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0日15時,審計署副審計長余效明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強救災款物發放審計,提高救災款物使用效率”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 西安小王]救災審計對抗震救災工作有什麼影響?如何在保障一線救災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把審計工作做準做細?
[余效明]審計部門的同志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我們認為救災審計和抗震救災是一體的,是不矛盾的。它是抗震救災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次審計工作的總體定位就是促進、幫助、服務於抗震救災。我打個比喻,人要健康地生活,就需要一個保健醫生,及時地給我們進行診斷。沒有毛病,這個人健康生活,有一點小毛病,我們會預防。抗震救災這項工作順利進行,抗震救災款物的審計也是起到一種“保健作用”,像隨團醫生一樣,隨時進行一些檢測、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及時整改,這樣保證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我們講審計是“免疫系統”,起到預防、免疫的作用。所以我們認為是不矛盾的。
在促進、幫助、服務的同時,按照法定職責我們是監督職能,本身就是為了把這些資金管好、用好。如何在保證一線救災工作的前提下,把審計工作做好做細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審計開始就有考慮。比如説剛進點時,我們就要求各個審計組要從指導思想上明確,要從工作方法上注意好、解決好一些問題,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從救災工作的大局出發,做到有利於和促進救災工作。開始大家也不理解,我到基層審計部門,特別是重災區,他們也跟我講,在受災第三天,他們就進入現場,參與救災款物的接收。也有同志講,這個時候你們來添亂。但是隨著抗震救災審計工作的深入,現在大家認識到這不是添亂,開始就把接收工作規範了以後,對今後的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是一個保障。
同時我們要求審計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儘量不要增加麻煩,避免給被審計單位添麻煩。我們這次講是非常規審計,所以跟以往審計也有點不同,以往要開進點會,三天前要發審計通知書。我們開始就告訴審計人員,可以不開進點會,也不要求三天前發審計通知書,和有關部門協調好以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審計,這樣就給被審計單位增加麻煩,就是儘量簡化。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注意搞好服務。同時有一些審計紀律的要求,規範審計行為。一方面是執行我們的紀律,一方面就是不影響人家的正常工作。
經過這一個階段的工作以後,覺得跟蹤審計還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被審計單位給予了理解和支持。比如四川省什邡市審計局和民政局,他們同時在火車站搭建了賬篷,民政部門接收,審計部門就在旁邊監督,對救災物資實行了一條龍管理,就是從卸貨、轉運到保管、發運等各個環節,審計人員都制定了運行流程圖,建立了流水帳,登記手續以及轉運都要聯名簽字,確定制度,這也是保證了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再比如綿陽市審計局,他們負責管理接收捐贈物資有一個大型倉庫,在這裡面,審計人員編寫了計算機程序,用電腦對入庫、保管、出庫以及存放地點、數量等都進行了登記。還有一些審計人員在物資接收分發點,將每天的物資接收和發放情況都張榜公佈。雖然在現場履行監督職能,同時在現場為物資的分配管理搞好服務,本身就是抗震救災的一個部分。可以看出我們的審計工作,不僅保證了我們的監督職能,也可以説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抗震救災工作高效、有序的運行。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