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15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遊鈞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推進實現人人享有‘老有所養’目標”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 江蘇猛哥~]我是一名一線城市的普通居民,現在物價上漲較快,日常生活負擔加重,而城鎮居民基礎養老金每月標準才55元,能不能再提高點?
[遊鈞]的確,我們在研究基礎養老金標準的時候,這塊錢是比照新農保過來的。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確實不高,所以我們在指導意見裏提出來,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的水平。為什麼在現在確定55元錢呢?因為我們國家地區發展很不平衡,覆蓋人群非常多,加上新農保和城居,大概是1.5億的農村老人由國家來擔負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每年要拿將近1000億。所以我們主要是想低水平起步,保基本、廣覆蓋,然後再解決其他問題。所以首要的就是要把這項制度先建立起來,然後再提高水平。
從新農保制度運行情況看,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政策效果社會反響較好。我們在許多鄉村看到和聽到農民群眾説:過去做夢都沒有想到我們老時,政府還給我們養老,這55塊錢比兒子要強多了。55塊錢多嗎?不多,但是非常管用。所以從新農保實踐來看,這項制度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歡迎。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我們是逐步推進的。首先要解決制度“從無到有”的問題,重在制度建設。制度建立起來,今年是60%,2012年實現全覆蓋,這是解決第二步,就是人群實現全覆蓋。再逐步解決待遇“從低到高”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國家財力增強,國家肯定會逐步調整基礎養老金標準,這在《指導意見》中有專門論述,就是國家在適當時候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作調整,但首先是解決制度從無到有的問題。水平高了,財力不夠,反而推行不下去。所以我們先把制度建立起來,根據國家財力,在制度上、人群上,然後再到待遇水平的逐步提高,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開放與發展的成果。
點擊進入本次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