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安陽曹操陵發掘單位:論證結果綜合多方專家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2月31日電(記者 桂娟)備受關注的河南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日舉行考古發現説明會,回答了目前一些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和質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向出席説明會的30多家媒體介紹了考古發現與論證經過。

    經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2月12日,開始對安陽西高穴被盜古墓進行考古發掘工作。至2009年12月下旬,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前後歷經一年時間。

    他説,在發掘前期,即2009年4月6日和2009年6月4日,河南省文物局曾邀請有關專家對考古方案進行論證。

    在發掘後期,國家文物局于2009年11月9日、2009年12月13日前後兩次邀請有關專家對考古成果進行論證。先後參加論證會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科研單位的考古學、歷史學、古文字學、體質人類學相關專家。

    孫新民説,考古學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工作,需要多學科參與研究,其結果需要綜合研究認定。這次對曹操高陵的認定是綜合了考古成果和多學科專家的意見,分別從文獻記載、墓地位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人骨鑒定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論證。經報請國家文物局同意後,由河南省文物局向社會予以公佈。同時,國家文物局將曹操高陵的發掘成果上報國務院。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是民間以訛傳訛的結果

    新華社鄭州12月31日電(記者 桂娟)最近被有關部門確認為曹操高陵的安陽西高穴大墓,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之一嗎?

    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在31日舉行的考古發現説明會上説,關於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説法,已有專家明確指出這是一種民間傳説,是民間以訛傳訛的結果。

    他介紹説,北宋王安石《將次相州》中“青山如浪入彰州,銅雀台西八九丘”的詩句,可能是最早言及曹操疑冢的。南宋詩人范成大詩作《七十二冢》明確提到曹操“七十二疑冢”,後代文人羅貫中、蒲松齡等在其小説、筆記中對此加以渲染,使“七十二疑冢”得以廣泛流傳,並且也使疑冢位置逐漸有了鄴城、許昌、亳州、漳河河底等多種民間傳説。

    他説,近代較為流行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所指的今磁縣北朝墓群,經考古發掘證明為北朝東魏、北齊時期的帝王及皇族的墓群,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曹操無任何關係。

    關於曹操墓的地理位置,《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死前曾頒布《遺令》,稱其死後要:“斂以時服,葬于鄴之西岡,與西門豹祠相近”。《三國志》成書于西晉初年,是一部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東漢末年和曹魏時期的魏、蜀、吳三國歷史。因此,孫新民認為,探討曹操生平事跡必須依靠《三國志》等信史,後代文人筆記、小説、詩作等文學作品的史料可信度則明顯低於史書記載。

    孫新民説,近年來,河北、河南兩省文物部門先後徵集到了後趙建武六年的勒柱石刻和後趙建武十一年的魯潛墓誌,前者提到了西門豹祠殿基,後者記錄了曹操墓與魯潛墓的相對位置。兩件文物的面世,使有關學者將曹操墓的具體位置推定在了安陽縣安豐鄉及其與河北省交界的漳河一帶。

    84歲高齡的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原副會長、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朱紹侯教授在説明會上説,曹操在正史和傳説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三國志》《資治通鑒》等正史認可曹操的正統地位,《三國演義》等視漢室為正統,故將曹操塑造成白臉奸臣的形象。

    朱紹侯説,作為一個歷史學家,我對曹操評價很高,他文武雙全,統一了北方,還改變了漢室奢靡的生活方式,生活極為簡樸,希望大家能將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和傳説的曹操區分開來。

出土“魏武王”石牌絕無一般現代人偽造可能

    新華社鄭州12月31日電(記者 桂娟)安陽西高穴大墓被有關部門確認為曹操高陵最直接的證據,是幾塊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這些都是從盜墓者手中獲得的嗎?是有人偽造放進墓穴的嗎?

    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在31日舉行的考古發現説明會上説,刻有“魏武王”銘文的同類石牌共有8件,除其中一件是從盜墓分子手中追繳而來的之外,其他7件均為科學發掘出土。從這些文物的形制、制法觀察,尤其是從銘刻隨葬用品名稱所見內容的角度分析,絕無一般現代人可以偽造的可能。

    孫新民還具體介紹了此次出土石牌刻銘等文字材料年代與真偽問題。大墓出土、徵集刻銘石牌及“慰項石”數量多達60件,部分已經殘缺不全。這類形制、質地的文物應為首次考古發現,也基本未見於傳世品之中。除“魏武王”這一謚號外,其他刻銘內容均為隨葬用品的名稱和數量,種類較多。“慰項石”是警方追繳而來,其形制不同於其他石牌,但刻銘內容與刻有“魏武王”的石牌類同。

    他説,石牌刻銘文字的字體比較統一,均為東漢後期流行的隸書字體,俗稱“八分”,由早期漢隸演化而來。因此,大墓出土、徵集刻銘石牌及“慰項石”等文字材料文物,包括刻有官稱的畫像石,從漢字書體特徵、銘文體例的角度分析,其年代定在東漢後期至魏晉時期沒有疑問。

    孫新民還解釋了歷史上曹操的封號、謚號、廟號、陵號等問題。

    據他介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其生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後晉爵為“魏王”。死後“謚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曹操之子曹丕稱帝之後,追其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史稱“魏武帝”。

    他説,出土刻銘石牌稱“魏武王”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石牌不大可能銘稱“魏公”或“魏王”,更不可能稱“武皇帝”和“魏武帝”。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原副會長、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朱紹侯教授在説明會上説,曹操主張薄葬,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8件圭形石牌都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恰恰印證了曹操《遺令》。

    他解釋説,“常所用”就是曹操平時所用之物,“殮以時服”就是入殮時穿平時的衣服。

    “曹丕在入殮父親時,完全遵照了遺令,隨葬了曹操平時所用的大刀、大戟等兵器和隨身飾物,並特製了圭形石牌,其他任何一個帝王墓中沒有‘常所用’這種説法,文獻上也找不出有人用過這種説法。”朱紹侯説。

安陽曹操高陵將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鄭州12月31日電(記者 桂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在31日舉行的曹操高陵考古説明會上向媒體介紹説,河南省將按程序將曹操高陵所在的西高穴墓地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做好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準備工作,適時積極申報。

    孫新民説,目前公眾普遍關心下一步考古工作和墓葬保護問題,按照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和文物保護的需要,有關部門已初步制訂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按照這一計劃,河南將把西高穴墓地的考古發掘作為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來持續開展。繼續加強考古力量,加大專家諮詢力度,在做好現有發掘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周邊區域的考古調查和勘探,以探明西高穴墓地的規模、佈局等,尋找有關地面建築,確定是否存在陵園建築等。

    此外,還將運用現代科技與手段,開展出土文物的修復和保護工作,儘快開展保護與研究的樣品檢測等試驗研究,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取歷史信息。

 
 
 相關鏈結
· 河南安陽“曹操高陵”引發各界關注
· 河南安陽縣發現的東漢大墓經考證確定為曹操高陵
· 《千字甲骨文》郵票在安陽舉行首髮式
· 中國文字博物館在河南安陽開館
· 紀念甲骨文發現110年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安陽開幕
· 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儀式16日在河南省安陽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