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下旬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審計署深入紮實地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審計署黨組把這次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和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的難得契機,結合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和審計機關成立25週年,緊緊圍繞“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充分發揮‘免疫系統’功能”這一活動載體和主題,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精心部署,紮實推進,既認真總結了經驗,又深入查找了不足,既全面部署了整改,又精心謀劃了未來,取得了很好成效。
一、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25年來審計工作的豐富經驗
二十五年來,廣大審計人員在開創中國特色審計之路的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真總結並結合實踐的發展充分運用這些經驗,對於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必須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成果。在這些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國改革開放和民主法治建設的實踐不斷深入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審計工作要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就必須深刻領會、切實掌握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用來指導我們的實踐。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才能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及時調整審計思路和重點,不斷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切實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的職責,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二)必須始終堅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審計工作。自審計機關成立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及其他重要會議對加強審計、強化經濟監督、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二十五年來,國務院領導同志幾乎每年都要聽取審計署的工作彙報並作重要指示。地方各級政府把審計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把審計監督作為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充分信任審計機關,交辦任務,支持依法審計、如實揭露、嚴肅處理,督促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保證了審計工作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健康發展。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審計機關始終緊緊圍繞每個時期黨和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審計重點,深化審計內容,取得明顯成效。審計機關剛成立,就積極參與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的活動;圍繞“雙增雙節”,開展了對盈虧大戶企業的審計;圍繞“治理整頓”,開展了清理固定投資在建項目、清理整頓公司和控制消費基金增長等審計;圍繞實施西部大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多次組織對涉及“三農”、土地、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救災扶貧、環境保護等資金的審計,並對涉及國計民生的重點資金實施了連續審計;圍繞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懲治腐敗,在會計領域打假治亂,不斷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的查處力度,推動了反腐敗鬥爭的深入發展。
實踐證明,沒有黨和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審計工作就寸步難行。只有堅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覺地把審計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工作中心開展審計監督,審計工作才能有效發揮作用,才能實現自身的科學發展。
(三)必須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審計之路。
二十五年來,審計機關始終堅持立足於我國國情和審計工作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明確“審計是獨立檢查會計賬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行為”,到提出審計是國家的經濟衛士,再到提出國家審計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從以真實性、合法性為目標,到實行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效益審計並重,再到全面推進績效審計,促進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社會效益和保護生態效益;從企業審計、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到財政“同級審”、社會保障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再到開展環境資源審計、聯合國審計;從最初以核對賬目為主要方式的審計,到運用經濟活動分析、內部控制測評、審計抽樣等現代技術,再到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方式;從單一的事後審計,到對特大型投資項目、重大突發性公共事項等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跟蹤審計;從審計結果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到項目結束後向社會公告,再到審計情況的階段性公告。這些實踐和探索,促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審計監督網絡體系和審計工作持續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的良好機制,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審計之路。
實踐證明,只有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科學總結,實踐檢驗,勇於開拓進取,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監督制度不斷創新、完善和發展。
(四)必須始終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充分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的法定職責。
二十五年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根據審計工作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需要,我們確立了各個時期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組建初期,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邊組建、邊工作”的方針,使審計機關很快進入角色,逐步開展工作;組建任務基本完成之後,確定了“抓重點、打基礎”、“積極發展、逐步提高”的方針,不斷拓寬審計領域,使審計監督成為一項經常性制度;黨的十四大以後,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提出了“加強改進、發展提高”的方針,不斷加強審計法制和規範化建設;近些年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在總結十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堅持以真實性為基礎、以打假治亂為重點,加大了對嚴重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的查處力度,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更加到位。
實踐證明,這些指導方針是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是二十五年來廣大審計人員適應中國的現實情況,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起來的,需要我們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
“依法審計”是審計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法理精神。它要求審計人員要以憲法有關規定為最高依據,按照法律的授權,法定的程序、權力、義務、職責、依據、標準和手段,依法獨立開展審計工作,履行法定責任。
“服務大局,圍繞中心”是有效開展審計監督的戰略定位,是審計工作不斷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正確選擇。審計工作只有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站在更高層面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堵塞漏洞、加強管理、促進改革的建議,才能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肯定,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和認可。
“突出重點”是審計工作的重要方略,也是應對審計風險的一種有效策略和方法。它要求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能在紛繁複雜的情況下,分出輕重緩急,找準對全局、對未來有根本性影響、有重大危害的突破口,牢牢抓住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民主法治和反腐倡廉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整合審計力量,找準“火源”和引發“火源”的關鍵所在,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止和切斷“火源”的建議,有效地發揮好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求真務實”是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求真務實”從根本上説,就是要在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基礎上,紮實務實、真抓實幹,以發展的眼光來認識和處理問題,進而促進制度、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和完善,確保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執行、確保各項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其核心是抓好落實、服務發展和促進發展。
(五)必須始終堅持加強各項基礎建設,為審計工作科學發展奠定基礎和提供保障。
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審,不斷探索和提高審計技術水平,推動以“人、法、技”建設為核心的各項基礎建設,是審計機關二十五年來長抓不懈的重要任務。
以人為本,就是要著眼于增強審計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狠抓審計隊伍建設。各級審計機關一方面堅持以班子隊伍建設為重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審計業務培訓,加大公開選拔、交流輪崗、競爭上崗的力度,推進實戰能力建設,培養出了一大批查核問題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計算機應用的強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裏手;另一方面,大力弘揚“依法、求實、嚴格、奮進、奉獻”的審計精神,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高壓線,堅持和完善以“八不準”為核心的審計紀律和審計機關“一把手”離任審計制度,實行了審前承諾制、審後回訪制和廉政考核一票否決制等各項廉政制度。最近兩年,組織開展了全系統的財務審計,主動要求有關部門對審計署進行了財務檢查,改進了工作,規範了管理。
依法治審,就是要著眼于提高審計工作的規範化水平,大力加強審計法制建設。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推進,審計法制工作不斷加強,審計立法不斷完善,為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初步統計,1994年審計法頒布以來,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制定的審計行政法規、法規性文件有6個,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審計法規有30多個,審計署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審計規章、規範性文件有近200個。廣大審計人員堅持依法審計、文明審計,把審計質量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嚴格規範審計程序,嚴格控制審計質量,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效發揮了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
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是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二十五年來,審計機關在改進和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方面取得明顯進步,審計人員的職業敏感性得到了增強,全局性、宏觀性、建設性和效益性意識明顯提高,審計視野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在探索從賬戶入手審計、財務收支審計與績效審計相結合、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上審下”與“同級審”相結合、就地審計與送達審計相結合等符合我國實際的審計技術方法的同時,不斷推廣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大力推進以“金審工程”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方式,努力促進審計工作從傳統審計方式向現代審計方式轉變。所有這些,都為審計工作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與方法支持。
二、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
審計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就是要以這一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靈魂和指南,去認識和探尋審計工作規律,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的審計監督制度,增強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力”。從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看,審計機關通過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及時揭示經濟社會運行中的突出障礙和矛盾,查處重大問題,預防和抵禦其風險,有利於推動宏觀調控措施和國家各項政策有效實施,由此保障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看,審計機關通過對政府部門和政府活動的監督檢查,對其責任履行情況作出評價,揭示各種問題,查處各種弊端,提出建設性意見,由此來促進政府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從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看,審計監督的權力是體現人民意志的法律所賦予的,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審計本質屬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社會主義中國,現代國家審計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從保障經濟社會安全高效運行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來認識國家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把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推進民主法治、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推動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創新永無止境。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和拓展審計工作的新領域、新路子,才能推動審計工作不斷深化和發展。我們要繼續堅持二十字審計工作方針,立足建設性、堅持批判性,立足服務、堅持監督,立足全局、堅持微觀查處和揭露,立足主動性、堅持適應性,立足開放性、堅持獨立性,更好地履行職責,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是要強化“五種意識”,將其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過程。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堅持用政治眼光思考和處理問題,高度關注宏觀調控措施、重大方針政策的執行結果和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促進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促進政令暢通;不斷增強大局意識,注重揭示違法違規問題所反映出的體制性障礙、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促進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維護民生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增強發展意識,把促進、服務、保障和推動科學發展作為首要職責,保障國家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不斷增強憂患意識,關注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敢於講真話、報實情、出實招,切實維護國家安全;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堅持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探索建立特定審計事項階段性審計情況公告和重大案件查處結果公告制度,逐步推動法規制度完善和政務公開,促進責任追究制和問責機制的建立健全,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二是要做到“六個高度自覺”,使審計工作更加自覺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審計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大局,高度自覺地融入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高度自覺地通過審計推進依法治國、民主法治建設;在高度自覺地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切實推進提高政府效能和財政績效水平;高度自覺地通過審計推進改革深化,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高度自覺地通過審計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高度自覺地推進整改,規範管理,有效地推動問責機制的建立和責任追究制度的健全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審計定位,更加自覺有效地服務於大局,才能切實發揮好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三、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黨和人民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審計工作還有一定差距和很大發展空間。從思想觀念上看,科學的審計理唸有待進一步樹立,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還未充分有效地發揮出來;從業務工作上看,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案件和充分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的能力有待提高,審計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科學化建設亟待加強,審計工作發展在地區之間、層級之間不平衡;從基礎建設上看,審計隊伍建設、審計文化建設、審計理論研究、審計機關各項管理工作以及黨風廉政建設與審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任務還十分艱巨。
針對上述問題,審計署黨組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思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指南,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堅持 “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將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以落實審計工作五年發展規劃為目標,以加強領導班子為重點的幹部隊伍建設、加強科學管理和創新審計技術方法為著力點,全面提高依法審計能力和審計工作水平,努力推進審計工作法治化、規範化、科學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使審計在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