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顧瑞珍)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新增了氣候變化的內容,成為關注的一個新領域。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規劃指出,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加快節能技術開發、示範和推廣,充分發揮以市場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強化冶金、建材、化工等産業政策,提高資源利用率,控制工業生産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規劃還提出,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和城市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長速度。繼續實施植樹造林、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提高森林資源覆蓋率,增加碳匯和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與統計分析。
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規劃增加氣候變化的內容,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對待全球環境保護,彰顯了我國一個負責任國家、負責任政府的國際形象。
規劃明確五項主要環保指標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顧瑞珍)到2010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降低10%,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國務院近日發佈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十一五”期間五項主要環保指標。
“這既為我們勾勒出美好前景,也為我們定下了新的目標、新的任務。”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説,為確保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指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和環境質量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到重點行業和單位,確保完成。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介紹説,“十一五”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是根據“十五”環保規劃完成情況和2005年環境質量現狀以及“十一五”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環境保護的要求確定的。5項主要指標包括總量控制指標2項,環境質量指標3項。在確保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兩項主要污染物在5年內降低10%的同時,通過降低地表水國控斷面劣V類水質的比例、提高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及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好于Ⅱ級標準的天數超過292天的比例三項指標,充分體現突出重點、帶動一般的要求,強調了以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為主線,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的的要求。
周生賢表示,國家將建立目標指標完成情況的考核評估機制,統一考核對象和方法,每半年公佈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並對指標完成情況開展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
規劃確定113個城市為環保重點城市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顧瑞珍)國務院近日發佈《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113個城市為環保重點城市。
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將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和城市群地區的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為重點,努力改善城市和區域空氣環境質量。
據了解,這113個環保重點城市還包括:太原、昆明、呼和浩特、貴陽等27個省會城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等5個計劃單列市;邯鄲、長治、臨汾、陽泉、大同、包頭、赤峰、溫州、珠海、延安、克拉瑪依等77個其他城市。
規劃提出,今後將統籌規劃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區的區域性大氣污染防治,有條件的城市要開展氮氧化物、有機污染物等複合污染問題以及灰霾天氣的研究,逐步開展對臭氧和直徑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等指標的監測,建立光化學煙霧污染預警系統。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並對加強噪聲污染控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二氧化硫減排目標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要建立規劃的執行、調度機制,把規劃執行情況作為考核各級政府的重要內容。同時要研究制定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調整制度,推動規劃又好又快地實施。
周生賢:認真貫徹落實“十一五”環保規劃 為人民群眾創造清潔良好的環境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顧瑞珍)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27日表示,國務院近日發佈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實現“十一五”環保目標的重要保證。要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為人民群眾創造清潔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記者從全國環保系統規劃工作會議上獲悉,這是國務院第一次以“國發”形式印發的專項規劃,在我國環保工作中還是第一次。規劃明確了我國“十一五”期間環保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動員環保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的行動綱領。
周生賢指出,要把規劃確定的指標和任務分解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建立嚴格的責任制。要以污染減排為核心,全面落實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的各項措施,堅決實現減排目標。要強化環境準入,切實加強江河湖海水污染防治,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全面部署農村環保工作。要通過三年的努力,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使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加強,使環保監管能力顯著提高。
周生賢説,全面實施規劃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把環保能力建設經費納入各級財政支出預算。要增強項目編制和執行的針對性,編制和實施好重點項目,切實解決環境監管能力方面的“老大難”問題。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正確處理好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的關係,切實保證環保資金“有渠有水”。
環保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産業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顧瑞珍)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首次以規劃形式明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術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能夠提供較多就業機會的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使環保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産業。
規劃指出,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産業發展為支撐,努力提高環境保護技術水平。要加大對外開放,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進入環保産業。同時制定發展規劃,推進技術進步,加強行業自律,規範市場行為,促進公平競爭,推動環保産業健康發展。
規劃明確,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要積極利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投資,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十一五”期間預計全國可徵收排污費750億元,這筆資金將以補助或者貼息方式,吸引銀行特別是政策性銀行,積極支持環境保護項目。
規劃還圈定了環保行業發展的重點:一是以環境保護重點工程為需求,以環保示範工程為依託,以標準化、系列化、國産化、現代化為導向,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大力發展環保裝備製造業;二是以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服務、環境技術研發與諮詢、環境風險投資為重點,以市場化為主體,積極發展環保服務業。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隨著我國環保事業的不斷發展,環保産業也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了提高環保的技術水平,《規劃》提出深化環境科技體制改革,優化整合環境科技資源,培養環境科技人才,建設環境科技支撐體系,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