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將何去何從?
——從上海世博會看如何建立未來“低碳城市”
新華社上海8月13日電(記者 沈而默)國家發改委10日宣佈“五省八市”將作為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試點。作為試點,並沒有一個成型的發展模式,正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會倒是給我們提供一個未來“低碳城市”的縮影。
“倫敦零碳館”就是其中的典型,22個“五彩風帽”讓“零碳館”在上海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格外顯眼,其原型來自於倫敦貝丁頓零能耗社區。
作為新生事物,碳排放量如何確定?排放的碳何去何從?如何給碳排放定價?這些都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産業、綠色經濟的重要基礎。
測量碳排放需要一桿公平秤
面對越來越多的低碳建築、低碳産業以及國際上已經廣為流行的碳交易,如何確定碳排放的量成了低碳産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記者最近就這個問題採訪了在能效和低碳服務領域具有影響力的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由瑞士SGS集團和中國標準技術開發公司于1991年合資成立的公司,目前正為上海世博會倫敦零碳館和聯合國館減排提供第三方碳審核。
公司自然資源部總經理顏立新向記者介紹了碳排放量確定的過程:SGS對兩個場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雙方討論決定組織邊界、核查標準和核查範圍。由SGS的專家組成的核查小組制定詳盡核查計劃,在對館方的碳排放數據進行評估後,對碳排放量做出評估聲明。
“從開始建設到場館運營至最後,我們都會對數據進行核查,確認排放量,例如耗電量。但是類似于遊客進入場館産生的碳排放量,由於不確定性比較強,不計入我們的核查範圍。我們所作的核查更像是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所做的審計。”顏立新説,“根據國際慣例,碳排放的認定大多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核查,這樣更具有公信力,也能更廣泛地為國際社會所認可。”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環境服務部副總監薛建博士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第三方認證就相當是一把尺子或者一桿公平秤,由它來測量碳排放的量。“大家都在説碳排放,有人要買,有人要賣,但是怎麼確定你買了多少、賣了多少呢?這把尺子就很重要了。”
對於國內進行低碳省份的試點,客觀的量化監督也是試點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申銀萬國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試點地區需要加強碳排放統計工作,建立完整的數據收集和核算系統。碳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將對未來碳減排量的監測以及節能減排實施效果起到量化監督作用;同時為未來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和碳交易推廣奠定基礎。
購買“碳排放”已不遙遠
零碳排放是我們的目標,然而實際的情況是碳排放依然會存在,這些排放出來的碳又將何去何從呢?
其實購買“碳排放”已經不是什麼遙遠的事情,它可能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來上海世博會參觀的不少遊客都拿到過一張迷你“世博綠色出行低碳公交卡”,上面印有“低碳世博、綠色出行”。
可別小看了這張公交卡,它相當於你已經購買了一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過卡片上的編號在指定的網站(www.cleanair.net.cn)就可以查到這一噸二氧化碳的去處。
記者查詢了手中的一張“低碳公交卡”,顯示購買這一噸碳排放所付出的資金全部用於四川廣元補貼減排項目區農戶,推進全市農村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持續開展。
其實,這只是進行節能減排、碳中和的一個小例子。更多的碳交易發生在國內的交易所裏。北京、天津、上海均已經成功進行了碳中和交易。
在薛建看來,低碳在各地的認同度很高,但是真正了解如何操作、如何運營並不多。認知障礙、技術障礙和投融資障礙也是目前各地推動低碳産業發展的障礙。
除了進行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和風險評估來解決這些問題,SGS還有一些實際操作的經驗。
SGS能效與低碳服務部銷售經理楊建國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企業通過利用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可以減少運營成本,而節省的開支又可以用來支付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這當中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投資者,進行資本運作上的支持。SGS在為上海市浦東新區145臺燃煤鍋爐的測試、檢驗過程中,同時為企業提供了節能解決方案。通過類似的模式,為該區3家企業進行電平衡測試工作以後,找到了減少能耗的潛力,共計為4150噸標準煤,為下一步節能實施改造找到了方向。
“碳”價格需要市場去發現
一噸二氧化碳值多少錢?誰來定價?怎麼定價?這是碳排放得以交易的基礎,也是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根本。
碳交易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碳交易量也在不斷刷新紀錄。雖然歐洲氣候交易所曾經創造了一天交易量10億美元的紀錄,但是碳交易並未形成一個連續的價格體系。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副總裁黃傑夫此前在陸家嘴論壇上給出了一組數據:目前,在歐盟國家,由於《京都議定書》形成了強制交易體系,一噸二氧化碳售價可以超過10歐元;而在美國的自願交易體系下,這一價格最高達到7-8美元,最低則只有2-3美元。
“這些價格只是在歐美國家的部分地區有相對獨立的價格體系。二氧化碳或者碳排放,並沒有形成一個類似于石油或者大宗商品的價格體系。”黃傑夫説,由於各個國家對於碳排放的義務並不相同,導致在全球不同地區形成的碳排放價格並不具有連續性。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林健認為,加強碳交易平臺的建設,培育碳交易市場體系,讓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是發現和形成碳價格的基礎。
薛建向記者介紹:“在碳交易這樣一個‘買方市場’裏,稀缺性産生的市場需求才能産生最終的碳價格。”
“如果有了真實的價格指導,就有了效益動力,民間資金就會積極尋找能減排的領域。”林健説。