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15時,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局長唐旭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加大反洗錢力度,嚴厲打擊洗錢犯罪”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 黃梅飄香]銀行、證券、保險都納入反洗錢監控範圍後,是否真的能把反洗錢的漏洞堵上?這些領域反洗錢的薄弱環節是什麼?
[唐旭]在各領域全面開展反洗錢資金監測工作對於加強反洗錢監管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我國的反洗錢工作經驗,還是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反洗錢工作經驗,都證明了這樣的事實:各國的反洗錢工作最初都是從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始起步的,當銀行業反洗錢措施得以強化後,洗錢分子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證券、保險等還沒有納入反洗錢監管體系的漏洞,在這些領域進行洗錢犯罪活動;而當證券、保險納入反洗錢監管體系後,洗錢分子又將目光投向了非金融領域。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地説,將證券、保險機構納入反洗錢監管體系,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反洗錢監管框架,有助於完善反洗錢資金監控體系。
隨著我們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們也看到犯罪分子也在變化,犯罪手段和手法也在不斷變化,現在我們還不能説完全地堵塞這個漏洞,只是説我們在不斷地進行反洗錢的工作當中,特別是金融機構在業務過程當中也要不斷地增強識別可疑交易的能力。我們雖然有可疑交易的報告制度,而且也有一些指標供大家參考,但是真正地發現可疑交易和涉嫌洗錢的人員,還需要依靠櫃臺人員在和客戶打交道的時候了解客戶,發現客戶的交易與客戶本身的經濟狀況有一定的差異,而産生合理的懷疑,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現和堵塞漏洞。當然,犯罪分子還會變化他們的作案手段,再加上現在金融業務的創新,金融機構也在不斷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那麼在新的業務當中如果沒有很好的措施跟上來,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由於市場交易活動瞬息萬變,金融機構的情況千差萬別,洗錢分子又不斷翻新作案手段,會千方百計地尋找反洗錢監控體系的薄弱環節。從監管者的角度,我認為我們的反洗錢領域還有一些相對薄弱環節,比如,當前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金融機構必須在了解客戶資金來源去向、經濟經營狀況的基礎上,才能確定交易是否可疑,資金是否合法,而在這方面,金融機構可以獲取的背景信息太少,特別是從國家權威部門獲取信息的機會太少。又比如,金融全球化、服務電子化以後,資金轉移的範圍顯著擴大,速度顯著提高,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與客戶直接見面的機會卻在減少,這些都增大了反洗錢監控的難度。另外,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能夠依法採取的反洗錢措施有限,追溯上遊犯罪活動十分困難。這些問題在我國存在,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也同樣存在。這是在社會經濟活動特別是市場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對於存在的問題,我們將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逐步解決。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網上交易,現在網上交易越來越多地被大家使用,也被認為是一種創新,但是犯罪分子也可能利用網上交易來轉移資金、洗錢、倒賬,把業務做得很複雜,讓你看不見、抓不著,根據這些我們也會逐漸地建立一些反洗錢制度,或者提供一些針對網上銀行業務的指引,比如針對網上銀行業務在開辦的時候要把識別洗錢的程序嵌進去,可以説這是一種智商的競賽,也是對監管部門的考驗。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