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15時,衛生部、農業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 切實保障食品安全”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這次《食品安全法》還加大了處罰力度。現在有這樣一種聲音,而且是一些律師的觀點,他們認為《食品安全法》還是走的行政單位依法行政、依法處罰為主要依據的傳統老路,他們認為更有效的讓食品安全起來的辦法是鼓勵訴訟,通過訴訟來遏制違法的衝動。
[蘇志]這個問題帶有一些理論性,首先是跟我們國家的法制化進程有關係。在我們國家發展的這個階段,行政執法的作用非常重要。行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管理社會,西方國家有長期的法治和訴訟的傳統。老百姓長期在法制的氛圍中間熏陶,所以他很懂法,知道怎麼用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且國外的律師制度很發達,律師很專業,各種各樣的專業化律師。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法制化加快了速度,但是客觀來講,從整個社會和全體消費者、公民的情況來看,如何用好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學會訴訟,這既需要一個過程,也是政府一直在鼓勵的方向。但是不是現在就能馬上達得到的。鼓勵訴訟是對的,法院的門也是打開的,但是很多人不會主動提出訴訟,其中一個原因也因為訴訟成本比較高。
另外訴訟有一個特點,叫做民不告、官不究,這恰恰是行政執法的優勢,行政執法是一種主動行為。特別是現在實行的問責制、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政府相關部門如果不主動去執法、去依法履行自己的監督管理職責,那你是要受到追究的,通過這種主動的執法,跟市場轉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依法規範社會和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使我們老百姓、全體公民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維權意識逐漸提高。若干年以後,老百姓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維權意識增強並學會維權的技巧,主動訴訟機會增多,政府就可以慢慢往後退了,變成真正的服務型政府,但是在目前階段,哪個政府管理力度稍微要松一點,哪個地方的亂七八糟、違法的事情就出來了。
律師有這樣的願望是很好的,這説明中國法制的進步。比如《食品安全法》裏規定,第三條是企業的責任,第四條才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職責責任。第五就是社會,社會的團體、組織,包括新聞媒體的監督。在具體責任中間,首先講的是企業責任,然後是社會,政府是監管,政府也不可能越俎代庖。但是在這個階段,轉型時期,是實在,政府是很辛苦的,承擔著無限的責任,我們希望社會儘快成熟起來。
[鐘秀明]這個話題也提醒我們,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要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引導消費者樹立一種健康消費理念,增強自我維護權益的意識。這對於我們搞好食品安全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氛圍。
點擊進入本次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