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2月27日電(記者 禹志明、傅琰、汪慧)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湖湘大地的人們正在更深切地感受著這一要求的深刻內涵,堅持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並重,邁開了生態湖南建設的大步伐。
節能減排:“一湖清水入長江”
由“濁”變“清”的洞庭湖見證了湖南在節能減排之路上的堅定不移。
洞庭湖區有豐富的造紙原料資源,是湖南省造紙産業的密集區。2006年,環洞庭湖區岳陽、常德和益陽三市共有造紙企業238家,紙和紙板産量125萬噸,銷售收入約80億元。
但是,由於造紙企業盲目無序發展,廢水任意排放,對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和飲用水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238家造紙企業中有234家企業不能達標排放,2006年排入洞庭湖未處理廢水1.11億立方米,COD(化學需氧量)約17.4萬噸。
為還洞庭湖碧波綠水,湖南省下定決心展開洞庭湖治污計劃。2007年3月31日前,湖南對洞庭湖區234家排污不合格的造紙企業一律停産整頓,並在此過程中投入資金保障葦農和下崗工人利益,引導産業科學發展。關停後,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監測結果顯示,洞庭湖水質已由治理前的劣Ⅴ類水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2007年洞庭湖減排的COD化學需氧量達到了“十一五”規劃期間湖南省5年需削減COD的總和。
洞庭湖區水環境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常德市安鄉縣下漁口鎮的漁民老肖説,這些造紙廠關得好!現在水清了,我們搞養殖的漁民也舍得投入了,我家魚塘畝産應該能到2000斤。
湖南省經委副主任劉送保介紹,湖南省在節能減排上突出抓重點産業、重點企業、重點節能項目,淘汰落後産能,並且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差別電價。2007年上半年,湖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為2.6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6.03%,超出了原定5%的計劃。在《湖南省新型工業化考核獎勵辦法(試行)》中,GDP不再是幹部政績考核的唯一標準,而是增加節能降耗、單位工業産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工業土地利用效率等指標為對各級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標準。
綠染瀟湘:森林覆蓋率居全國前列
湖南省森林覆蓋率一度位居全國第五,湖南省林業廳最近完成的一次調查顯示,森林覆蓋率達56.1%以上,指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湖南省林業廳總工程師柏方敏介紹,“十五”期間,湖南省完成人工造林、跡地更新1813.67萬畝,參加義務植樹人數1.64億人次,植樹5.96億株。湖南省生態恢復的成效主要得益於政府的鉅額投入,上個世紀80年代,湖南省每年用於林業建設的投資只有幾百萬元,到了90年代增加到幾千萬元,而現在一年的國家投入就高達20億元以上。
隨著鉅額資金投入,一系列政府重點林業工程啟動,比如退耕還林、防護林建設、綠色通道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公益林保護、速生豐産林建設、林産工程、森林生態旅遊、優質種苗花卉等,有效地促進了湖南省的林木建設。調查結論表明,目前湖南省的森林面積持續增加,林木綠化率也顯著提高。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林地面積1673萬畝,佔國土面積的72%,這得益於湘西州在“十五”期間生態建設的努力。昔日的荒山野嶺成為了湘西人民的綠色銀行,全州完成退耕還林378.8萬畝,落實林業建設資金16.5億元,林業總産值由9.8億元增加到12億元。用湘西州政府的報告來説,“退耕還林成為了湘西自治州50年來最大的生態建設項目、最大的扶貧項目和最大的農民增收項目”。
退耕還林工程目前已覆蓋湖南全省大多數縣市。根據測算,退耕還林實施的地區,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20%,減少泥沙流失7600萬噸/年。昔日越墾越窮、越窮越墾、越墾越荒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綠色家園帶來幸福生活
韶山村是毛澤東同志故鄉,世人矚目的旅遊勝地,有著特殊的政治意義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記者了解到,韶山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農戶456戶,1311人;轄區4.91平方公里,林地514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0%。這裡人均純收入一年前就達到了6800元。村支部書記毛雨時介紹,在“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中,韶山村先後實施四季種植、村莊綠化等工程,旅遊環境得到改善,村民生産生活環境也更加優美。
湖南省農辦副主任王桂雲介紹,以解決臟、亂、差為突破口,湖南省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廣泛動員群眾,開展義務植樹和四旁綠化,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加速實施了以沼氣建設為主的生態家園工程、農村清潔工程。
通過大力實施以沼氣建設為主的農村能源建設,不僅解決了農村生活用能問題,而且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記者在湘西自治州了解到,當地所建的12萬個沼氣池和24萬個省柴、省煤灶,對森林植被保護相當有利,每年相當於封山育林100萬畝。同時,通過發展沼氣,促進了種養業的增長,據當地部門調查,僅養殖業一項戶均可增加收入200元以上,同時帶動了種植業發展,每畝節約化肥成本100元,節約農藥費用50元以上。
張家界市委書記胡伯俊告訴記者,張家界正在加強生態旅遊建設,其核心是建設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吸引全世界的遊客前來旅遊。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以及“退耕還林”的實施和“長防林工程”的建設,使張家界生態系統得到全面改觀。張家界的森林覆蓋率由建市之初的40.8%上升到現在的67%。張家界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每年已達310天,佔全年總天數的85%,比1998年提高42個百分點。良好的生態促進張家界旅遊新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