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1.1億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9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8年11月19日15時,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結構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問題,請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這一問題如何考慮?將採取哪些措施? 

    [王黎明]融資難問題確實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全世界都存在,都是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在國外,中小企業融資難採取多項措施,比如有專門的銀行,有專門的擔保機制,還有大量的社會資金、基金等幫助解決。我們國家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各有關部門採取了很多措施,著力加以解決,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小企業生産經營中資金問題更為凸顯,矛盾更為突出,再加上整個社會資金和民間資金流向中小企業的途徑和渠道還有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現在看許多中小企業又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資金鏈條斷裂,資金供應是企業最為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大難題。這方面我們國家過去也分析過中小企業融資的情況,從東部沿海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大體上百分之五六十的資金需要信貸渠道解決,在中部地區大體上百分之七八十的資金需要從銀行獲得,在西部地區,企業的自身實力、經濟基礎和條件相對差一些,從銀行獲得的資金佔到自己需求資金的90%以上,這樣更顯出信貸資金的重要性。為此,解決貸款難問題是中小企業迫切需要的。

    有許多企業在應對金融危機、解決自身生産經營困難過程中,從銀行獲得的資金不足,不少企業迫於向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率借貸,這樣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也是造成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各有關方面、各銀行、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都在積極努力,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各級金融部門,也採取了多項措施來緩解融資難問題,各級財政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安排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共51.1億元,其中,今年新增的22億中,16億用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開展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服務。

    二是創新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部分地方和金融部門鼓勵發展適應中小企業特點的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積極調整信貸結構,適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規模,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

    三是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在鼓勵中小企業到境外上市融資的同時,許多企業也在國內的深圳交易所中小企業板塊上市,近幾年來,有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獲得了上市融資機會。還有一些企業通過多渠道的融資途徑獲得資金支持,即使這樣,多方面解決還滿足不了廣大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四是構建多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通過幾年的擔保實踐,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模式、擔保成效正在逐步顯現,並不斷得到完善。

    為了解決融資難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擴大多渠道的融資途徑,同時還要解決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不足的問題,在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不足或缺乏,這也是融資難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後,將著力在中小企業信用徵集與評價、信用檔案建立和大力開展誠信活動等方面進行積極努力探索,通過推進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使更多的小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一步誠實守信,守法經營,規範管理,從自身提升素質,也為融資提高了融資條件,也會獲得各方面的資金支持。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