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3月16日在京召開。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主持會議。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副組長、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並講話。
徐匡迪説,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是一項“總結過去、指導現在、謀劃未來”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工作,起點高、難度大。在領導小組和專家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下,各部門、各方面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既定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其中,帶有標誌性的成果是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了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的環境宏觀戰略總體思路,創新性地提出了探索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道路。同時,當前環境形勢、環境問題成因分析準確、揭示透徹,提出的對策措施符合我國國情,並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體現了科學發展觀、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發展戰略的主體內容和理念。
徐匡迪強調,要在實踐中繼續深入探索和完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道路。一是要緊密結合我國國情。我國正處於加速工業化的階段,産業結構急劇轉變,就業矛盾突出,資源環境問題複雜,為此需要高度重視和提出環境保護在新型工業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同時兼顧政府宏觀管理和市場機制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既有別於計劃經濟體制的環境管理,也有別於完全市場化體制下的環境管理。三是立法、執法和群眾自覺參與相結合,充分體現群眾監督對環境保護工作的促進作用。
周生賢指出,在回顧和總結我國30年環境保護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是這次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的一個標誌性成果。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環保事業大發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30年。30年的探索歷程表明,新道路具有長期性、階段性、針對性和艱巨性的鮮明特點。長期性就是要按照實踐永無止境的要求,堅持繼承與創新,一代接一代環保人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階段性就是要根據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不同特徵,找到特定階段的突出問題,及時調整探索重點;針對性就是要敢於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採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艱巨性就是要充分認識解決我國壓縮型、結構型、複合型環境問題的難度,不為任何困難所惑,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
周生賢指出,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的成果,加上污染源普查、水專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凝聚著上百名院士、幾千名專家和十幾萬環保人的心血,要充分運用好這些得之不易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指導“十二五”環境保護工作中去,充分發揮中國環境宏觀戰略在國家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做出應有貢獻。
會上,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副組長祝光耀就戰略研究進展和“要點彙報”作了簡要説明,專家領導小組組長沈國舫介紹了“要點彙報”的主要內容。
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出席了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