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區系列活動在重慶舉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20日   來源:文物局網站

    4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1年“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區系列活動在重慶市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副局長童明康,重慶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事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雅棠,副市長譚棲偉,市政協副主席謝小軍,市政府副秘書長嚴曉光等參加活動。

    系列活動包括千手觀音搶救性保護工程啟動、大足石刻博物館奠基和專家論壇等內容,由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旅遊局和大足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協辦。

    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全面實施

    4月18日上午,隨著單霽翔、何事忠徐徐拉動五色結繩,金黃色的幕布被拉開,經過近3年的前期研究與試驗,世界文化遺産大足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標誌著這項世紀性修復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也標誌著這項世界級的石質文物保護科研課題進入最具挑戰性的攻關階段。啟動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主持。

    大足石刻是在中國北方石窟走向衰落之際,在巴渝大地崛起的一座大型石窟造像群,因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不久,由於十分擔心離地震中心較近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産的安危,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冒著余震不斷的危險,奔赴災區考察。不幸中的萬幸,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安然無恙,大足石刻特別是千手觀音沒有一隻手掉下來。然而,由於大足石刻全部雕刻于野外崖壁上,為開放式空間,歷經千百年風吹日曬、雨淋和冷暖交替,已經進入高速風化期,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天下奇觀”的千手觀音造像猶為典型。這處瑰麗的遺産百年間沒有修繕過,層層的彩繪、金箔、漆層和石刻都存在嚴重的病害,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2008年,國家文物局將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列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不久,由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牽頭,組織十幾家科研單位組成項目組,開始了前期勘察研究和試驗。

    單霽翔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前期研究取得的成果。他説,項目組通過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聯合攻關,採取了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和最新的技術,層層分析,找出了千手觀音造像上的34種病害和醫治的辦法,開創了我們國家在石刻保護領域的跨學科研究的新模式。

    他強調,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文物保護工程,是一項前無古人實踐的複雜、系統的、具有世界挑戰意義的文物保護科研項目。要通過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深化對石質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以更加理智的態度,更加注重保護的科學性、歷史延續性和時代傳承性,修繕過程中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其歷史信息;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將質量放在第一位,時間服從質量,使每一項文物保護工程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使具有800多年曆史的千手觀音石刻造像延年益壽;要通過工程形成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建設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將保護工程做成我國文物保護工程的典範,為國內外同類文物的保護修復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單霽翔指出,重慶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文化遺産保護,在“十二五”期間又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更高的目標。他表示,國家文物局將全力以赴,更加關注重慶文化遺産保護,使重慶文化遺産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放出更加燦爛的異彩。

    大足石刻博物館奠基

    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啟動後,大足石刻博物館的奠基儀式在雄壯的老年威風鑼鼓聲中開始了,單霽翔、何事忠共同蓋下了“大足石刻”的印章。

    童明康在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説,建設一座依託大足石刻,集陳列展示、保護收藏、公眾服務於一體的公益性、綜合性大足石刻博物館,能夠突破大足石刻現有的原位展示方式瓶頸,為觀眾全面而系統地闡釋和展示石刻背後的歷史脈絡、歷史沿革和精彩故事以及保護管理情況等,充分展現大足石刻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和社會教育功能。這座期盼已久的重大公共文化建設工程的奠基開工,是重慶市委、市政府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積極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的結果;也是大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保護,進一步提升大足石刻展示形象的結果。童明康強調,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窗口,是功在當代惠及民眾,利在韆鞦惠及子孫的文化工程,必須確保質量,使大足石刻博物館成為當代的精品工程,像當年的大足石刻一樣好。希望通過大足石刻博物館建設,進一步夯實大足石刻保護基礎,提高大足石刻管理水平,把大足石刻保護、管理、研究和利用的成果更多更好地展現給廣大人民群眾,使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和熱愛文化遺産,積極參與文化遺産的傳承和保護,共同推動文化遺産事業的繁榮發展。

    據介紹,大足石刻博物館選址在大足縣成城南新區中軸線南段,項目佔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約28500平方米,預計投資3億元。建設項目包括:陳列展覽主館(中國佛教藝術陳列廳、大足石刻藝術陳列廳、石質文物保護技術展示廳等),配套展示館(環幕電影廳、4D電影院等),以及民間雕刻藝術品陳列廳、石質文物保護中心、渝西中心文物庫房、學術交流培訓中心等。

    保護與傳承專家論壇

    4月18日下午,以“保護與傳承”為主題的“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區系列活動專家論壇在大足舉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關強主持論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郭旃等專家作了主題演講,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文化遺産保護的歷史、手段和具體的實踐做法,並對遺産地的現狀和保護管理進行了探討。

    關強認為,此次論壇既是一次宣傳,也是一次培訓,希望通過論壇能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到文化遺産保護中來。同時,此次論壇的開展,對於有效促進石刻保護和文化傳承具有積極的作用,對於保護管理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産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深遠的意義。

    鏈結:國際古跡遺址日

    國際古跡遺址日于1982年4月18日提出,198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決定,將每年的4月18日定為“國際古跡遺址日”。從2001年開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每年為4月18日確定一個活動主題,以提高公眾對世界遺産多樣性、不可再生性的認識,喚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産的熱情。今年的主題為“水的文化遺産”。(記者郭桂香 特約通訊員顏毅)  

 
 
 相關鏈結
· 文物局部署2011年重點工作: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
· 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赴大同等地調研文物保護工作
· 文物局局長表示必須很好地重視並保護好工業遺産
· 文物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10年度報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