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世界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 朱玉)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
——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總量經歷高速增長後進入增速趨緩時期。發展中國家總和生育率從6.2下降到2.9,發達國家從2.8下降到1.6。據聯合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再生産類型轉變將基本完成。
——人口年齡結構持續老齡化。2000年,世界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別達到10%和7%,歐洲為20%和15%。
——人口素質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人口城鎮化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接近50%。
新聞背景: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名詞解釋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朱玉)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11日公佈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報告中相關名詞解釋如下:
總和生育率:一定時期(如某一年)各年齡組婦女生育率的合計數,説明每名婦女按照某一年的各年齡組生育率度過育齡期,平均可能生育的子女數,是衡量生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標之一。
人口再生産類型:與一定生産力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三者相結合而形成人口再生産的特徵,依據這些特徵人口再生産區分為不同類型。人類歷史上有三種人口再生産類型:原始的(高出生率、極高死亡率和極低自然增長率)、傳統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較低自然增長率)、現代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原始人口再生産類型與採集、狩獵經濟時代相適應;傳統人口再生産類型與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時代相適應;現代人口再生産類型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經濟相適應。三種人口再生産類型的更替不是偶然的,而是生産力革命的客觀必然結果。
更替水平:指這樣一個生育水平,同一批婦女生育女兒的數量恰好能替代她們本身。一旦達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將逐漸趨於均衡,在沒有國際遷入與遷出的情況下,人口將最終停止增長,保持穩定狀態。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依人口年齡結構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已達到或低於更替水平。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為2.1即達到了生育更替水平。之所以為2.1而不是2.0(一個孩子對應父母中的一個),是由於在出生時,男孩數要略多於女孩數,且一部分女孩將在育齡期前死亡。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較高,因此,達到生育更替水平的總和生育率一般高於2.1。
低生育水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和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
人口撫養比: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説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大致要負擔多少名非勞動年齡人口。用於從人口角度反映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基本關係。根據勞動年齡人口的兩種不同定義(15歲-59歲人口或15歲-64歲人口),計算總撫養有兩種方式。
人口紅利:人口再生産類型轉變使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依次形成從高少兒、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比,到低少兒、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撫養比,再到低少兒、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撫養比的三個不同階段。在第二階段,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高,人口撫養負擔輕,人口生産性強,社會儲蓄率高,有利於經濟增長。這一人口年齡結構最富生産性的過渡時期通常被稱為人口紅利期,人口年齡結構對經濟增長的這種潛在貢獻就是人口紅利。
人口老齡化: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現象。促使人口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生育率降低。一般認為,如果一國人口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7%,或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0%,那麼該國人口就屬於老年型。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活産男嬰數與活産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量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正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是由生物學規律決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間。
我國的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第一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51年-1958年,形成了中國人口規模“由緩到快”的增長基礎;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62年-1976年,是由於災害後的補償性生育和年齡推移形成的;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現在1985年-1991年,是由於前兩次出生人口高峰年齡推移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