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日前透露,正在醞釀建立健全落後産能有效退出機制,建立産業結構調整基金,來淘汰落後産能。今年中央財政暫時先拿出20億元,具體推動13個行業著手淘汰落後産能。
此舉針對的,是目前節能減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指出,相當一部分地區,仍然把發展GDP當作硬指標,把節能減排當作軟指標。前三季度,我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這兩項中央政府考核的主要污染源,出現了多年來首次下降的局面。但不少地區重工業建設的勢頭非常強勁,比如佔二氧化硫排放量70%的鋼鐵、電力等六大行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0%,我國産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仍然沒有得到改變,經濟發展由偏快向過熱發展的危險還存在,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總量,已經超過了環境所能容忍的量值。
正如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所言,“20億元對13個行業來説,是杯水車薪,但是個起步,是個良好開端”。因此,人們有理由關心,如何用好這20億元,使之在節能減排中發揮最大的杠桿效應。
淘汰落後産能,其實本該是市場的事。當某個企業的産品,在市場上不再具有競爭優勢時,其産能自然會轉移、萎縮,直到淘汰。那為何相當部分的落後産能,非但沒有被自然淘汰,還受到有的地方的保護,甚至追捧?原因就在於諸如環境、健康、福利等隱性成本,並未納入政績考核的視線。“中國製造”物美價廉,固然有勞動力充沛這一優勢,也似有相當部分出於對環境成本的漠視。
實現落後産能的市場淘汰,首先應當理順土地、能源、資源等基礎生産要素的價格體系。在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過程中對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從一開始恐怕就為“落後産能”埋下了伏筆。而不斷上漲的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對國內成品油、電力等能源行業改革,形成“倒逼”之勢。只有當基礎生産價格回歸其本來的價值,企業的綜合成本優勢才會真正在競爭中體現出來,中國經濟發展從粗放向集約的轉型,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加快落後産能淘汰,還應同時加大對新技術的扶持和保護。不少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在推廣之初,都會遇到前期投資太大的“瓶頸”,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尷尬。這個問題的另一面是,一些企業花費鉅資研發出的新産品,卻被粗製濫造地模倣,無形中,也助長了落後産能的生存和發展。
因此,20億元産業調整基金,作為淘汰落後産能的一場及時雨,應該淋在最需要、最饑渴的地方,而絕不應被誤讀為中央政府對落後産能的補貼和埋單。我們希望,這20億元,將是對現行産業政策的一次梳理,是對新技術甚至新能源等的激勵。最終,能以“四兩撥千斤”之勢,排除體制積弊,調動市場的力量,撬動落後産能這塊巨石,將之推入深淵…… (田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