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鷹同志出席
生態補償立法與流域生態補償國際研討會並作重要講話
為推動《生態補償條例》的起草工作,深入探討流域生態補償問題,2010年10月23-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亞洲開發銀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雅安市召開生態補償立法與流域生態補償國際研討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寧,亞洲開發銀行東亞局局長克勞斯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李文華,以及來自國務院有關部門、國內外研究機構和亞洲開發銀行的專家學者、代表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杜鷹同志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一年來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工作。一是生態補償立法工作全面展開。2010年,國務院將《生態補償條例》列入立法計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10個部門,成立了《條例》起草領導小組,組建了由有關部門業務骨幹組成的工作小組。同時,成立了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參加的專家諮詢委員會,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設立了《生態補償條例》立法建言獻策專欄。《條例》起草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先後組成6個專題調研組,分赴13個省進行調研,形成了專題調研成果。二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總體框架已經初步形成。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幾年來特別是近兩年來,國家對生態補償的整體工作又作出了新的部署。對於森林生態補償,明確要求逐步提高國家的補助標準;對於草原生態補償,明確要求按照核減超載牲畜數量、核定禁牧休牧面積的辦法進行補償;對於流域生態補償,中央財政將加大對上遊地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鼓勵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與生態受益地區之間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於礦産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明確建立資源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礦産資源所在地政府對企業提取的準備金按一定比例統籌使用。在今年7月中央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首次明確將生態補償政策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重要政策內容。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強調進一步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前不久國務院審議通過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確立了空間佈局框架。三是生態補償試點取得新進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範圍進一步擴大,補償面積達到10.5億畝,中央累計投入資金296億元;從2010年起,對屬於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生態公益林,中央補償標準由每年每畝5元提高到每畝每年10元。2008年以來,中央財政開展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試點,對關係全國或區域生態安全的縣(市、區),加大了生態補償力度。草原生態補償邁出實質性步伐,從2011年開始,對所有禁牧的草原,按每畝每年6元的標準給予補償;對落實草畜平衡制度的草場,按每畝每年1.5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各地還完善了省級財政對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統籌資金,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推廣了省域、縣域內不同形式的生態補償。
杜鷹同志指出,生態補償的實踐正在深入開展,生態補償立法工作也緊鑼密鼓地推進,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比如,生態補償的內涵和外延如何界定,補償主體如何定位,補償標準測算依據和測算方法如何確定,補償的方式如何選擇,生態補償機制和公共財政機制的關係如何處理等。要加強對這些重大問題的研究,為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杜鷹同志強調,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關係到國家生態安全和區域協調發展,又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既是一項重大的政策設計,又是相當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始終尊重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探索、理論創新,堅持分類指導,注意與現有政策的銜接,從而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統一的生態補償體系。
杜鷹同志要求,要根據研討會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初稿,進一步徵求各方面意見,請各位專家進行論證評估,儘快提交國務院審議。要加快推進生態補償試點工作,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深化試點內容,使試點工作更具代表性。要加快《生態補償條例》的起草工作,最近再召開會議對《條例》框架稿進行專門研究,爭取年底前形成《條例》徵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