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徐紹史(左一)、于莎燕(左二)在“運12”飛機上了解航空物探測量情況。(李丹丹 攝)
8月22日,漠河機場,黑龍江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合作項目——大興安嶺地區1:5萬航空物探測量首飛一週年之際,剛剛從北京飛抵漠河的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即刻登上在機場停靠的一架“運12”飛機,了解當地航空物探測量情況。在實地了解有關工作進展後,徐紹史指出,要集中優勢力量,加快工作進度,爭取在成礦條件最有利的點上率先突破,推動大興安嶺地區戰略性礦産勘查快速發展。黑龍江省副省長于莎燕陪同考察。
徐紹史説,前不久,李克強副總理到中國地質科學院看望老院士、老專家時強調,要立足國內,解決能源資源瓶頸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大興安嶺地區是國家級成礦地質條件比較好的區帶之一,找礦潛力很大,儘快提高地質工作程度,發現一批有色多金屬重大礦産地的前景很好,將會成為我國重要礦産資源的戰略接替區。當前這個地區所採取的高精度航磁測量(簡稱航磁)與航空伽瑪能譜測量(簡稱航放)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大興安嶺地區森林覆蓋、氣溫較低等帶來的困難,快速、全面地評價該地區多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和找礦潛力。
針對當前存在的氣象條件不佳和航測油料供應不足等問題,徐紹史指出,要調整作業方式,可以考慮將兩架航測飛機中的一架轉場至黑河或加格達奇機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快進度,在保證飛機安全作業的前提下,不放過一個可飛的工作日,盡可能多地採集數據。同時,要做好數據解譯工作。對重點航空物探異常的地面工作要跟上,集中優勢力量進行地面異常查證等工作,爭取在最有利的點上率先突破,鼓舞士氣,進而取得大興安嶺地區找礦重大突破。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1:5萬航空物探測量項目,是黑龍江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合作開展的一個大型基礎調查項目。此項目的開展,可以進一步豐富該地區地質找礦資料,加快其找礦步伐,通過發現、檢查一批航空物探異常,為工作區提供有利成礦區段和找礦靶區。項目設計面積11.7萬平方千米,24萬測線千米。該項目自2008年8月進行首次航測作業以來,目前共完成主測線長度5.62萬測線千米,測量面積2.81萬平方千米,初步篩選出有意義的及明顯的航磁異常67處、航放高場15片,展現出較好的成礦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