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農業部提出長江中下游地區雙季晚稻生産指導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9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2010年4月到6月長江中下游地區長時間低溫陰雨寡照,早稻生長髮育慢、成熟晚,造成雙季晚稻移栽期推遲7-10天,對晚稻生産帶來不利影響。農業部水稻專家組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研究提出當前雙季晚稻生産技術措施。

    一、兩段育秧,防止早穗。現有的晚稻品種感光性弱,感溫性強,秧齡彈性較小。秧齡期超過35天的秧苗,尤其是軟盤育秧,由於播種量大,秧苗個體生發育差,容易發生早穗,應及時採用兩段育秧,即先在秧田寄插一次,然後再原蔸栽插到大田,防止早穗。

    二、軟盤點拋,保證苗數。晚稻秧苗個體生長量大,秧苗較高,撒拋不易均勻,易倒伏,立苗難。建議改撒拋為點拋,促進立苗和恢復生長。同時,保證栽插密度和均勻度,栽足基本苗。

    三、帶肥帶藥,壯秧下田。移栽前4-5天,每畝秧田施用尿素5-6公斤;移栽前2-3天噴施農藥一次,重點防治稻薊馬、白背飛虱。此外,秧苗少洗泥或帶泥下田,減輕秧苗移栽的植傷,保證壯秧下田。

    四、增施蘗肥,促進早發。晚稻秧齡延長,秧苗分蘗能力下降,分蘗節位提高,分蘗數減少。建議將基肥和分蘗肥增加到80%,穗肥減少到20%,插秧後4-5天(拋栽稻立苗後)每畝施用尿素5-7公斤,增施早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發。

    五、減少化除,防止抑制。除草劑對水稻生長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會延緩水稻的生長。雜草危害不嚴重的田塊,應儘量減少或不施用化學除草劑,防止水稻生長受到抑制。

    六、免耕栽培,爭取農時。早稻成熟收割期太晚的稻田,如果機械和畜力緊張,建議雙季晚稻採用免耕栽培,即採用百草枯或克無蹤除草滅茬,泡田1-2天后,點拋或移栽,減少農耗時間,儘早栽插。

 
 
 相關鏈結
· 農業部開展滅除福壽螺保水稻豐收專項行動現場會
· 農業部:狠抓措施落實 打好水稻病蟲防控殲滅戰
· 農業部啟動水稻跨區機收並部署早稻搶收晚稻栽播
· 農業部專家組提出黑龍江省水稻抗旱減災技術措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