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今日中國 中國概況 國家機構 政府機構 法律法規 政務要聞 公文公報 政務互動 政府建設 人事任免 新聞發佈 部門服務
文 字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汶川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渠道捐贈了鉅額資金和大量物資,各級政府也投入大量的抗震救災資金,廣大網友對這些資金和物資的管理和發放情況極為關注,為解除網友疑問,介紹救災款物發放的審計工作進展,今天,審計署副審計長余效明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強救災款物發放審計,提高救災款物使用效率”與網友在線交流。[09-10 15:00]
[審計署副審計長 余效明]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審計署副審計長余效明。我分管社會保障審計司。救災資金的審計屬於社會保障司職責範圍,可以説抗震救災審計工作是屬於我分管的範圍。今天很高興和網友們溝通交流,向大家彙報一下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審計的一些情況。[09-10 15:00]
[網友 友力]汶川地震發生後,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渠道捐贈了鉅額資金和大量的物資,各級政府也投入大量的抗震救災資金,還有眾多黨員交納了大量“特殊黨費”。請問,對這些資金和物資的管理和發放,審計署如何進行審計,總體安排是什麼?[09-10 15:00]
[余效明]第一,在中央部門層面。我們安排了對中央18個部委進行跟蹤審計。第二,三個重災區。就是四川、甘肅和陜西。這個層面主要是組織地方審計機關以及駐三省的特派辦和其他有關特派辦統一按照審計方案混合編組,形成一個聯合審計小組,全面介入接收款物的分配、運送、發放全過程的審計,這是一個重點工作。第三,其他非受災省份。主要是有捐贈款物,這塊主要是組織非受災省份的審計機關對所在省的款物捐贈情況進行審計,這樣總體形成一個網絡,保證對全國的捐贈款物籌集、撥付、使用都進行審計監督。同時利用審計報告制度,要求及時彙報階段性審計情況,由我們統一向全國公佈情況。[09-10 15:01]
[網友 驕子007]救災款物審計主要是針對哪些單位進行的?是否能夠涵蓋所有的救災款物接收和發放渠道?[09-10 15:01]
[余效明]救災款物審計的對象主要是這樣幾塊。一塊是涉及財政救災資金的部門。這裡麵包括財政資金的分配部門、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第二塊是接收社會捐贈的組織、單位和部門。這裡麵包括民政部、紅十字總會、慈善總會以及其他公募性基金組織,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門,這次接收捐贈的部門比較廣。只要有接收救災資金的單位都是我們審計的對象。這次審計按照救災款物的流向延伸到了鄉鎮、村莊以及個人。[09-10 15:01]
[余效明]截至到7月18日,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已經對全國18個中央部門和單位,同時對31個省市和新疆建設兵團都進行了審計,還對31個省的1126個省級部門和單位,5281個地級部門和單位,審了20471個縣級單位和單位,對四川、甘肅、陜西、重慶、雲南五省,我們延伸審計了2676個鄉鎮,還延伸了5763個村,並對45149戶的受災群眾進行了調查。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們的審計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救災款物接收和發放的渠道。當然,我們是一個抽審,但是面還是很大的,應該説絕大多數都涵蓋了。[09-10 15:02]
[網友 與夢一起飛]眾所週知,救災款物發放涉及單位和人數眾多,且地理分佈很廣,請問: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採取什麼措施對救災款物的發放進行跟蹤審計?[09-10 15:02]
[余效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款物審計我們採取的是“全過程跟蹤審計方式”,從開始到結束全過程跟蹤。這裡面也是有幾條線。對於政府救災的財政性撥款,我們從財政部門的計劃安排到下撥,到災區的使用,我們實行了跟蹤審計,這是一條線。第二條線,對於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我們也是從它的接收到下撥,到災區的使用,也實行了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對於各種救災物資,也是從捐贈物資的接收、保管、發放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09-10 15:03]
[余效明]具體來講是這樣的:第一,從制度管理方面,保證讓救災管理部門建立起一種內部運作機制,保證救災款物的及時有效使用,就是督促建章立制,督促他你這個資金應該怎麼收、怎麼分、怎麼發放,開始有一套制度,包括政策補貼等等,這樣提前介入,從源頭上就有一個規範的運作,不是原來的“事後”,而是“事前”。[09-10 15:03]
[余效明]第二,注意使用環節。我們要求這個環節要公開透明、張榜公佈,凡是發放到居民區、發放到受災群眾手裏的救災款物,要求通過一定的方式對群眾進行公開,讓大家來監督,這個形式很有效。我都到災區看到,這戶受災幾口人,按照政府的補貼,糧是多少,錢是多少,發給他多少,包括衣被、賬篷,全部都是張榜公佈,接受群眾監督。在管理使用過程當中我們就要求他們這樣做,這是一個很好的措施。[09-10 15:05]
[余效明]第三,採取了審計人員到基層,進村入戶。除了制度管理和公開透明以外,審計人員專門進村入戶,到災民當中了解,就是核對,你收到了多少都要簽字。我到審計現場,看到他們直接跟災民核對。第四,設立舉報點。我們事先告訴群眾,如果有什麼東西沒有領到或者對救災款的發放有什麼建議意見可以舉報,或者有哪方面的疑慮需要了解情況,也可以向我們反映,我們覺得舉報的情況是可查的,我們會一查到底,給群眾一個交代,保證捐贈款物真正發放到災民手中。[09-10 15:06]
[網友 排隊買菜]對抗震救災款物的審計有什麼特點?與以往的常規審計相比,這次救災款物審計有何不同?[09-10 15:09]
[余效明]這次抗震救災款物審計最大的特點就是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全過程跟蹤,這是一個最大的特點。與常規審計的不同主要是這樣幾個方面。第一,由以往的事後審計轉變為事中和事前審計。對救災款物的使用全過程跟蹤審計,能夠及時發揮我們的監督功能。第二,以往審計重在監督,查處一些違規違紀。這次審計重在服務,我們強調審計工作要從抗震救災工作的大局出發,服務抗災救災的需要。一開始就是很明確,包括幫助出警建立一些規章制度,包括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問題及時的整改,都體現了為抗震救災服務。[09-10 15:11]
[余效明]第三,以往審計多是事後發現,糾正時效性也不是很強。這次抗震救災審計就是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同時提醒其他地方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及時性、有效性更加突出。第四,定期公告審計結果。重大問題隨時公告,階段性定期公告。總的來説,從資金籌集開始就介入,在規章制度完善的過程當中就介入,在經濟活動開始時就介入,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一些問題在過程當中就能發現,就能指出來,就能披露,就能整改,達到救災資金籌集的安全完整,分配公開公平,使用有效有序,管理規範科學的目的。所以我覺得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及時、有效。[09-10 15:12]
[網友 news靈通]截至目前,審計署在審計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的過程中,主要發現哪些問題?進行了怎樣的處理?是否有具體的措施來預防和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09-10 15:17]
[余效明]從目前審計的情況看,總體上有一個評價,我們覺得救災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總體上是好的,應該説款物在募集過程、運輸過程當中、保管發放等各個環節,工作都是有序的。但是我們在審計過程當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除了已經公告的問題以外,我們發現在抗震救災物資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改進的問題。主要是這樣幾方面:第一,有關抗震救災的現有政策法規,特別是在初期時,不能完全適用新情況。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及時反映一些情況,也及時提供給國務院,通過審計要目等形式轉給財政部、民政部,及時給他們做參考,完善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規。特別是在初期時,有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法規政策不適應,在這方面我們提了很多意見和建議。[09-10 15:18]
[余效明]第二,因信息溝通不暢等各種原因,有些基礎性數據不夠準確,導致救災資金物資的安排使用與災區實際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偏差。第三,個別地方和單位在發放補貼的時候有搭車收費現象。還有些就是自行提高標準的現象。比如這次遇難人員撫慰金標準,國家有規定,有些地方、有些單位除了規定以外,自己又拿錢補貼,這樣就會造成同一個地區補貼標準不同,帶來社會的不公平,這個問題我們也及時反映了。[09-10 15:19]
[余效明]第四,部分基層社會捐贈資金管理比較分散,不利於統籌安排,就是分散在有關部門,比如好多政府部門都在收捐贈資金,他沒有及時歸結到民政部門,這樣就比較分散,不利於統籌安排,我們在這方面也提了一些建議,要求統籌安排。國務院也強調了這個事情,民政部門也加大了力度,就是把捐贈資金統籌安排。對於審計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責成有關單位及時糾正,發現一個查處一個,切實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救災款物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審計部門積極建立並協助建立健全科學的內部管理和控制機制;在審計中發現的截留、隱匿、擠佔挪用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等違法違規問題,審計機關依照法規進行處理,涉及違反紀律和違法犯罪的人和事及時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在審計發現這些問題後,為預防和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各有關部門和各地人民政府都相應採取了積極的措施,如制定並完善相關制度;加強信息溝通,調劑物資餘缺,嚴格對接收物資的檢查驗收等等。[09-10 15:26]
[網友 發展不息]審計署曾公告了多起救災款物違規使用事件,比如少數單位在發放補助時“搭車收費”,個別單位擠佔挪用救災資金等問題。請問:這些問題的整改情況怎麼樣?對涉及的這些資金如何處理?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怎樣的處理?[09-10 15:33]
[余效明]從目前審計掌握情況看,各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比較好。如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人民政府根據審計建議,已明令禁止將受災群眾補助款抵扣修建公路集資款,並將違規抵扣的補助款如數退還給了受災群眾,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理;四川省交通廳等省直各有關部門根據審計建議,已將結存的捐贈資金全部繳入省財政專戶。如3號公告中提到的,審計共發現36起上繳不及時、擠佔挪用救災資金等違規問題,個別基層幹部還存在優親厚友現象。針對發現的上述問題,審計機關已移送相關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各相關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查處。現上繳不及時、擠佔挪用的資金物資已全部追回,並對21名責任人給予了黨紀政紀處分。[09-10 15:37]
[網友 論壇常客]據了解,審計署公佈了汶川地震救災款物審計舉報電話和網址。請問,截至目前收到的舉報情況怎麼樣?主要是哪方面的問題?落實核查的情況怎麼樣?[09-10 15:39]
[余效明]審計署對舉報工作非常重視,我們指派了專人負責這方面的信訪舉報工作。首先從審計署層面,對社會公佈了救災款物審計舉報電話和舉報網址地址。在舉報電話、舉報網址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各方面舉報非常多,所以我們及時增加了可供4人同時接聽的400免費電話,而且採取了專人接聽、專人處理。我們每天都把舉報電話、網站上收到的舉報線索專門由社會保障審計司每天整理,其中分成幾類,可查的會立即批到有關部門去查。有些重大的,他們會報給署領導,署領導專門組織人進行核查,我們每天都會處理這些舉報線索。所以可查的我們堅決會查,重大線索會直接組織人員來查。[09-10 15:41]
[余效明]在開始審計不久,因為四川舉報比較多,四川的審計部門和特派辦忙不過來,我們從北京專門派出了20名審計人員到四川省重災市縣,專門核查這些線索,他們也很辛苦,走村串戶,每天要把查的情況向上面報告。群眾通過信訪主要是反映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家懷疑在救災款物使用中可能會有一些挪用和擠佔等問題,只是一些懷疑。二是大家感覺可能有些會弄虛作假,有些虛報數字或者是虛報災情等問題。三是款物分配過程當中或者是發放過程當中,他們覺得有些不合理的問題。[09-10 15:42]
[余效明]大體上是這樣幾類,當然也有一些沒有具體的線索;只要有一點線索,我們都會認真對待。從抗震救災審計開始到現在,審計署一共收到群眾投訴舉報1922件,我們篩選了一下,其中175件是有可查性的,我們都進行核查。已經辦結的是107件,對於查實的問題,審計署都及時提出了處理意見,依法依紀進行了嚴肅處理。有些不屬於審計職責範圍的問題,我們也會轉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應該説我們對群眾舉報是非常認真對待的。[09-10 15:44]
[網友 西安小王]救災審計對抗震救災工作有什麼影響?如何在保障一線救災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把審計工作做準做細?[09-10 15:46]
[余效明]審計部門的同志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我們認為救災審計和抗震救災是一體的,是不矛盾的。它是抗震救災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次審計工作的總體定位就是促進、幫助、服務於抗震救災。我打個比喻,人要健康地生活,就需要一個保健醫生,及時地給我們進行診斷。沒有毛病,這個人健康生活,有一點小毛病,我們會預防。抗震救災這項工作順利進行,抗震救災款物的審計也是起到一種“保健作用”,像隨團醫生一樣,隨時進行一些檢測、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及時整改,這樣保證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我們講審計是“免疫系統”,起到預防、免疫的作用。所以我們認為是不矛盾的。[09-10 15:48]
[余效明]在促進、幫助、服務的同時,按照法定職責我們是監督職能,本身就是為了把這些資金管好、用好。如何在保證一線救災工作的前提下,把審計工作做好做細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審計開始就有考慮。比如説剛進點時,我們就要求各個審計組要從指導思想上明確,要從工作方法上注意好、解決好一些問題,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從救災工作的大局出發,做到有利於和促進救災工作。開始大家也不理解,我到基層審計部門,特別是重災區,他們也跟我講,在受災第三天,他們就進入現場,參與救災款物的接收。也有同志講,這個時候你們來添亂。但是隨著抗震救災審計工作的深入,現在大家認識到這不是添亂,開始就把接收工作規範了以後,對今後的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是一個保障。[09-10 15:50]
[余效明]同時我們要求審計人員,在這個過程當中儘量不要增加麻煩,避免給被審計單位添麻煩。我們這次講是非常規審計,所以跟以往審計也有點不同,以往要開進點會,三天前要發審計通知書。我們開始就告訴審計人員,可以不開進點會,也不要求三天前發審計通知書,和有關部門協調好以後就可以直接進入審計,這樣就給被審計單位增加麻煩,就是儘量簡化。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注意搞好服務。同時有一些審計紀律的要求,規範審計行為。一方面是執行我們的紀律,一方面就是不影響人家的正常工作。[09-10 15:51]
[余效明]經過這一個階段的工作以後,覺得跟蹤審計還是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被審計單位給予了理解和支持。比如四川省什邡市審計局和民政局,他們同時在火車站搭建了賬篷,民政部門接收,審計部門就在旁邊監督,對救災物資實行了一條龍管理,就是從卸貨、轉運到保管、發運等各個環節,審計人員都制定了運行流程圖,建立了流水帳,登記手續以及轉運都要聯名簽字,確定制度,這也是保證了抗震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再比如綿陽市審計局,他們負責管理接收捐贈物資有一個大型倉庫,在這裡面,審計人員編寫了計算機程序,用電腦對入庫、保管、出庫以及存放地點、數量等都進行了登記。還有一些審計人員在物資接收分發點,將每天的物資接收和發放情況都張榜公佈。雖然在現場履行監督職能,同時在現場為物資的分配管理搞好服務,本身就是抗震救災的一個部分。可以看出我們的審計工作,不僅保證了我們的監督職能,也可以説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抗震救災工作高效、有序的運行。[09-10 15:52]
[網友 奧運神氣]有媒體説審計機關對這次抗震救災審計投入的成本高,但查出的問題又不象以往“審計風暴”揭露的問題那麼突出和嚴重。請問,對這一現象您怎麼看?[09-10 15:54]
[余效明]對於有網民對實施本次救災款物審計會花費大量的審計成本的説法,我們的看法是:一是參加本次救災款審計的人員均為國家審計機關人員,各級審計機關均未外聘其他人員,因而不會額外增大參加審計工作的人員工資成本;二是就審計工作經費而言,參與救災款物審計的審計人員在地震發生前是有其他審計任務的,在地震發生後根據審計署的統一部署,通過調整審計項目計劃,投入到抗震救災款物的審計中去的。事實上,完成其它審計項目的審計,也會發生相應的工作經費;三是參與本次救災款物審計的人員數量雖然較多,但多數是當地審計機關的人員,實施就地審計,跨省或跨地區進行審計的人員數量十分有限。我看他們審計都在現場,吃的都是抗震救災的工作餐,在災區都是住賬篷。我覺得參加的人員很多,但是成本沒有因此而增加很多。[09-10 15:56]
[余效明]這個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正好説明我們這次跟蹤審計取得了一定成效,審計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充分體現,提前介入,關口前移發揮了作用。這種非常規審計,在資金籌集開始時就已經介入,在規章制度完善過程當中就介入了,在經濟活動開始時就介入了,因此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一些問題在過程中就發現,在萌芽狀態中就解決了,不至於到最後形成很突出的問題。比如在救災物資的調撥、分配、救災物資的保管使用等方面,我們都會及時提出一些解決的辦法,及時改進,使一些大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這樣就不出大的問題了。如果像審計風暴那樣一些重大問題,説明我們提前介入的過程沒有審計監督好。不出大的問題,正是我們提前介入的一個效果作用。[09-10 15:57]
[網友 zhyuch]汶川地震給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審計預處理權分開,有些甚至是國家審計署查出的問題,卻要移交當地的行政部門,這樣的審計工作對廉政建設有利嗎?有沒有必要進行深層次的改革?[09-10 15:58]
[余效明]像這種問題,我們認為審計處理應該是當地。這次查的都是當地産生的一些問題,移交當地處理是常規的處理方式,我們原來審計碰到類似這種問題也是由當地處理。這次處理都是一些管理上的問題,比如説虛報冒領、一些補貼的多發少發還有就是報數字多報少報,我覺得在過程當中由當地去糾正更有效。這跟我們平時做法並不矛盾。原來審計署查的是中央單位,所以是由審計署直接處理,如果地方審計部門查的也是在當地處理。我們這次查的都是在災區,自然也應該是當地處理效果更好,更及時、更有效。[09-10 15:59]
[網友 zhyuch]抗震救災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只不過在全國人民暌暌目視之下這些問題才得以彰顯和放大,中國基層審計機關的力度或者是獨立性遠遠不能與審計署相提並論。請問作為中國審計的領頭羊,是否將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市縣級的審計力量?[09-10 16:02]
[余效明]目前來講是審計署特派辦對地方審計的力度比較大,因為相對來説跟體制有關係,相對超脫,相對獨立。地方審計是在所在地區,相對來講會受到這樣那樣的影響,執法力度不是很強,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下一步我們要從全國角度來加大審計的執法力度,要提高審計的獨立性,特別是要發揮市縣審計機關的作用。這位網友講得很對,像這些問題下面是存在的,光靠突擊,光靠審計署來做也不行,還要發揮地方審計部門的作用。所以如何發揮市縣審計機關的獨立性、權威性,提高他們的執法力度,應該有幾個方面,第一,審計機關本身要有提高自己的執法能力、提高自己的執法力度,要敢於碰硬,堅持原則。同時,隨著法制建設的完善,隨著各級政府部門和各個層次法制觀念的加強,將來審計的執法環境會越來越好,這個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我們也有信心,下一步要發揮地方審計部門的作用。除了抗震救災的審計,實際上對於社會保障資金審計,去年發了一個文,要求地方審計部門連續審三年。同一項資金連續審三年還是不多的,但是去年要求對社會保障資金各級審計部門要連續審三年,看好自己家的門,守好自己的錢。審計後審計署要對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質量進行檢查,督促加大執法力度。[09-10 16:06]
[網友 不懂就問]據報道,審計署和地方審計機關抽調了三百餘名審計人員投入現場審計。請問:截至目前,這三百名審計人員是否還在現場?都分佈在哪些地方?審計進展情況如何?[09-10 16:08]
[余效明]這些人現場審計主要是分佈在四川、陜西和甘肅,但主要是在四川。第一階段,抗震搶險階段的款物審計馬上接近尾聲。到9月底暫時告一段落,還不是結束。下一步我們要重點轉到恢復重建款物的審計。原來是全程跟蹤,就是一直在現場,現在是過幾天去看一看,叫實時跟蹤,有重大問題一查到底。10月份,我們會把抗震救災款物的審計結果向社會公告。以後轉入災後恢復重建資金款物審計。[09-10 16:09]
[網友 災民丁]現在已進入恢復重建階段,對於救災款物發放的審計工作有些什麼新的進展,在工作重點和操作方式上與前期審計有什麼不同?現在的工作與以前相比面臨著什麼新問題?[09-10 16:16]
[余效明]10月份要轉入災後恢復重建審計階段,我們已經搞了一個方案,馬上要發下去執行。在恢復重建階段,總的原則是16個字:統籌安排、分級負責、把握總體、分頭公告。在全國來講,我們要統籌安排。分級負責就是哪些是審計署特派辦來負責,哪些是由省裏來負責,哪些是由市縣負責的。把握總體、分頭公告就是跟這次公告不一樣,前一階段抗震救災款物審計情況全部由審計署公告。恢復重建我們改變了一些辦法,由各個地方分頭公告。[09-10 16:18]
[余效明]對災後恢復重建物資資金管理和項目建設,我們也是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審計的重點是這樣幾個:第一,災後恢復重建物資資金的籌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第二,政策的實施情況。恢復重建有好多政策規定,政策實施落實情況怎麼樣是我們的審計重點。第三,規劃的落實情況。災後恢復重建有一個規劃,我們要嚴格按照規劃來落實,這也是我們審計的重點。第四,工程質量。恢復重建有好多項目,工程質量,百年大計,要把好關。我們全過程跟蹤,及時提出意見建議,保證物資資金使用的安全、合規、有效和災後恢復重建目標的順利實現。[09-10 16:18]
[網友 livetoday]審計署有關領導曾提到救災審計中遇到了一些新情況,可能涉及管理方面或者政策、制度方面的問題,請問具體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09-10 16:19]
[余效明]我們確實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過去的一些制度確實有一些不適應,帶來一些管理方面,甚至是政策方面、制度方面的問題。前一階段,從中央國務院到有關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都能夠及時加強管理,適時出臺一些新制度和規定,在監管力度上也是很大的。審計署也參加了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出臺的很多救災款物制度的制定,比如説在抗震救災前期,哪些部門能接收捐贈,接收捐贈以後如何管理、分配、使用都沒有明確規定,出現了多個部門、多個組織、多個社會團體都在接收捐贈情況,接收以後都是各自分配,而且好多資金都不在政府的監督範圍之內,所以開始時管理秩序比較亂,我們覺得也很正常,因為大家募捐積極性很高,大家都在收錢。為此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審計意見。後來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也出臺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再比如紅十字會、慈善會等有關機構在接收捐贈物資的後面都面臨著如何來支付一些費用,比如發生一些倉儲費、運輸費等。當時社會也提出能不能在救災物資當中提取管理費等等,意見不統一,這些都是管理制度上的一些不適應地方,後來隨著工作的開展,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明確規定。[09-10 16:21]
[主持人]您認為這次救災審計對今後開展應急突發事件的審計有什麼啟發?[09-10 16:22]
[余效明]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次救災審計對於我們今後開展應急突發事件的審計有很多啟發和啟示。初步思考,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應對突發事件,必須明確審計的目標定位和具體工作方案。像這次我們開始就明確全過程跟蹤,關口前移,提前介入。以後突發事件也是這樣,開始就要明確。第二,要利用審計職能的優勢,實施快速反應。做到迅速組織力量,及時部署任務,及早進點工作,從快查處問題,及時分析上報情況。因為是突發事件,容不得半點拖延。這次審計,我們很早就下發了審計程序、審計紀律、審計要求。[09-10 16:22]
[余效明]第三,必須有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和指揮系統。比如一把手要負責,要有嚴密的紀律措施,有利於調動審計的資源,保證指令暢通。這次在這個過程當中,地方審計機關和特派辦都是一把手負責。第四,建立必要的應急審計綠色通道,也就是實行特事特辦。在審計的組織方式、審計工作方法和程序等,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也就是從突發事件的實際出發,要做到簡便易行、快捷有效。比如這次我們採取了非常規審計手段,我們提前介入、全程跟蹤,組織方式上也有所突破,由審計署派駐機構和地方審計機構混合編組,這種混合編組在原來審計當中是很少的,幾乎是沒有的。但是在重災區,我們發現混合編組很有效,因為特派辦相對力度比較大,比較超脫,地方審計部門面比較廣,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合起來很好。在審計重點把握上,這次我們對重災區和非重災區也有所不同,各有側重。第五,堅持信息公開。要定期公告,使社會各界能夠及時了解突發事件的審計結果及其工作開展的情況,對群眾有一個交代。這次是重大問題及時公告,一般情況階段性公告,我覺得是非常有效的。[09-10 16:24]
[主持人]非常感謝余副審計長跟我們網友聊了這麼多,非常感謝網友的積極參與,本次訪談到此結束。[09-10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