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了青山綠水永續發展——專訪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于文靜、李傑)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林業局他的辦公室裏,賈治邦帶著濃重的陜西口音向我們講述一個個熱點話題,從森林濕地保護到防沙治沙,從大熊貓生存狀況到植樹造林,他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生態危機其實比金融危機更可怕

    問:提到林業,人們第一感覺就是“挖坑種樹”,林業部門最主要的職責都包括哪些內容?

    賈: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肩負著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態系統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大使命。建設和保護好這“三個系統和一個多樣性”,是林業部門最主要的職責。

    科學家把森林喻為“地球之肺”,把濕地喻為“地球之腎”,把生物多樣性喻為地球的“免疫系統”,把荒漠化喻為地球的頑症。這“三個系統和一個多樣性”保護和建設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球的健康,關係到我們人類的生存根基。試想,如果地球的腎、肺和免疫系統都遭到破壞,地球就會失去健康,人類就會失去生存的根基。從這個層面上看,生態危機比金融危機還要可怕。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主要內容就是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和一個多樣性”,只有把這件事做好了,人類才能擁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才可能實現科學發展、永續發展。

    每年全球減少森林1億畝,我國增加6000萬畝

    問:如您所説,生態建設在維護生態安全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為國家林業局局長,您如何評價過去一年我國的生態建設?

    賈:過去的一年,我國林業雖然遭受了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但從總體上看,生態建設仍然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完成造林7157萬畝,義務植樹23.1億株,全國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1%。全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繼續保持雙增長。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評估,現在,全球每年減少森林面積1億畝,而中國年均增長6000萬畝,中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已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這説明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與森林生態系統一樣,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目前,全國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550多處、國際重要濕地36處、國家濕地公園38處,49%的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隨著荒漠生態系統治理力度的加大,讓人們深受困擾的荒漠化趨勢也得到進一步遏制。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大於擴展面積,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區的防沙治沙力度進一步加大,科爾沁、毛烏素、渾善達克沙地的沙化擴展趨勢實現了逆轉。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林業部門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已達到2006處,面積達到18.4億畝,佔國土面積的12.8%,90%的陸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數量越來越多的大熊貓、朱鹮、揚子鱷、野馬等珍稀動物放歸自然的試驗也順利進行。

    地震後的大熊貓棲息地要比原來建設得更好

    問: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大熊貓棲息地發生了很大變化。公眾非常關心國寶大熊貓的“生計”問題,請問大熊貓現在的生存狀況究竟怎麼樣?

    賈:地震後大熊貓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影響,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視下,林業部門不僅成功救助了大熊貓,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大熊貓的安全,而且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重建也取得了進展。目前,大熊貓的生活狀況非常好,食物供應充足。特別可喜的是,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我國創造了在地震大災之年繁育存活31隻圈養大熊貓的歷史最好成績,使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達到268隻。

    國家在地震後專門拿出了130多億元,用於林業生態的恢復重建,再加上社會的捐助,大熊貓不存在“生計”問題。我們現在正按科學規劃來恢復大熊貓的棲息地,恢復後的大熊貓棲息地一定會比原來更好,水平更高。

    治沙不是一兩代人的事情

    問:就在這個月的18日和19日,沙塵暴再次襲擊了內蒙古,甘肅、河北等地也出現大範圍沙塵天氣。在多年治沙的不懈努力中,究竟是人進沙退,還是沙進人退?

    賈:前面我講了,科學家把土地荒漠化比作地球一種很難醫治的頑症,就是説荒漠化和沙塵暴的治理是十分艱難的。當前,荒漠化在全球仍呈擴張的趨勢。我國對防治土地荒漠化十分重視,頒布了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召開了全國防沙治沙大會,經過沙區人民的不懈努力,已經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經驗,局部生態情況明顯好轉,全國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已經大於擴展面積,沙區植被逐年增加,沙塵暴的次數開始減少,程度也有所減輕,但土地荒漠化的總體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沙化還在不斷侵蝕我們生存的家園,防沙治沙仍然是生態建設最艱巨的任務。

    去年,我們和沙化嚴重的省區簽訂了防沙治沙責任書,這是新採取的一個辦法。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封禁保護的力度,因為人為破壞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固定的沙丘一經人為破壞,就成了流動的沙丘,因此封禁起來是防沙治沙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沙漠的邊緣加大工程治理力度,治理的效果也十分顯著。

    要治理好荒漠生態系統既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要靠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還要靠全球的共同行動,共同努力。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山有其主”,又一次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産力

    問:去年全面推開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受到廣泛關注。這一改革的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林業部門還將有哪些重大舉措?

    賈:30年前,我國實行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把耕地承包到戶,實現了“田有其主”,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産力,有效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30年後的今天,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把林地承包到戶,實現“山有其主”,必將極大地調動億萬農民耕山致富的積極性,實現農村生産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目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有5個省基本完成了承包到戶的主體改革任務,正在進行配套改革;有8個省正在全面推進主體改革,其他一些省份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之後也將全面鋪開。今年的首要任務是把這項改革在全國全面推開,然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如改革森林採伐管理辦法,建立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制度以及林木、林地流轉制度,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等等。改革的路程還很長,任務還十分艱巨。

    從目前改革的情況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給山區帶來了深刻變化,不少山區農民的家庭財産增加了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億萬農民獲得了重要的生産資料和發家致富的創業平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返鄉務林,用他們的話説叫做“一人承包,全家就業”、“城裏下崗,山上創業”。

    據初步測算,全國25億畝集體林地,承包到戶後,按每人經營50畝林地算,就可吸納5000萬農民就業。據遼寧省統計,改革後全省有1200多萬農民經營林業,是改革前的2.3倍,可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於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確保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20%的承諾如期實現

    問:我國在第15次APEC會議上承諾,到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0%。這一承諾能如期兌現嗎?

    賈: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8.21%,要提高到20%,就意味著必須凈增2.5億多畝森林。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使我國森林覆蓋率降低了0.29個百分點,完成這一任務變得更加艱巨。但我們有信心,採取一系列措施,保證這一目標如期實現。

    主要措施有強化全社會的生態文明觀念,樹立愛林護林的意識;加快林業改革,充分調動農民群眾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加大投資力度,每年中央對林業的投資將達到600億元;實施好重點林業建設工程;大力推進身邊增綠,讓森林走進城市、村莊、校園、軍營、工廠;推動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確保任務全面完成、兌現承諾目標。

    我前半生種的樹基本沒活,後半生種的樹基本沒死

    問:有人反映,我們植樹造林的成活率並不高,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賈:我從上小學就開始種樹,一直到現在還年年種樹,種了多少棵也記不清了。對我這幾十年種樹的經歷,可以這麼説,我前半生種的樹基本沒活,後半生種的樹基本沒死。

    為什麼前半生種的樹基本沒活呢?是因為種了以後沒有人好好管理。後半生種的樹為什麼基本沒死呢?原因也簡單,這些年來,各地通過林業改革,管護的責任相繼到位,從“要我造林”變成了“我要造林”,種樹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了直接的聯絡,農民不僅精心種植,還精心培育,用農民的話説是“把樹當菜種,把山當田耕”,包括退耕還林在內,管護的責任落實了,所以現在種的樹基本死不了。

    植樹造林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不僅要活到老,學到老,還要活到老,種樹到老。我們應該有這種精神,有這個雄心。

 
 
 相關鏈結
· 林業局:雲南騰衝中緬邊境因境外火發生森林火災
·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工作會明確09年任務
· 林業局:08年全國共發生林業行政案件35.38萬起
· 林業局:2008年我國林業行政案件呈持續下降趨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