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媒體報道不要輕易給不合格食品扣上“毒”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9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2月9日上午10時,中國政府網舉行網上座談會。屆時,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6部門相關司局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和2位消費者代表到中國政府網,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為主題進行網上座談。

    [主持人]網友問,媒體在曝光不合格食品時經常使用"有毒"、"致癌"食品,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媒體曝光的這些詞? 

    [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 劉秀梅]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也是社會方方面面都很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還有網友在問,反映了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溝通不夠。在這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比較來説也是相對不成熟的。尤其是現代化的信息社會,媒體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溝通者。媒體就是來溝通這些信息的橋梁。

    在前段時間有類似這樣的問題,甚至有時候報道失誤發生錯誤導向的時候,也面對很多困惑,我們和相關媒體也進行了溝通,理解媒體的角度就是它在報道新聞的時候,所謂新聞一定要新,所以有一個時效性。從這點上我們是理解的。也有一個標題效應的問題。這是從不同的行業來講,從媒體角度來講,有這樣的做法。同樣一個事件發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受眾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比如説前幾年發生的“毒大米”事件,老百姓一看“毒”就很緊張,有毒就不能吃了。老百姓很關心“毒大米”到底有多毒,為什麼還在市場上流通,我們吃了以後會有什麼樣的身體傷害,這些問題就接踵而來。消費者的恐慌,我覺得也是正常的,因為他不了解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從專業角度來講,我們對這樣的報道,就需要跟媒體溝通。對某個事件發生的規模有多大,影響市場和消費者有多大,要有一個綜合的了解以後,才能正確對待所謂的“毒大米”事件。

    事件的相關部門都有一個信息溝通的責任,相關政府部門發佈信息首先應該有權威性,政府發佈信息之前信息需要有一定的科學性、完整性,有時會相對滯後。媒體抓到什麼信息或者遇到什麼問題,它應該儘快和相關的政府部門或者專業部門溝通,把它搞清楚了,起碼在報道這個事件的時候,你要對事態的全部有了解,然後進行科學的報道。老百姓在這方面也有知識提高的問題,就是大家看到這些報道,不要過分的恐慌。針對事件的類型、所存在危害的程度和事態的發展趨勢,有的可能是個別的,有的可能是波及面廣,有的可能是少數人受到影響。隨著事態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都會緊跟事態發展,適當的、適時的跟上一些監管措施。我認為遇到事情不要盲目的報道,不要盲目的恐慌,也不要盲目的監管,一定要有科學的依據來做最強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