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岳德亮、李亞彪)“居民身份證有點不‘以人為本’。”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台州醫院院長陳海嘯説,他發現居民在日常生活使用身份證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關注:“泄密”。
居民身份證是公民身份的證明。雖然很小,但我們的生活卻離不開它,它是每個公民的基本證件。陳海嘯代表説,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具有很多優點,如提高了身份證的安全和防偽性能,縮短了製作核查的時間,擴大了發證的對象等。
但是,現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上有關地址信息非常詳細:標明城市住宅小區幾幢幾單元幾室。陳海嘯代表表示,人們出門上街常習慣於將包與身份證、住宅鑰匙放在一起,這就可能造成一種危害,“萬一不小心把身份證丟了,被壞人撿到了,後果很難預料。”近年來周圍百姓已發生數起因身份證丟失或被竊,造成小偷跟蹤入室,繼而又發生信用卡等證件被竊、被冒領事件。
如今出行中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機會很多,“這樣身份證上非常詳細的地址信息被他人或機構獲取並被不法使用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陳海嘯説。
鋻於丟失或者被盜身份證是一件常可碰到的事,居民的詳細家庭住址又是公民的隱私,應受法律保護,因此,陳海嘯代表建議:利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具備視讀與機讀兩種功能,在視讀與機讀地址信息之間適度分離,視讀信息適當簡略,機讀保持盡可能的詳細。希望在這涉及到千家萬戶和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的證件上,有關國家部門能更好地體現以民為本,在不影響國家居民信息管理的前提下,更好地尊重公民的隱私權,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