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吳定富出席保險業紀念改革開放30年座談會並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6日   來源:保監會網站

    12月5日,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副主席李克穆、主席助理袁力和陳文輝出席保險業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座談會。 

吳定富: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保險業改革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發展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回顧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歷程,總結發展經驗並指導今後的實踐,對於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2008年對全球金融業來講也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不斷擴散,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安全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挑戰。在回顧過去的同時,我們應該從國際金融危機中汲取深刻教訓,使金融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保險業的三十年是行業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三十年

    三十年來,保險業主動置身國家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行業特色的改革開放道路。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保險市場由一家公司經營,全部保費收入只有4.6億元。到2007年底,全國保險公司達到110家,總資産2.9萬億元,實現保費收入7000多億元,市場規模增長1500多倍。改革開放之初,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什麼是保險。到今天,保險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逐步成為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為支持投資、擴大消費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為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成為促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創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

    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保險業著眼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在又好又快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保險業發展快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險業務發展快。2002到2007年的五年間,全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8.2%,是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7年全國保費收入是2002年的2.3倍,超過1980年到1999年20年全國保費收入的總和。2008年1至10月,全國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6.6%。目前保險業總資産3.2億元,是2002年的5倍。二是市場主體發展快。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公司120家,比2002年增加73家。共有省級分公司1114多家,是2002年的8倍。初步建成了多種組織形式和所有制形式並存,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保險市場體系。一批保險公司茁壯成長,競爭力逐步增強。在A股上市的三家保險公司佔國內A股市值的比例接近7%。三是服務領域拓展快。十六大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不斷提高保險業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保險産品和服務創新大量涌現,一大批保險産品從無到有,保險功能從主要集中在經濟補償功能,向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拓展。

    保險業發展好主要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風險得到有效防範。2002年以前,保險業整體凈資産為負數,主要的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歷史包袱沉重,保險公司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經過幾年來的發展,保險業凈資産已經達到2486億元,歷史遺留的利差損包袱基本得到控制,保險公司治理和內控制度建設不斷加強,正在走上一條良性發展的軌道。幾年來,我們化解了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車貸險等新的風險隱患。建立風險防範的長效機制,特別是通過保險保障基金制度,建立了市場化的風險自救機制。目前,保險保障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30億元。二是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在金融行業中,保險業對外開放早,市場化程度高。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保險業發展的活力。十六大以來,我們從培育新的市場主體、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減少對保險産品定價和産品服務創新的限制、促進保險市場競爭等多個方面入手,不斷推進保險業市場化進程,保險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日益發揮。同時,我們堅持以開放促發展,外資的進入不僅沒有對保險市場安全造成大的衝擊,而且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技術,促進了國內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發展模式逐步轉變。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特別是通過制度建設,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保障。過去保險業發展主要依靠增量要素投入,行業發展的制度約束不健全,也容易積累風險;隨著保險業制度建設的不斷推進,公司經營和政府監管的規則更加明確,全行業依靠制度、依靠管理和依靠人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保險業的三十年是不斷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三十年

    保險業近三十年來的巨大變化,從根本上得益於我國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三十年來,保險業不斷突破舊有觀念的束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保險業的生産力。

    (一)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是保險業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表明,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正是有了思想的空前解放,同一片天、同一塊地才煥發出巨大的活力。保險業三十年的改革發展過程,也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是不斷探索中國特色保險業發展道路的過程,是不斷回答中國保險業為誰發展、怎樣發展和發展一個什麼樣的保險業的過程。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思想解放極大地開闊了保險業發展的視野,拓寬了保險業發展空間,全行業迸發出巨大的發展動力和熱情。一是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十六大以來,保監會明確提出,保險業要“想全局、幹本行,幹好本行、服務全局”,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這克服了“就保險論保險”的思維局限,引導保險業逐步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二是不斷豐富保險功能。根據保險的本質屬性和國家加強社會建設、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要求,提出保險具有社會管理功能,豐富了保險功能的內涵。在保險功能理論的指導下,保險業進入服務社會建設的廣闊領域,逐步實現了從傳統保險業到現代保險業的轉變。三是保險理論和理念的創新。緊密結合我國保險業實際,積極探索保險業發展規律,提出了保險初級階段理論、中國特色保險業發展道路理論,以及保險業科學的監管理念,保險市場調控論等一系列理論和理念,為應對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

    (二)改革的深入推進是保險業大發展的不竭動力

    通過三十年的改革,我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十六大以來保險業的大發展,也源於改革,得益於改革。一是改革為保險業創造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改革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風險保障模式、經濟金融運行模式和社會管理模式逐步市場化,為保險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改革激發出的生産力,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擴大了全社會的保險需求。二是行業的制度機制改革釋放了保險業發展的動力。通過市場準入機制的改革,加大保險市場主體培育力度,促進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保險市場體系;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賦予保險公司更大的經營自主權,調動保險公司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通過資金運用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保險資金集中運用,穩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提高保險資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是保險公司改革推動了現代保險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險業始終把保險公司改革作為保險業改革的主要任務,以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造為基礎實現組織形式的轉變,以保險公司境內外上市為契機促進管理體制的轉變,以鞏固和發展改制上市成果為新起點推動經營機制的轉變,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目前絕大部分公司實現了股份制的組織形式,建立起較為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有6家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多家公司實現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了股權結構。

    (三)對外開放為保險業的大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我國三十年的發展實踐充分證明,實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在這個大背景下,保險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不斷增強參與金融全球化和維護保險市場安全的能力。一是對外開放促進了國內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市場效率。保險業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承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呈現出合作共贏、優勢互補、和諧發展的全面對外開放新局面。共有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的境外資金通過設立外資保險機構和參股中資保險公司進入我國保險業,15個國家和地區的43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115個營業性機構。一些國際知名的金融保險集團,以及在農業保險和養老保險等領域有專長的外資保險公司逐步進入國內。與外國資本共同進入我國的還有先進的保險經營理念、營銷管理經驗和風險管理技術,推動了國內保險公司的改革創新。二是對外開放增強了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2007年我國保費收入世界排名第10位,我國保險市場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保監會加入國際養老金監督官協會。當選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和國際養老金監督官協會的執行委員。承辦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第13屆年會。加強中美、中歐雙邊和多邊保險監管合作,發起建立亞洲保險監管合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保險監管規則制定。

    (四)現代保險監管不斷完善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伴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保險監管也在不斷進步完善。保險監管逐步從人民銀行的一個處發展成為一個正部級單位,充分説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保險工作的重視,説明了加強監管對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十六大以來,我們堅持抓監管、防風險、促發展,在完善現代保險監管方面進行了積極和有成效的探索。一是堅持科學監管。在吸收借鑒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的核心監管原則基礎上,推動償付能力監管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引入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監管。構築了以公司治理和內控為基礎,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以現場檢查為重要手段,以資金運用監管為關鍵環節,以保險保障基金為屏障的五道防線。二是堅持有效監管。在權衡監管成本和監管效益基礎上,積極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增強股東約束和市場約束。同時,依託現代信息技術,重點提高信息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促進現場監管和非現場監管的有效結合,提升監管的效率。三是堅持依法監管。大力加強保險監管的法制建設,基本建立了覆蓋保險經營和監管主要領域的監管制度體系,為加強和改善保險監管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時,狠抓保險監管的執行力建設,提高監管隊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堅持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國務院出臺了《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保險業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完善精算制度、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等基礎性工作,為行業發展搭建起高速公路。加強保險宣傳和輿論引導,推進保險教育和保險知識普及,不斷優化保險業的發展環境。

    三、新形勢要求保險業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

    總結近三十年來的保險實踐我們有一個基本體會,保險業必須主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不斷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當前,保險業已經站在新起點、進入新階段,自身改革發展和服務大局的任務更加艱巨。從外部環境看,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我國經濟運行也正在經受多方面嚴峻考驗。面對這一形勢,中央加強宏觀調控,著力提振經濟,這為保險業保持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從社會需求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良好,保持經濟長期平穩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變。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國內需求的措施,特別是在保障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社會事業、刺激消費等方面的政策,都需要配套的保險保障服務。從行業實際看,儘管近年來保險業改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是在內部管理、基礎建設、專業人才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在科學發展中積累經驗、壯大實力。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堅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促進行業平穩較快發展。

    第一,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對保險提出的新要求,突出行業特點,特別是要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功能。要繼續堅持以養老、健康、農業、責任、巨災保險為重點,不斷提高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覆蓋面和滲透度。未來一個時期,要特別重視發展農業保險和巨災保險。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發展農村保險事業,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保險業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方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積極貢獻。從今年以來頻繁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的情況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保險業應該在建設國家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遵循保險業的經營規律。保險業的經營管理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懲罰,不僅會給公司的持續穩定經營帶來較大風險,甚至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要深入把握宏觀經濟週期和行業發展的內在聯絡,特別是研究在經濟下行週期如何促進行業平穩發展。要深入研究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把片面追求規模和速度轉化為提高效益和增強競爭力上來,努力做到速度與結構相協調,規模與效益相統一。

    第三,切實保護好保險消費者利益。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保護消費者利益,一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從供給導向轉變為需求導向,開發真正符合人們需要、定價合理的多樣化保險産品,努力做好各項保險服務,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另一方面要求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懲處各種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真正讓保險業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第四,高度重視風險防範。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必須將防範化解風險置於保險監管工作的首位。從全球歷次金融危機看,金融體制機制不健全始終是風險産生、積累和擴散的根源。我國保險業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體制機制上仍然存在不少誘發金融風險的因素,這要求我們把制度改革作為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途徑,把信息化建設作為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重點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整合管理資源、堵塞管理漏洞,更有效地維護金融保險市場的安全穩定。

 
 
 相關鏈結
· 保監會發佈規範財産保險公司産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 中國保監會發佈關於人身保險收付費方式的公告
· 保監會:人身保險投保人盡可能以非現金方式繳費
· 保監會從11方面檢查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
· 保監會印發外國保險機構管理若干問題解釋的通知
· 保監會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理賠服務工作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