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甲子,漫漫六十年。
有一個機構,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誕生,始終挺立在創新的潮頭。
這裡群星璀璨,從李四光到劉東生,從錢學森到周光召,從華羅庚到陳景潤……這裡匯聚了新中國科技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科技領軍人才;
這裡成果豐碩,從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到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到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從“龍芯”電腦芯片到峰值運算速度達到230萬億次的“曙光”超級計算機……這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讓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為新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大的創新貢獻;
這裡改革不止,從建立研究生制度到實施博士後制度,從“百人計劃”到知識創新工程,從中關村第一個民營企業到建立數百個科技成果轉化、孵化機構……這裡孕育發展出完整的科研體系,作為“火車頭”帶動和支持了新中國工業技術體系、國防科技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這裡思想深邃,從提出“科學十四條”到迎來“科學的春天”,從成立國情研究小組到發佈科學與社會系列報告,從建設青藏鐵路到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這裡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科學思想庫,在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科學建議。
這裡,就是中國科學院。
與祖國同行 與科學共進
1949年秋,中國科學院伴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誕生。到1955年,在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的基礎上,先後組建了38個研究機構。
1956年到1965年,是中科院發展的第一個黃金十年。中科院圍繞“兩彈一星”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組織攻關,開拓了許多國際新興、國內空白的科技領域,從無到有地研製出中國第一批含氟高分子材料、壓電陶瓷、電子計算機、激光器、高速攝影機……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初樣星,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氣象火箭,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事業和科學發展做出了一系列載入史冊的貢獻。
“文革”期間,中科院盡其所能,保留了中國科技的火種。1977至1978年,中科院率先在科技界開展撥亂反正,恢復和新建了大批科研機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大批科學家回到科研崗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科院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端倪初現,人類社會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國家創新能力關係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説,“要面向知識經濟時代,建設中國國家創新體系,這是中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引擎,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支柱和後盾。”
從1998年開始,中科院率先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探索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發展道路。12年來,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本和重要組成,中科院不辱使命,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成果不斷涌現,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了骨幹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
自主創新 中流砥柱
60年來,不管外部是怎樣的環境,自主創新的脈搏在中科院從未停止跳動。
1958年,中科院物理所成功地拉制出中國第一根硅單晶;1960年,王淦昌與研究組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這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帶電的負超子;1965年,生物化學所與北京大學合作,通過化學方法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
一次次創業,一步步發展,老一輩科學家愛國敬業、不畏艱難的精神,在中科院一代代傳承著。
幾代人拼搏,幾代人奮鬥,使中科院成為了中國自主創新的中流砥柱。自1956年國家設立科技獎勵以來,截至2009年,中國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科技獎1080項,其中自然科學獎390項,佔全國授獎總數的42%,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項,佔國家授獎總數的59%;技術發明獎181項,其中一等獎4項;科技進步獎536項,其中特、一等獎39項。
1988年10月24日,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時説:“過去也好,今天也好,將來也好,中國必鬚髮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20多年來,這句話激勵著中科院一批批科學家搏擊在世界科技前沿。
在專用大科學裝置方面,中科院先後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T-7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在平臺大科學裝置方面,有上海光源,北京、合肥同步輻射裝置等;在公益大科學裝置方面,有西南野生種質資源庫、長短波授時臺、遙感衛星地面站等。這些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成,極大提升了我國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科技競爭力。
在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應用技術方面,計算所曙光系列高性能計算機打破了國外壟斷,瀋陽自動化所、聲學所等成功研製6000米水下無纜自治機器人,上海技術物理所研製成功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紅外輻射計等關鍵設備,長春應化所催生了我國自主工藝技術的人造橡膠工業……
中科院還牽頭建設了我國最早的TCP/IP協議網絡——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絡,並推動該網絡率先於1994年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1997年受國家委託組建了我國的互聯網域名註冊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科院還建議並組織實施的“中國高速互聯骨幹網——寬帶IP網示範工程”,以全新的技術推動了先進通信技術在我國的迅速推廣應用。
改革體制 與時俱進
鼓勵創新的關鍵在於機制,要推動科技創新實現大幅度的跨越,必須改變科研活動的組織管理體制,對資源配置機制、評價制度、科技獎勵制度等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科院走在了全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前列:率先改革了研究所領導體制,實行所長負責制和所長任期目標責任制,率先建立了“開放實驗室”制度,最早創建了面向全國的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直接催生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不僅如此,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研人員辦企業方面,也展開大膽的嘗試。1980年12月,物理所研究員陳春先等在中關村創辦第一家民辦科技實業機構——“北京先進技術服務部”,成為科技人員離開科研崗位“下海”創業的第一人,拉開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序幕。在這股大潮中,中科院員工紛紛下海創辦企業。1983年成立了科海公司和京海公司,1984年成立了四通公司和信通公司,這就是中關村初創時期著名的“兩通兩海”。
也是在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誕生,從初創時僅有11個工作人員和20萬元經費,以開發、生産、推廣聯想漢字系統起家,規模不斷壯大,迅速成長為我國信息産業的龍頭企業,成長為現在家喻戶曉的聯想集團。
1997年,中科院組織力量研究21世紀我國科技發展戰略問題,于年底向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識經濟挑戰,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戰略研究報告。1998年6月,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正式批准中國科學院開展知識創新工程,作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試點。
這是一場新時代科技領域波瀾壯闊的改革,是中科院建院以來最大的一次佈局調整。為了突破學科壁壘,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研發的分割,發揮綜合優勢、集中力量做大事,中科院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院屬法人研究機構由1997年的123家調整為目前的97家,建設了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部署重大項目111項,投入創新經費近60億元。十年多改革,中科院在編職工減少了2萬人,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增加了8.0%,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比例提升了18%;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年齡從1998年的50歲降為2008年的45歲。
各研究機構的科技目標大幅提升,科教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顯著,興建了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上海光源、西南野生種質資源庫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和創新平臺,各研究園區基本達到了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科研和教學環境與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一些主流學科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一批重要科技方向進入世界科技前沿。
人才寶庫 領軍搖籃
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為了培養跨世紀學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中科院舉措不斷。
1985年,中科院實施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隨後發佈了關於改革職稱評定的一系列規章。從1996年起,中國科學院進一步深化職稱改革,“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優化了科技隊伍的結構。新世紀,又全面推行包括崗位聘任和項目聘用的全員聘用合同制和以“三元結構”工資制為主的分配製度,引入競爭機制,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奠定了科技隊伍競爭提高、動態更新的制度基礎。
1994年,中科院實施“百人計劃”,朱日祥、曹健林、盧柯等14人成為首批支持對象。十幾年來,“百人計劃”為中科學凝聚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從海外引進的傑出青年人才有1200多位,入選者中已有29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53人擔任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71人擔任國家863計劃項目負責人。
2004年12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中科院時,專門強調了人才的重要:“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僅要創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白春禮告訴記者:“我們採取系列措施,要用創新事業吸引和凝聚人才,在創新實踐中識別和造就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備、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人才。”
2009年,中科院全面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系統設計和協調中科院人事制度與政策,構建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和人盡其才要求的流轉機制。要在未來5年,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支持領軍人才600名,培養支持青年創新人才6000名,吸引和資助海外優秀學者和外國科學家1500名。“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建設一支代表國家自然科學最高水平,並在國際科技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一流創新人才隊伍。”白春禮説。
回首60年,中科院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路。“社會的變革是無止境的,科技各領域也有無止境的前沿,創新體制與管理也要不斷發展”,路甬祥説:“中國科學院不能停止,必須要前進,科學技術要前瞻,組織結構、人才隊伍、管理模式、資源結構也要前瞻,這樣我們才能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我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實現質的飛躍,中國科學院才能真正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一流國家研究機構”。 (記者 趙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