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每個孩子沐浴在愛的陽光裏—四川教育浴火重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5月11日電(記者吳曉穎、黃毅、陳健)從帳篷學校到異地就學、到就地上學、到現代化新校園新環境上學,汶川大地震成為四川教育事業的拐點。

    這場地震讓四川教育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全省159個受災縣近1.4萬所學校受損,1.1萬多所學校需恢復重建;近千名學生輾轉千里在異地複學復課;一些師生失去了至親;因災致殘的學生開始了不同的人生;數十萬名學生不得不“習慣”在冬冷夏熱的板房上課。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和重重困難,老師和學生在災難中學會了堅強、勇敢。正如四川三星堆文化中的太陽神鳥,四川教育也在災難中浴火重生。

    不讓一個學生因災失學:25名孩子的“微型”學校

    馬公鄉中心小學,3個班級,25名學生,5位老師。這是四川重建學校中,一所師生規模最小的“微型學校”。

    馬公鄉小學,坐落在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馬公鄉。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記的偏遠山區,在地震中遭受嚴重損壞,連鄉里唯一一所小學也在地震中變成了一片廢墟。

    震後,按照大部分村民意願,馬公鄉在原址上開始了重建。但建不建學校卻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爭論。大家認為,部分農戶的外遷,讓當地學齡兒童變少了,加上一些孩子外出借讀,鄉里只剩下幾十個準備讀書的娃娃,重建學校並不划算。

    青川縣黨委、政府幾經討論決定,“只要馬公鄉需要這所學校,學生再少,我們都要建一所學校。”馬公鄉黨委書記張正濤説,要保障每個孩子的上學權利,為馬公鄉再造一所學校,讓山裏的娃娃能在家門口讀書。

    2009年秋季開學,在歷經近一年在帳篷學校、板房教室學習後,馬公鄉25名學生如期搬到了新校園上課。

    這所可容納120名學生的新校園,簡樸而典雅,也是馬公鄉自上個世紀50年代辦學以來,設施最好、配套最科學的學校。在馬公鄉小學的圍墻上,有一塊文化墻,上面記載了對口援建城市浙江省衢州的南孔文化。在2000多年以後的今天,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精髓在這裡繼續傳承。

    為了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災、因貧而失學。經過了兩年科學重建,許多義務教育階段的災區學校,像馬公鄉小學一樣,辦學條件遠遠超過了災前水平。同時,在四川“兩免一補”政策指導下,每一個災區孩子都享受了“應免盡免、應補盡補,該免則免、該補則補,不重不漏”的政策。知識火種在大山裏傳播,教育公平在災區得以體現。

    全國首座殘健結合學校:學生才是真正的英雄

    兩年前的地震,在無情奪走了許多孩子花季般燦爛生命的同時,也使一些學生因災致殘。外表恬靜可愛的12歲羌族女孩袁祥茹,就是其中的一個。

    災後據初步統計,四川省內6個極重災區市(州)因災肢殘學齡階段兒童有317人。如何正確對待這些傷殘的不幸孩子?該讓他們接受怎樣的教育?他們的人生出路在哪?這些難題都一一擺在了人們面前。

    2009年9月,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都江堰市幸福鎮拔地而起。這所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出資贊助,上海市政府援建的學校,就是袁祥茹正在就讀的都江堰市友愛學校,這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所殘健融合、全納式九年義務教育學校。

    都江堰友愛學校副校長楊群英告訴記者,學校在最初規劃設計時,按照校內傷殘無障礙標準設計理念而建造。以殘疾兒童和普通孩子插班上課、共同學習生活的方式,幫助那些因生理缺陷,被社會隔開的殘疾孩子。在讓這些傷殘孩子在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重新回歸社會。

    去年秋季開學時,袁祥茹和來自四川全省地震災區的113名肢殘學生,踏進了友愛學校的校園。這些孩子很快就發現,12部電梯合理分配在2層高的教學樓和宿舍裏,專用坡道、無障礙設施被“無微不至”地分佈在全校。他們不用人攙扶,坐著輪椅、拄著拐杖就能毫不費力走遍校園每一個角落……

    除了在生活上對招錄殘疾兒童進行照顧外,學校還免除了這些孩子的學雜費。同時,中殘聯每年給每個孩子下撥5000元的食宿費用,一直供應到他們初中畢業。此外,學校還挑選出川港康復中心和香港無國界社工團體,分別定期為孩子們做身體康復檢查和心理諮詢、輔導。

    與剛來都江堰市讀書,常哭泣著想念遠在阿壩州的親人時相比,袁祥茹如今已在學校裏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也漸漸喜歡上了這裡的生活。對她而言,現在就讀的友愛學校就是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揚帆之地。

    “咚咚嚓嚓”,一陣歡快跳躍的樂鼓聲在室內籃球場響起。54名殘疾學生,分別手持搖鈴、三角鐵、葫蘆絲、鼓槌各種樂器,為將在8月份舉行的都江堰市感謝援建者們的演出,認真排練著節目。在音樂聲中,孩子們縱情揮灑著自己的情感。

    這些孩子,用自己瘦弱的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生理之痛,用心追逐著生命的真諦,他們和那些為災區獻出生命和汗水的勇士一樣,都是真正的英雄。

    重視教育內涵:鄉鎮學校的“大躍進”

    “同學們,大家的‘家’字在哪?”“大家的‘家’字在這裡。”在都江堰市綠地土橋小學一年級三班的教室,傳出孩子們整齊的回答聲。有11年教齡的年輕老師廖小尹,正在教學生們識字。

    將各種遊戲貫穿到教學中的新方式,是來自於廖小尹在對口援建的上海市嘉定綠地小學學習後總結出的經驗。在對口支援學校脫産學習的4個月時間裏,廖小尹收穫頗豐,也讓同行的巴仁村副校長有很深的觸動。

    都江堰市綠地土橋小學是一所在推進城鄉教育均衡化改革中,不斷蛻變的鄉鎮學校。從某種層面上説,地震後在上海市的援建下,加速了學校的發展。

    “這所曾被邊緣化的農村學校,現在的硬體條件至少超越了30年。”站在學校操場塑膠跑道上,巴仁村説,“如何讓學校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也和城裏一流的學校相貼近,是我們學校下一步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巴仁村的思索,也正是四川教育下一階段的目標。如今,四川學校恢復重建任務已基本完成,災區教育已達到震前水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四川教育,目前的任務是:把學校硬體重建與軟體提升相結合,把恢復重建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整體提高災區學校的教育水平。

    積極探索教育合作的長效模式,正在四川各對口援建城市展開。以都江堰市為例,目前已與上海市教委建立了全面合作交流的長效機制,按照上海市19個區縣的中小學對應都江堰市19個鄉鎮的中小學(幼兒園)原則,開展相對自主的對口合作交流。對口合作兩校,通過互派教師的方式,選派優秀骨幹教師赴上海培訓,上海對口援建教師來本地支教。從而以共同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各自學校在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優勢,提高災區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一流的教學水平,除了借助外力推動外,關鍵要靠學校自身發展。”巴仁村説,“培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孩子,關鍵靠改變老師傳統的教育觀念、傳統的教育模式,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靠學校先進制度的落實來保障。” 

 
 
 相關鏈結
· 國開行累計向汶川地震災區發放重建貸款774億元
· 從汶川到玉樹:我們一起見證了“中國力量”
· 1+1心聯行動繼續關注汶川地震災區災後心理重建
· 汶川地震兩週年新華國際時評:人間有愛 生生不息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