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周英峰、劉錚)30年改革開放,使我國工業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結構方面都躍上了新臺階。我國已初步確立“製造大國”的地位,併為實現向“製造強國”的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統計局6日發佈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九,用一系列典型數據,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的歷史性跨越,以及工業為國民經濟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做出的重大貢獻。
工業生産快速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
1978年,我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2007年工業增加值達到107367億元,比1978增長23倍(按可比價計算)。據美國經濟諮詢公司統計顯示,1995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增加值中僅佔5%,2007年已升至14%,在全球製造業排行榜上與日本並列第二。30年來,我國工業佔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達43%,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
工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
2007年,我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7155億元,固定資産原值198739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45倍和57倍。1999年以來,企業實現利潤增幅基本在30%以上,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長的增長期。工業始終是國家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的75.4%來源於工業,2007年工業上交的稅金佔稅收總額的50%,大大高於其他部門。
工業實力明顯增強,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
改革開放初期,生産能力不足,國民經濟主要由賣方市場主導,大部分商品處於短缺狀態。目前,我國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種。近30年來,我國工業出口品種不斷增多,檔次和質量不斷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僅機電産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種。在家電、服裝、紡織品、日用工業品、微機等領域,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工廠或生産基地。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工業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創新主體的大中型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工業科技水平得到顯著提高。2007年,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擁有研發人員比1995年增長3.2倍;專利申請量佔全國專利申請量的37.6%。
工業所有制結構從單一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經濟成分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多种經濟成分在市場經濟中競相發展。2007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比1978年增長34倍;實現利潤總額增長20.2倍。1980年,“三資”工業企業只有3戶。2007年末,規模以上“三資”工業企業已發展到6.8萬戶。私營工業企業蓬勃發展,股份制工業企業也逐步發展起來。
工業産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
經過30多年的努力,能源工業産能大幅提高,能源供需緊張狀況明顯緩解。2007年全年發電量是1978年的11.8倍;原煤産量比1978年增長3.1倍。原材料工業受需求影響産量猛增,2007年鋼産量比1978年增長14.4倍。高技術製造業飛速發展,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技術進步,産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大企業集團發展壯大
自上世紀90年代國家實施“抓大放小”戰略以來,一批批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大企業集團先後發展壯大起來。2007年底,我國工業企業集團已達1833個。同時,小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活力、地位不斷增強。2004年底,我國小型工業企業佔全部工業企業總戶數的98%;從業人員佔全部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62.3%;全年營業收入佔全部工業的38.6%。
從東部地區優先發展逐步轉向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
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2007年,東部沿海地區工業企業現價工業總産值比1978年增長124倍;實現利潤總額增長41倍。中西部地區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7年中西部地區實現工業總産值分別比1978年增長72倍和80倍;實現利潤總額分別增長46倍和59倍。工業區域結構趨向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