比較突出?

    有網民問,救災款物管理、使用過程中哪些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王中信説,這次審計發現的問題從現在來看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問題,因為這次汶川大地震非常突然,各級政府迅速安排大量財政資金用於救災,社會捐贈款物可以説是空前的,由於捐贈時間非常集中,在管理上遇見了前所未有的問題。

    抗震救災過程中審計工作的重點在哪?

    有網民問,針對如此嚴重的災難和如此大規模的抗震救災,審計的重點會放在哪?審計具體針對哪些單位和機構?

    王中信説,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對款物的籌集、分配、撥付、使用這幾個重點環節進行監督;對社會捐贈的資金和物資、政府投入的救災資金和物資,還包括共産黨員繳納的特殊黨費進行審計;重點對四川、甘肅、陜西三個重災區進行救災款物審計,現在四川審計的力量將近2000人,加上其他兩個省的審計力量3000人左右。

    王中信説,審計針對的部門一是包括財政部門,還有具有財政資金分配職能、使用職能、管理職能的部門;二是接受社會捐贈的組織單位和部門,包括民政部、紅十字會總會、慈善總會以及其他公募性的公司以及其他政府部門的單位。

    “關口前移”能否成為審計常規?

    有網民問,這次大地震催生出新的審計方式:變“事後監督”為“關口前移”,“關口前移”能否成為審計常規?

    王中信説,我個人認為在民生問題上,包括其他的一些應急性的資金或者是老百姓最直接、最切身的資金,都應該採用這種新的方式。這會更有助於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也更有助於政府的公信力,也更有助於把這塊資金用在老百姓身上,不要使其産生流失、浪費或者其他問題。

    王中信表示,當然,審計的方式很多,我們多年來也積累、借鑒了很多的經驗,但是我想通過這次汶川地震救災款物的審計,給我們整個審計方式增加了一種新的內容,這種新的方式至少在一些資金領域中將來還會發揮很好的作用,我們現在也正在認真思考和總結如何更好地把這種方式進一步完善、健全。

    如何才能看到相關的審計信息?

    有網民問,審計部門在審計信息公開方面有哪些措施?我們在哪、怎樣才能看到相關的審計信息?

    王中信説,大家可以通過媒體看到審計信息,也可以在審計署網站上查看,各地區審計機關也會及時向社會公佈審計情況。

    另外,還通過定期發佈審計公報的形式,把審計的階段性的成果及時告訴全社會。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如何懲治?

    有網民問,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該如何懲治?

    王中信説,這些問題有很多類型。對於管理上的問題,我們會及時提出來讓他們完善、改進;涉及到資金方面的問題我們要在審計的職權範圍內做相應的處理。

    涉及到違法違規的問題,我們也是針對不同的性質和程度採取不同的方式,有些移交到主管部門讓他們追究下面的責任,進行行政處理或者紀律處理;有些問題還是按照依法審計、依法辦案的方法,移交給當地的或者有關的紀檢部門、監察部門等執法部門。

    對物資使用效率是否進行審計?

    有網民問,是否對抗震救災物資使用效率等相關工作進行審計,王中信説,對資金和物資的效率、效益都是我們審計的重點,我們現在不單關注違紀違規的問題,更主要的是管理的效率、運行的效率問題。

    如何看待紅十字會等機構提取管理費的問題?

    有網民提出,社會上對紅十字會等機構在物資採購和提取管理費等方面的問題,意見比較大,要求嚴查這個問題。

    王中信説,審計署很早就進入了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開展審計工作,總體感覺到這些組織的管理制度還是健全的,執行的狀況也還是很不錯的。

    王中信表示,按照《捐贈法》相關條款,可以按照章程的規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但是這次地震非常特殊,因為社會捐贈資金數量巨大,如果按照規定提取費用的比例提取的話,會出現鉅額管理費結余。這次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還是很自覺地從大局出發,考慮到捐贈人以及社會的意願,在這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決策,基本上都沒有按照原來的規定提取管理費。紅十字會還提出“不提管理費”,雖然不提了但是管理費也是要發生的,因為運輸、保管都是需要花錢的。

    王中信説,現在紅十字會總會提取的管理費有一百多萬元,其他的還沒有具體統計出來,也不是很多。有些單位或者有些基金公司也表明如果提出來的一點費用用不完的話,也會全部返回災區,不留給自己作為將來的營運收入。

    審計部門如何對救災款物進行跟蹤?

    有網民問,審計部門如何對救災款物進行跟蹤?是否有相應的機制和手段?

    王中信説,跟蹤主要是通過幾個方面:一是讓救災管理部門建立起內部科學的運作機制;二是凡是發到居民區、發到受災群眾手裏的救災款物都要在當地通過一定的方式對群眾進行公開,讓大家去監督;三是派人進村入戶,深入群眾去了解;四是設立舉報點,群眾可以反映。

    如何舉報、對群眾的舉報如何處理?

    有網民問,如果發現政府部門在救災款物使用中存在問題,該如何進行舉報?審計部門為發動人民群眾監督、鼓勵網民參與舉報提供了哪些途徑和便利?

    王中信説,我們的舉報電話是400-6104567(免費電話),68301242。當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向各級審計機關反映。我們每天對舉報人反映的問題進行整理,當天就將帶有具體指向的問題及時通知審計組,讓他們儘快核實。

    我們絕對要為舉報人保密,對社會更不會披露舉報人的情況,要保護舉報人的權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