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廣西曾深受酸雨之害,其中“元兇”就是二氧化硫。環保專家表示,二氧化硫是大氣中數量最大的有害成分,也是我國節能減排計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排放之一。
2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以鐵的決心,出臺了一個重要決定:“打一場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環境整治,給企業發展戴上“金剛箍”的同時,如何“倒逼”、反推産業的轉型升級?廣西“硫”減排的實踐,對此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流逝,帶來事物的嬗變。
此一規律,既體現為南宋詞人的思鄉之緒,也印證在現今廣西鐵腕推動“硫”減排對産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上。
2010年,僅僅半年時間,廣西的二氧化硫減排工作就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
2010年上半年,廣西二氧化硫同比排放量上升13.68%,增幅全國最高;而到了年底“盤點”,全區二氧化硫排放量卻比2005年下降了11.66%,比國家削減指標低幾乎兩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
2011年,這一成績得以延續。首先是“降”——廣西二氧化硫排放量再降8%,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以二氧化硫為首要污染物的城市,由2006年的7個降為5個,全區環境空氣中含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呈顯著下降趨勢。
接著是“升”——近年來,全區14個地級市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提升。2010年,全區設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為98.8%,平均為360天,為“十一五”時期最好水平。
數字的“升”與“降”,為廣西贏得了更大的環境容量與産業發展空間。
先看火電行業。
火電行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佔全國排放總量的50%左右,電力行業處於節能減排的風口浪尖。
柳州發電有限公司是廣西電網的主力火電廠,也是廣西“減硫大戰”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曾經,柳電一家企業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即佔柳州全市排放總量的1/4。
2010年國家發改委點名:柳電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超標排放二氧化硫。
知恥而後勇。兩年來,柳電投入1.6億元對脫硫設施擴容改造,建成2×220MW機組煙氣脫硫工程並保持正常運營,綜合脫硫率提高到90%以上,達國內先進水平。
同時,柳州市以推動企業環保設施改造為契機,推動柳電的“二次創業”,推進柳北熱電聯産項目,為城市提供“集中供熱”。柳電由此一舉打開生存發展的新局面,成為廣西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熱電聯産企業。
柳州市民拍手叫好:使用柳電熱電聯産的供氣、供熱服務,“企業、寫字樓和家庭的鍋爐、熱水器、空調都可以省了。”直接效果是什麼?柳州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達1萬噸。
統計數據顯示,“十一五”5年間,我區共淘汰落後電力126.6萬千瓦。環境倒逼,逼出了火電企業發展的新方向,逼出企業、社會和環境的“多贏”。
再看鋼鐵産業。
我國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僅次於電力行業,佔全國全部工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約一成。大量存在的小鐵廠、小鋼廠所産生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企業內部無法回收使用,排入大氣,嚴重污染環境。
為促進廣西鋼鐵行業升級轉型,2011年中央財政下撥資金8516萬元,自治區財政落實配套資金2000萬元,專項用於獎勵當年實施關閉淘汰落後産能的企業,大手筆支持廣西煉鐵、鐵合金等行業落後産能的退出。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區實際完成淘汰落後煉鐵1萬噸、煉鋼62萬噸、鐵合金10.2萬噸,分別佔國家下達目標任務的100%、103.3%、102%。
淘汰落後産能,為廣西“上大壓小”、做精做強優勢資源型産業騰挪出了更多的環境空間、能源空間、土地空間,倒推著地方政府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近兩年,我區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加快培育和壯大鋼鐵聯合企業,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獲積極推進。如今,“沿海地區”、“桂中地區”和“桂西南地區”三足鼎立的冶金産業發展佈局已逐漸成勢,廣西以區域性大型鋼鐵基地建設為中心,著力打造産值超千億元冶金産業取得明顯成效。
還有白泥變身脫硫劑,廢氣煉出化肥,垃圾變燃料……一項項“硫”減排項目,催生了我區循環經濟的迅速發展。固體廢棄物、熱氣、廢水、二氧化硫等互相構建起資源利用的“大循環”,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産業升級轉型的新契機。
正所謂,廣西鐵腕推動“硫”減排,綠了環境,紅火了産業!(記者 宋春風 莫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