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第二次"主要經濟體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會議"閉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美國檀香山1月31日電(記者王建剛)為期兩天的第二次“主要經濟體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會議”1月31日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閉幕。會議主辦者説,大會取得了預期效果,但與會各方在制定減緩氣候變化長期計劃以及技術轉讓等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

    與會的16個主要經濟體、聯合國和歐盟的代表在會後共同會見了記者。美國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主席詹姆斯·康諾頓説,與會者充分認識到加快實施“巴厘島路線圖”的重要性,並認為主要經濟體可以幫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取得積極成果。

    康諾頓説,與會代表對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去年年底通過的“巴厘島路線圖”關於全面、有效、持續推動《公約》的實施,以期在2009年制定一項長期行動計劃表示歡迎。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這次會議能對《公約》、《京都議定書》以及“巴厘島路線圖”起到補充作用。雖然會上存在不同意見,但與會各方也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在記者見面會上,不少經濟體代表肯定美國舉辦這次會議的積極意義,同時也敦促美國採取切實行動,設定具體目標,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法國代表布裏斯·拉隆德説:“我們正在期待美國採取下一步行動。”

    目前已有170多個國家批准了《京都議定書》。它是設定強制性減排目標的第一份國際協議,規定主要工業化國家2008年到2012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礎上平均減少5.2%。美國2001年退出了《京都議定書》,理由是這會損害美國經濟。

    會議期間,有關歐盟提出的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0%的目標,以及一些國家提出的2050年全球排放比目前減少50%的目標方面,與會各方存在較大分歧。大多數代表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非常困難,同時也是不現實的。

    中方認為,要想達到一個有意義的全球長期減緩氣候變化目標,必須就應遵循的原則和需考慮的因素取得共識,設立目標的過程要體現科學性、環境有效性、經濟技術可行性、公平原則、歷史積累、人均排放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等。

    “主要經濟體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會議”是由美國發起並主辦的全球氣候變化會議,首次會議于2007年9月底在華盛頓舉行。

 
 
 相關鏈結
· 兩部門通知加強氣候變化和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工作
· 海洋局將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落實節能減排工作
· 中國林業正以更大的努力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 第二屆東亞峰會簽署《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
· 中日兩國關於加強氣候變化科學技術合作聯合聲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